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让高中生当体育小老师的探究

2017-04-10王海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3期

摘要: 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对照法、数据统计法,对饶平县第二中学高—级(1)、(2)班进行带操方法的改革实验,学生自主轮换带操,使学生学习主动,富有上进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参与意识,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口才,启发了学生思维,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并有效地降低了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对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学生自主轮换;带操法;尝试和研究

G633.96

一、前言

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与体育能力,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参与意识,己成为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针对高中生的特点,以每位学生轮流自带准备操取代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中由体育老师组织准备操,形成新的带操方法。坚持利用好每节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准备部分,由易到难,由集体练习到分组练习,由模仿到创编,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自带自编准备操的能力。实践证明,这样做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时间主动地参与到他们喜爱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来,让他们在不间断的自我挑战和超越中体会体育教学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参与意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关系融洽和睦;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口才,启发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陶冶了美的情操,学生学习主动、富有上进心,并有效地降低了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实验对象及方法

(一)实验对象和时间

于2009年10月-2010年7月,在饶平县第二中学2009届的高—级(1)、(2)班125人为实验班,高—级(3)、(4)班126人为对照班,进行一年的研究。

(二)實验方法和步骤:

对照班采用老师带操,实验班有学生带操,并按四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 2009年10-11月,共7节课,(1)利用了2堂体育课向学生传授如下内容:A、课堂常规。B、带操的意义和作用;C、带操的内容、原则、组织方法、具体手段、基本要求、动作名称和注意事项等,让学生们对带操活动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并每人发一份自编操图解及文字说明,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喊口令;(2)自编一套简单而科学的徒手操,A、模仿→领操,B、操的基本顺序正确,C、口令力求响亮,5人一组,课上轮换一人带操,克服羞涩胆怯,大胆展示自己。

第二阶段:2009年12月,共8节课,教师确定单元计划的主要教学内容,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自己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采用每堂课十分钟的准备活动,在体育委员的分配下,教师的协作下,由1位学生(在第一阶段表现较好的8名学生轮换开始)带领,目的为了让小部分的学生先展现自我,同时也帮助另一部分胆小的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第三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4月,每课分成4组,体育委员统筹安排带操人员的顺序,并由4位学生(小组中轮流进行)自编、自带、自锻,带操前1-2天交出教案;培养自信和果断,提高动作质量,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第四阶段:2010年5-6月,各组推荐带操能力强、创编操较新颖的2名同学,评出4名优秀带操组员。

(三)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本文查阅了有关论文、著作和文献资料。

教学干预法:教师根据“学生自主轮换带操法”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要求进行教学活动。

问卷调查法:自设有关问题进行问卷,发放250张,回收250张。

访谈法:找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个别访谈,访谈的核心议题是“学生自主轮换带操法”教学以及其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带操情况的分析

实验对象高—级(1)、(2)班经过一年的时间带操,人均带操4-6次不等,不满意带操为55次,占9.5%,满意率为90.5%,这说明学生主观上对带操是十分的尽职和尽力,也很感兴趣,深受学生的喜欢。从实验组学生情况可以看出,随着学生阶段的升级和带操次数的增加,学生的带操质量在不断地提高,表现在动作新颖、美观大方、易教易学易做。实验组的学生经过了亲身实践活动,深刻认识到带操的必要性,在这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胆量,在同学的面前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经调查显示,结果呈显著差异(见表1、表2)。

(二)学习主动性增强,参与意识得到提高

学生课堂的学习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是学生愿意去完成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达到完美的地步的一种推动力量。在“学生自主轮换带操法”教学过程中,使他们扮演了向往已久的“干部”角色,为做个“优秀”的体育委员,学生能自觉地学习、掌握编操和带操的方法,主动观察、模仿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态度端正、进取心强。因为“学生自主轮换带操法”是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了教学过程,深刻认识到带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深情厚谊,并在体育课这一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胆量。同时,在同学面前品尝了成功的喜悦,也实现了自我的价值。学生的能力得到体现,激发了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育意识也明显加强。

(三)其他能力和情感也得到了促进和发展

随着阶段性培养目标的逐步达成,学生在不断接受挑战,不断超越自我的实践中获得了自信和快乐,学生更乐于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了,课堂学习的兴趣也得到了不断的激发和提高,其相应的能力和情感也得到了促进和发展,每位学生的性格趋于更加的开朗,精神面貌更加振奋。增强了自信心,善于观察、勤学、善思风气渐长。师生间的交流、情感沟通更加频繁、默契,课堂学习气氛热烈。在学生轮换带操过程中,学生人人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角色的不断转换,促进了学生相互理解、学生间加强了互动沟通、相互体谅、相互鼓励和帮助,增强了个体的团队协作意识沟通,彼此来往密切,既加深了感情联络,又提高了待人接物的能力。并能不断加强自我约束,使自己的言行与班集体的要求相适应,自觉性、合作意识、集体意识增强,减少主要依靠教师在组织管理中进行硬性调控。

(四)学生学习成绩的综合评定得到提高

通过一年的体育教学实践,课堂教学中个体约束力得到提高,知识技能的接受能力明显提高。实验班学生的体育理论、技术评定、健康锻炼成绩、体育总评等,明显好于对照班(见表3)。因此,结果呈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在:一是体育理论,经测试实验班学生体育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因为他们对体育由衷地热爱和喜欢,产生浓厚的兴趣,深知体育理论知识能指导运动实践;二是运动的技术评定,在体育锻炼中,运动技术水平掌握的如何,直接影响运动成绩,而技术水平的提高完全依托体育理论知识的支撑,每当一个体育项目授课完毕,都要进行技术评定,任何一个体育项目的测试,实验班均胜于对照班;三是健康锻炼成绩,不论哪一大类,还是总评,其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实验班均大大高于对照班;四是体育总评,每学期结束,经几项体育综合测试,按照评分标准给每位学生一个体育成绩,实验班体育总评明显好于对照班。

(五)预防运动损伤状况

通过一年的实践,学生对运动卫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树立了运动安全意识。学生对实用徒手操、准备操的熟练掌握和运用,为后继体育课堂教学中减少、防止运动损伤提供了切实而有效的基础保障,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树立了牢固的运动损伤预防意识,为健康体育,健康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和生理基础。我们对学生运动损伤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对照组运动损伤人数明显高于实验组,呈显著的差异(见表4、表5)。表4 两组学生在上课时损伤状况统计表

(六)培养学生组织能力

令人欣慰的是:每当班级、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例如羽毛球赛、乒乓球、小型足球赛、拔河赛、象棋赛等,体育教研组总会放心地把比赛任务交给实验班体育委员去分配,他都能把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圆满地完成任务,用师生的话来说:“某某同学组织能力真强!”经过一年短暂的磨练,实验班学生的组织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极大多数学生均有能力组织班级开展各项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

四、结论

1.“学生自主轮换带操法”是中小学体育课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和体育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一种具体可行方法和手段。

2.“学生自主轮换带操法”能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学生自主轮换带操法”能培养学生的体育组织能力和树立主人翁精神,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学生自主轮换带操法”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大胆、自信、果断的心理素质和语言与动作协调发展能力。

5.“学生自主轮换带操法”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要,拓宽体育课的内容,能使学生将获得的体育基础知识、技能与锻炼身体的方法加以运用,为他们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6.從长远角度而言,学生自带自编准备操能力的培养,能潜移默化地刺激学生强化运动安全意识,让学生对运动前如何合理、正确地选择准备操,有效地防止运动损伤有了一个比较深刻、清晰和全面的认识,能更容易地做到学以致用。

五、建议

1. 教师坚持多观察,多巡视,多表扬,多鼓励,教师及时的目光赞许和语言鼓励,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带操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每个人的带操活动都很受老师重视。

2.坚持对各小组领操情况、组员练习情况进行简洁而有针对性的评价,让全体学生在每一次准备活动后都能明确哪些是做得较好的,哪些是需要在今后注意弥补或克服或纠正的,更好地鼓舞学生的士气和后轮学生挑战超越的勇气。

3.宽容地对待发现的问题。以委婉的口气指出学生在各阶段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使其能及时地愉快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小问题,以便在下一轮练习中改进、提高其带操质量。

4.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提示学生进行有意识的相互观察,学会对比,取长补短。

5.教师需要积累较多形式的徒手操、器械操,以便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在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锻炼时提供较多的素材,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动作内容。

参考文献

[1]周温玉.简述自我教育2002(2).

[2]步振威.体育科研2004(2).

作者简介:

王海桐,广东潮州人 ,中学体育一级教师,本人2000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一直在饶平县第二中学从事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