APP下载

中学历史创新教学方法探究

2017-04-10周媛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历史情境探究

周媛

【中图分类号】G633.51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单纯的陈述史实、说教式的历史教学方法已成为当下严重桎梏中学历史教育的瓶颈,也成为现代中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评价观的障碍,因此,如何摆脱历史教学陈旧的方法模式,走出历史教学困境成为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审视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着说教性太强、历史观念太陈旧、学生受教师历史观影响太深、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受到限制等诸多问题。我认为:教师不应是大量的历史信息的灌输者,而应靠自己的学识经验和对学科的把握,引导学生将局部的分散的知识串接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帮助者和资源组织者的角色,这就需要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学习的实效性

我认为应将体验式学习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历史,教学实践证明,情境创设无疑是学生体验式学习的一个理想平台,在教学中教师设计某种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与学习内容的结合中产生联想和情感的共鸣,从而领悟学习的内容。这种教学形式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认识历史,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例如,在学习“戊戌政变”一目的知识时,我在课前为学生提供参考书和视频资料,让他们编写了包含“光绪帝授密诏、谭嗣同求援、袁世凯告密、六君子就义”的四幕话剧,体验慈禧的专横、光绪的怯弱、袁世凯的不义以及谭嗣同的悲壮。在课堂上学生的表演或显稚嫩,但通过剧本创作、角色体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改革者的坚强不屈和反动势力的残暴和虚伪,加深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进而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学生课堂学习实效性的提高就鲜而易见了。

教学中必须把握主次、轻重、详略、缓急,而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正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例如:“责任内阁制”这一知识点在《英国的制度创新》一课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如果只是靠教师讲授,那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我在教学时就设计了一个“案例+问题”的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首先,抛出案例:2003年,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在国内饱受争议。然后提出问题:你认为:1.内阁全体成员大体同意还是反对?为什么?2.如果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反对,布莱尔会不会撤兵?为什么?3.议会中多数人反对,结果又会如何?进而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进行探究、讨论,最后教师再进行分析讲解。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学生通过问题探究和案例分析加深了对英国内阁成员与首相关系、内阁与国王的关系、以及内阁与议会的关系的理解,进而全面掌握了责任内阁制的概念,有效地突破了这一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中学生大多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喜欢多变、宽松的教学环境。他们在安静的教室里,思想容易開小差,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利用录音、投影等多媒体手段、渲染气氛,激发情感,通过声、相、动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学生自身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强了学习兴趣。如我在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课时,学习必须掌握的要点是: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徽、国歌。国旗、国徽可以出示实物,向学生讲解,而理解国歌就比较难了。对歌词的内容,特别是国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学生都感到比较陌生。教师要结合中国的近代史,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满感情地讲解。然后播放国歌的录音磁带,雄壮的歌声渲染出庄严的场面,教室里安静极了!同时我又播放((开国大典))片段。学生是心潮澎湃,激动不已,眼前浮现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情景,庄严的气氛感染着学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感。又如在教学《大决战》中有关渡江战役的内容时,先播放解放军横渡长江的电影片断:长江上无数的大小船只,解放军冒着敌人的猛烈炮火,冲向对岸消灭敌人,顷刻间长江防线被突破。在播放片断过后,再用投影片打出毛泽东的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渲染的气氛,生动的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刻感受到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勇往直前,消灭敌人的英勇精神。

中学学生知识贮备有限,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和作出判断。问题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探究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要素。利用电教手段,巧妙设置问题,就可以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教学《三国鼎立》一课时,我首先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又用投影打出京剧中曹操、刘备、诸葛亮的脸谱像,将学生一下子便带入到特定的历史情境中。接着便用投影片设置了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1、简单说说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情况,想一想曹操为什么在官渡之战取胜,而在赤壁之战却遭到失败?2、怎样看待文学作品戏剧中的曹操形象?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与老师,也可以与同学一起讨论解决问题。在分组讨论时,学生各抒己见,阐述自己的不同观点,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最后,每个组推选一人作小组总结发言,阐述本组的主要观点。教学实践证明,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知荣辱、通传承,是文化的一种接力和传承。因此历史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历史并非死记硬背,更不要认为历史特别简单。笔者认为,真正理解历史之人太少,所以应该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双线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建立知识结构框架来学习历史,品味历史。就人文素质而言,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人文水平,就考试而言,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历史,在考试的时候才能言之有理,所答之题才能有思想,有内涵,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成绩,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历史情境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