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信息技术助推基础教育教学

2017-04-10胡梅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有效性信息技术设计

胡梅

前言: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信息呈现方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比其他学科兴趣都高,可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发现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是学生知识水平和个体认知能力差别极大,统一的教学内容很难适合每个教学个体;二是学生喜爱趣味性强和操作性强的内容,对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认为枯燥无趣,亳无兴趣;三是学生喜欢游戏和自由式的学习方式,对教师安排的教学活动参与度差等。上述原因导致我们现有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方面的水平呢?下面就本人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一、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

学生喜欢操作性强的内容,不喜欢枯燥的理论学习,不愿当课堂的配角,因此要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本人认为要避免“满堂灌”,“填鸭式”教育,要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课堂上既不能连续讲解理论知识,但也不能放任不管,自由操作。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和提高,做到少讲多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如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发展是本课程不可缺少的内容,教师在设计这堂课教学时,注意在讲清微处理器特点介绍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介绍目前较为流行的酷睿双核处理器的相关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布置学生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参与收集有关微处理器的信息,让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学会获取知识的技能,提高了本次课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正确的课堂设计思路和科学的设计方法,从始至终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的学习课题设计,可以培养他们收集、检索以及处理信息能力,使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推进分层次教学,强化因材施教

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个体差别极大,要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根据层次不同的教学对象,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動性、积极性。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可照顾不同学生不同的兴趣,合理安排学生上机操作,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反馈的情况,及时调整知识点的组合,以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在讲Word文字处理应用软件时,对大家较熟悉的常用功能邮件合并功能进行重点讲解,在Word中的邮件合并(批量数据处理)功能的最后阶段结合实际,我们教师可以首先进行示范演示,一次制作若干份会议通知。之后让学生自己演练,对于程度较高理解快、掌握好的学生,在自行操作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时,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加挑战性,结合他们自身的特长,可选择有深度的学习内容或练习内容,而基础稍差的学生则可反复对某一内容进行学习和练习,直至掌握使学生真正获得了探究学习的成功乐趣,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巧妙设计教学任务,强化阶段目标实现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如果教学目标一下子设得太高太难,学生因为常常达不到目标会丧失学习的想法,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要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可以从实际教学的需要出发,以典型案例为核心,将教材内容进行重新分割,将教材内容分解为若干个知识点,根据知识点本身的特点和相应的典型案例相结合,整个授课过程中都围绕一个完整的应用实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如在进行Word教学中,以学生黑板报的典型案例组合Word的操作与应用等。对一些高级功能及使用技巧,有计划、分阶段进行讲解、演练,面对客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设定阶段目标,注意引导学生去完成一系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提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引导他们完成不同的阶段任务,运用多维评价系统,不强求作业的质量,只要学生努力,都有完成的目标即可,使每个层次的学生不断取得成功的喜悦。强化阶段目标教学内容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形成了以学员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对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变枯燥为生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探求真理的欲望。”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没有兴趣,就不可能有积极的思维活动。要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需要认真关注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会不会学”,用这样的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在上课时,我们教师应尽可能将枯燥的东西讲解得生动形象一点,可用风趣的语言,贴近的比喻,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优越性,多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运用信息技术的平台引导学生利用本身掌握的知识,运用观察、分析、比较、小组讨论或欣赏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达到真正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和谐中建构知识。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有了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探究知识的能力,更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五、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水平

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师,还不能忘记提高自身的水平,跟上时代的发展,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教师传授的是若干年前就淘汰的知识,学生怎么会认真学习,教学怎么会有好的效果?现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我们作为教师,特别是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不断掌握信息技术发展的新知识,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样才能轻松解答学生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不断向学生传授新的信息技术,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才能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里,令学生佩服崇拜我们教师,令学生将崇拜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对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重要的意义。

结语: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注重学生信息技术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想方设法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能够具有真正的实践动手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全面成长,成为真正德技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有效性信息技术设计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BUBA台灯设计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有种设计叫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