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注入活力

2017-04-10周华贵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3期
关键词:雨巷巴金语文课堂

周华贵

G633.3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除要求教师更新观念外,还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因为,语文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强调学生的个体感悟与探究。那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就应运而生,这样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在课堂上能让学生体会到“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的满足感,那么,我们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愿望也就事半功倍了。

一、让精彩打动学生心灵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精彩的课堂导入是打动和感染学生的有效方法之一。比如:学习《雨巷》,我选用这样的导入:“雨巷,一条多么悠长的雨巷;雨巷,一条多么寂寥的雨巷;雨巷中,彷徨着一位诗人,又彳亍着一位姑娘。他们在雨巷中飘然相逢,又飘然相散。这景,这情,诱使过多少读者遐想幽思!这诗人笔下的“雨巷”,究竟是怎样熔铸而成的?究竟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思?且让我们一起来细细探寻戴望舒的《雨巷》。”导入的同时,多媒体上播放唐磊的歌曲《丁香花》,这样,将歌中叫丁香花的女子和诗中像丁香花一样的姑娘展现在学生眼前,打破时空的距离感。学生边听音乐,边想象那些令人心颤的细节:在一个灰蒙蒙的雾雨天气,一个人独自漫步在湿漉漉的街上,跟随着自己的心灵,迷茫的走在你一个胡同里,胡同两邊都是高大的古朴的围墙,前方是迷蒙的,路的尽头遥遥在前,突然,一个美丽的身影,她撑着油纸伞,慢慢地、慢慢地向你走近、走近……这一切会使学生通过听觉体验人生迷茫、哀愁、遗憾和美丽。

教学《小狗包弟》时,先展示巴金的图片,特别是在文革时期的图片,然后用朗诵的方式导入新课:“作家巴金先生如今已走过了风风雨雨一个世纪,在这变幻的100年中,他有过屈辱的磨难,有过成功的欢欣,有过痛苦的忏悔,有过平静的安宁。 “巴金的伟大,在于敢于否定自己”,他虔诚、严苛地自我拷问和历史反思的忏悔精神,至今仍是空谷足音,无人超越。当文学面对现实惊人的冷漠时,我们多么需要巴金直刺现实的勇气,多么需要他振聋发聩的呐喊,多么需要他来扫除我们心灵的垃圾,净化我们的灵魂。《小狗包弟》就是一篇能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的散文,让我们来感受晚年的巴金与一条叫包弟的狗之间的不解之缘,听听他的故事吧。”这样巴金的人生经历很快就能沉入学生的心里,进而和作者一起体会文中“喜欢——担忧——轻松——沉重——歉意”的情感。一堂课下来便是生命由乐到痛、由痛到思的深沉旅程。

教学《归园田居》(其一)时,我选择引用诗句的方式导入:他曾饮酒而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曾为世人描绘了“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他曾如数家珍般的描绘了“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乡村美景,他就是……由此可知,他最美的诗情来自于田园,下面我们来学习他归隐田园之后的《归园田居》(其一)。

学生喜欢关注美的事物,新鲜的东西容易引发学生对未知的好奇和热情,加深他们对课文的印象。所以在导语设计上,我尽量找到课文中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地方作为切入点,用激情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沉静启迪学生的思考。师生一起体会一段用生命演绎的文字,让其触动学生的心灵,并与之对话交流,从而调动他们全部的生命热情去体会和感悟那些深刻和优美的文字,在轻松和沉醉中享受语文课堂。从语文课堂中收获感悟,并在写作中去模仿那些经典语言,追逐那种高远的境界,这也提高了写作水平。

二、让激情弥漫语文课堂

我们都期待师与生皆陶醉忘我、教与学都主动积极的课堂,期待在潜移默化自然流畅中高质量地完成知识的传递,那么,如何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首先,教师要弄清楚上课时学生内心的期待是什么。如果教师的课堂设计正好符合学生心中的期盼,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让他们主动地投入自己想做的事情中。譬如寻找诗歌学习的切入点一直是个难点,学习《沁园春.长沙》时,我用了扮演毛泽东的演员唐国强的朗诵,他的声音有摄人心魄的力量,很能打动听众。通常我们学习诗歌是靠朗诵来体悟语言的美,但实际上一般人的朗诵水平达不到让人心动的地步。这节课学生用听的方式达到震撼心灵的目的,不仅感受到诗歌语言的优美,还不自觉的去模仿,一堂课下来很多对诗歌没有兴趣的学生深深地喜欢上了诗歌。

其次,在教学中,我常常引经据典,用故事向导,激起学生的兴趣。往往名人、名篇、名著的故事不仅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人文气息,而且构思精巧,意蕴丰富,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它既是学生吸收养分沐浴阳光的好土壤,又是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好教材。譬如,在《孔雀东南飞》中,生动形象地给学生讲述了祝英台殉情化蝶的故事,从而让学生对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焦仲卿“自挂东南枝”的故事更容易理解,也可以让其很好的体味下文“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中的感人情景,又能更为深刻地理解古代忠贞不渝的爱情的美丽和魅力。

总之,语文课堂不是滞留在文本平面上的课,而是努力追求思想深度的课;不是教师机械讲解的课,而是要唤醒学生主动探寻的课;不是繁琐花哨的杂乱之课,而是简洁明晰的朴素之课。为了避免教与学的单调乏味,引领学生进入自然忘我状态为出发点的课堂设计,这样能把学生带入一种兴奋流连忘返的学习状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融入课堂,在课堂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真正地提升自己。同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语言的优美,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领悟世事人情的复杂多变。所以,我特别主张将语文和生活结合,因为这样的语文课堂不但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有想象力,思想也更加深刻,而且还能让他们学会准确表达内心的感情,更加热爱生活,并能对社会和生活做出客观的判断,从而让语文课堂成为一种美好的期待,成为一种享受,也成为一场思维的盛宴。

猜你喜欢

雨巷巴金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一生
巴金的“不在意”
冬季的雨巷
再见雨巷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巴金人物轶事——因书得爱
小巴金“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