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进行“立德树人”

2017-04-10柳欢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3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数学教育

柳欢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根本,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行德育教育是新课改趋势之下的必然。小学数学具有很强的说理性、生活性以及思想性,在德育教育中有很大优势。

关键词:小学数学;立德树人;教育

G623.5

一、明确数学教学在小学立德教育体系中的优势地位

1.说服性

小学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所有结论都经得起检验和推敲,不容许有一点疏忽。数学所具有的说理性十分令人信服,立德教育过程中倘若能够利用好数学的优势,必然会大大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境界。

2.真实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种成果真实而亲切。数学可以说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科,如果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其真实性更容易让学生自觉接受德育教育。

二、明确目标

小学数学教育在新课改推动下一改往日教学方向,开始朝着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方向发展。过去对知识的盲目重视已成为过去,如今人们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与态度。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是当前大势所趋。

数学无处不在,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着密切关联。数学来源于生活,当然更需要实际地运用到生活中去。鼓励小学生多加思考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在生活中不断应用课堂上所学得的数学知识,这是树立学生实践意识的第一步。数学思维应该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当小学生遇到相关问题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各种问题。学生会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从而培养起对数学的更强的兴趣。

三、具体措施

多年来,小学教师教学以传授书本知识为教学重心,教师对学生德育培养缺乏足够的认识。小学生的数学运算以及抽象思维得到了锻炼,然而在德育教育方面较为缺乏。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育将会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

1.发挥人格魅力的感染作用

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的谈吐、风度、形象都会直接影响学生。一个极具人格魅力的教师将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会模仿教师的为人处世,那么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必须发挥个人魅力树立良好形象。人格魅力包涵的内容较多,教师的上课方式、外在形象、谈吐、教学态度等等都是人格魅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上课时,要穿着大方得体,语言逻辑要清晰明了,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教师自身还不要断提升个人素养,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到我们健康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感受到美无处不在。现代教育中开始注重个性化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关注学生个性的培养,并充分发挥每个学生性格所长,使学生各有所得。德育教育会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渗透到课堂中去,学生将会得到深度开发。

2.情景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的德育教育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法展开,情景教学需要学生之间的互动、团结,在情景中教会小学生基本的道德修养和基本的接人待物。立德树人切忌局限于课堂,我们应该将立德树人与课外拓展结合,通过丰富有趣的活动寓教于乐。例如在学习统计图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让学生动手统计公共卫生还存在什么问题,这是锻炼学生搜集信息和环保教育很好的契机。

3.榜样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引用经典案例或名人事迹,学生能够因为榜样的影响而有意识无意识地效仿榜样。在教圆周率一课时,教师如果把祖冲之追求真理的经历讲给学生听则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奉献精神。

4.利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正确利用数学思维也是培养学生德育的有效方法。在数学中使用转换法可以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转化法还有利于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例如小学数学空间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时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来得出结论,学生就会形成真理来源实践的观念。

比较是数学中较常用的思想,在比较两个对象的异同点的时候把对立统一、现象与本质、规律等知识渐渐渗透进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学生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式。在比较中,学生掌握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鉴别能力也得到强化。

数学思想还包括了迁移、实践的思想。数学知识对学生迁移能力要求较高,举一反三、由此推彼的思想能够不仅扩展了学生知识的广度,也强化了其深度。很多知识都是相通的,只要学生善于发现和归纳就能将各种知识融汇贯通,建立起普遍事物之间的联系,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小学教学中德育教育需要数学思想方式,它会使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接受力变强,思考问题客观辩证。課外活动是学生德育教育的课外延伸教学内容之一,由于课外活动的自由性和趣味性,学生在实践中与人相处的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能得到很好地锻炼。

5.循序渐进,坚持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立德树人”必须坚持情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与层次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即在教学中充分借助情感体验,推动学生以开放积极的心态参与学习,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提升综合素质。科学性原则即保证德育教育的正面积极、清晰明了、立场明确。教师必须明确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正确的思想引导,同时不忘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最后,小学生“立德树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德育培养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由难到易、有浅入深层阶梯式发展。

四、结论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性格和习惯的重要阶段,把握教育关键期,将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立德树人必须贯穿于教学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视为教育的重心,这样的人才才是真正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顾汝荣. 对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困境的分析研究[J]. 学苑教育 2014年11期

[2]孙国强. 试论多媒体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2期

[3]王冕.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J]. 读书文摘 2014年16期

[4]邵家敏. 探索合作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2期

[5]高小云.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与游戏的融合[J].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08期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小学数学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