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理念下的“三生课堂”

2017-04-10吴丽萍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3期

吴丽萍

摘要:时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常态所呈现的学材“程式化”,思维“标准化”,提问的“小步化”,思维“零碎化”等问题制约了学生数学思考的挖掘、数学能力的发展、及数学素养的形成,教师需要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本、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积极实施生动的课堂、生本的课堂、生成的课堂,让学生在“趣、放、成”的引领下快乐学、主动学、深入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鲜活力量!

关键词:“趣”;“放”;“成”;生动的课堂;生本的课堂;生成的课堂

G623.5

一、趣:課堂气氛“乐”——童趣盎然,快乐学习

体现新课标理念的“快乐性”,让课堂成为“生动的课堂”

少年儿童的天性活泼好动,课堂教学应从“童心”出发,凭“童眼”观察,用“童耳”倾听,坚守儿童的立场,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快乐味,让童趣盎然的课堂气氛牢牢抓住孩子学习的兴奋点,让乐学的情愫充盈在孩子的内心世界。

(一)数学好玩——创设情境唤起兴趣

我教学六年级《圆的认识》时,在学习了三角形、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究竟圆有什么特点?车轮不做圆形不行吗?!接着让同学们观看“小动物乘坐方轮车行进的情景”,这一上一下的怪车子、一颠一簸小动物让全体同学忍俊不禁、妙趣横生,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一片欢声笑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圆的兴趣,在师生互动下轻松地得出圆的特征,真正理解了车轮做成圆形的原因。

(2)数学有味——布设疑团促进兴趣

有效的布设疑团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学生的理性兴趣,是推动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出了一组数让学生判断,那些能被2、5整除?划掉后只剩2151和1245,这时我说这两个数肯定能被3整除!学生半信半疑,认为老师肯定事先算好了的。这时我再说:咱们来个现场表演,我把学生说的数写在黑板上,让他们验证。有个学生说了一个“9876543210”,我迅速判断出它能被3整除,并让一生检验,当时“哇”的一片,学生简直是顶礼膜拜,这种味道好极了!我最后问:你们还有什么想法吗?学生迫不及待:老师讲秘密!一节课就在充满好奇和强烈的求知欲中拉开序幕了。

(三)数学奇妙——拓展教材发展兴趣

特级教师华应龙在上《圆的认识》时,创设了一个贯穿全课的生动有趣的“寻宝”情境:小明参加头脑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得到一张纸条:宝物距离你左脚3米。“宝物可能在哪儿呢?”这个美妙的问题不仅自然地诱发学生说出了圆心、半径的概念,而且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体验到:同一圆内半径、直径有无数条且相等,华老师通过形象的“聚点成线”的手法帮助学生形成圆的清晰表象,可谓独具匠心!尤其是课近尾声,华老师又来一个拓展追问,“宝物一定在以左脚为圆心、半径3米的圆上吗?”一语又激荡起思维的巨浪,“哦,还可能在脚底下、树枝上啊!”使学生对圆的认识,拓展到教材内容之外,从平面到立体自然生成,犹如神来之笔的追问,成就了课堂的整体美、知识的一体美、学生的思维美!使孩子们感觉到数学真的太奇妙!

二、放:引导学生“力”——还予时空,多向互动

体现新课标对师生双边关系的“统一性”,让课堂成为“生本的课堂”

新课标特别关注学生的主动状态,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学中让全体学生“活”起来,需要教师智慧有力的大问题引领,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使师生双边关系达到和谐“统一”,从而构建真正意义上具有生命活力的“生本课堂”。

(一)前提:“还”

1.还时间:每节课最好能达到2/3的时间让每个学生主动学习,包括思考、操作、练习、讨论等各种方式,即使是一问一答的方式,也要求教师尽可能扩大提问面。

2.还空间:按需要增加学生的个别学习、对手学习、小组学习、大组讨论、学生情境表演、师生的一问一答和讲授等多种活动或组织方式恰当组合。

3.还工具: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即教学内容的结构和学习方法的结构。通过“长程两段”式的时间配置,教会学生掌握结构、运用结构。

4.还提问权:让学生在预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想问的各种性质和类型的问题,包括质疑,提出和教师、同学或教材不同的观点,不把“提问”看作是教师的特权。

5.还评议权:包括自评与评价他人、发表感受、提意见、表扬和建议。

(二)互动:“放”

传统教育是把知识放在学生面前,一旦离开老师就不会思考、提问,真正有价值的大问题是集多元性与持续性为一体的问题,既能包揽所学知识点,又能引发学生思考探究、拓展延伸。教师要用开放性和挑战性的大问题激活课堂,其有力的“引”,才能保证学生全面的“放”。

如: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在上《圆的认识》中是这样提大问题的:“圆形的下水井盖为什么不会掉下去?”这个大问题抓住了本课直指本质的核心——“不会掉下去,是因为被一些线段卡住了”,这些线段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直径”,为了解决这个疑问,学生会不停地摆弄学具,找原因,自己探索和发现直径,重建知识形成的过程。有了直径的认识,就可继续探究圆心和半径。

在这些大问题的指引下,教师讲解会明显减少,更多地转向了深入引领、适度点拨,把课堂更广阔的时空还给了学生,真正实施了“生本的课堂”。

三、成:巧用资源“实”——回归常态,动态生成

体现新课标对课堂教学的“真实性”,让课堂成为“生成的课堂”

在开放的课堂中,教师抛出大问题实现“有向开放”,围绕教学目标,激发、捕捉、重组各种资源,尤其是学生的“活资源”,促进学生实现新发展,动态生成更多的教学资源。教师若能“巧用资源”,就会让课堂呈现鲜活的“生命性”,体现教学真实的常态性。

但课堂生成中,师生的思想与教学资源不断发生碰撞,教学过程复杂多变,常常出现难以预测的变量,所以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生长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即时的互动方式,可选用如下策略:

整合策略:针对学生的点状思维,引导学生结构化;

分类策略:针对学生的多向思维,引导学生建立标准、分类;

比较策略:针对学生的偏差或错误,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聚焦;

放大策略:抓住亮点、精彩之处,全班学生都来思考、碰撞、生成;

质疑策略:针对思维困惑或矛盾之处,反问、追问学生,深化思考;

提升策略:针对学生的具体思维,帮助学生概括、抽象,达到新水平。

在“生成”的课堂里,师生的智慧火花在互动中迸发,教学资源在不断生成,展现了一个真正开放的、动态的课堂,课堂流淌着学习的“真实味”,回归到自然常态,让学生获得个性灵动的发展,让课堂收获一份不曾预料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