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服饰红色系色彩分析

2017-04-10郑潇

艺海 2017年3期

郑潇

〔摘 要〕本系列研究主要针对中国传统色彩文化进行研究。通过对中国服饰色彩红色色彩名称、文化内涵做出分析,依据中国传统色彩体系分析不同朝代色彩名称变化,并根据古籍记载还原染出几种主要染红的色彩,分别用茜草、苏木、红花作为原料,铝、铁、铜作为三种媒染剂,染出不同红色不同色度色相的色块,并对照国际色、彩体系潘通做出分析。

〔关键词〕中国红 传统色彩 草木染

《春秋左传正义》疏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美誉,色彩作为一种最为直观识别服装的元素,中国传统色彩不仅为我国服饰文化增添绚丽,更是传达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历代舆服志记载了从服装质料、样式、色彩、纹样等不同社会等级人群的穿着,纵观我国服饰发展史,在我们的传统色彩体系中,不论是从历朝历代皇室色彩倾向,抑或是民间服饰,红色占据了较高的比例。清代刺绣工艺家丁佩在《绣谱》中记载“颜色中之极绚烂者,红是也,极贵重者,亦惟红”,目前基于对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呼吁,近年来不断有学者、民间手工艺人加入草木染研究与传统色彩研究行列,在服装设计创新方面,即使时装设计中中国元素不断被反复使用,但如何脱离表面元素的使用,而从根本上更好地传承其文化并做到一定创新具有较高难度。本文从中国传统色彩红色入手,分析传统红色文化、染色分类、历史应用。

一、中国传统红色分类

红色为中华民族最为喜欢的颜色,但我国色彩体系并未很好延续传承下来,比如古时所指的红色实为今日的粉红色,属间色,而赤为正色,几千年来,无论是隆重典礼、乡习民俗红色都被广泛应用。首先从色彩本身来看,红色有一种鲜艳明丽的色彩效果,在中国传统色彩观念中,赤色属于五色中的正色,因此在历代皇室中赤色等级一直较高,从五色体系来看。赤属南方正色,而红色属于南方间色,其细分色彩见表1。

1. 按照名字分类:古人发明了多种描述红色的词语来指代不同的红色,有按照颜色深浅分类,有按照制作原料分类等。笔者根据史料记载不同名称色彩归纳制成表格,并对照潘通色彩体系找到相应色彩。(见表2)

2. 按照染材分类

古代主要染红色的天然染材分别为矿物质染材的赭石,以及草木染材苏木、茜草、红花,其中赭石为最早的天然染色材料,早在旧石器时期的山顶洞文化时期就有原始先民采用赭石这种矿物质对石珠、木珠进行染色以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到了新石器时期晚期,便有了采用茜草草木进行染制的范例,唐朝时期草木染成为最为主要的天然染方法,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国初期。

(1)朱砂:朱砂是一种矿物质,化学成分为硫化汞,也称为“丹”。由于朱砂颜料分散性好、遮盖力强、色彩鲜丽光辉又非常耐久,使织物上覆盖鲜明的朱红色,因此以朱砂染的色彩称为“朱红”,是我国古代色彩等级中最高的颜色。因此帝王贵族身上穿“朱衣”,服“朱绣”,朱红色成为社会上层阶级权势与地位的象征。长沙马王堆1号西汉墓出土朱红罗曲裾长袍,其染色方法为中国古代最古老的染色技法即采用矿物质原料进行涂染。其中经常用到的矿物质原料红色种类分为朱砂、赭石赤矿铁,这种“石染”技法通过把矿物原料研磨成细腻的粉末,使用粘合剂进行混合。根据涂染技法工艺记载来看,早期采用的粘合剂主要是卵蛋白和动物胶,距今2000多年前,这种用于名贵丝绸品种的高超的涂料印染技术由于原材料的昂贵,加工技术复杂,使用及生产范围仅停留于官工场专营,故没有得以在民间很好地传承。

(2) 茜草:茜草是中国最为古老的草木染红色材料,是自春秋战国至今一直使用的历史悠久的染料。《诗经传》:“茹,一名茜,可以染絳色。”茜草色素的主要成分是茜素,由于茜草是中国古代染红的一种重要材料,因此在中国传统色彩的命名中有以这种染材对色彩的命名,如“茜红”。笔者运用棉麻丝毛四种材质,用茜草染色,通过不同媒染可得到不同色相的红色。笔者根据所染出的色彩样布对照潘通棉布色卡进行色号对照,其中所用到茜草染材:50g、水1000ml、媒染剂分别为硫酸钾铝、硫酸铜、硫酸亚铁三种媒染剂,分别采用了千分之五的含量。从色卡中可看出茜草染色处于黄红色调。

(3)苏木:苏木不仅在染红中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并且根据天工开物等古籍对传统草木染工艺的记载,苏木还作为重要的套染原料。苏木红色是古代植物染色中最为常见的红色染料之一,自晋以来,苏木便广泛运用于服饰上色及胭脂配色中,使用苏木可染出深红、朱红、浅红、桃红等一系列红色,唐朝时期,改革官服制度,其中四品官员所穿的朝服便是苏木和明矾媒染所得的色彩,被称之为绛色、绯色、红色等。笔者运用棉麻丝毛四种材质,用茜草染色通过不同媒染可得到不同色相的红色,笔者根据所染出的色彩样布对照潘通棉布色卡进行色号对照,其中所用到苏木染材:50g、水1000ml、媒染剂分别为硫酸钾铝、硫酸铜、硫酸亚铁三种媒染剂,分别采用了千分之五的含量。得出苏木染色卡处于红、紫色调,经铁媒染之后可得紫色。

(4)红花,红花属菊科,呈红黄色,红花中含有两种色素,一为黄色素,含量甚多,约在30%以上,一种为红花素,含量较少,可以染红色,得粉红、大红、银红、水红等色彩。《考工记》载,大红、莲红、银红、水红诸色皆以红花染之,红花色素有着不溶于水但溶于碱的特性,而其黄色素溶于水且溶于酸,因此在萃取红花色素时,需要先把黄色素过滤干净。笔者根据考工记所载杀花法先用水和醋酸把红花黄色素去掉,再加碳酸钠进行染红,并使用红、黄两种色素染得色卡呈现橙、红色调。

二、中国传统红色服饰应用

1.服色制度

中国历代服色礼节分明、尊卑有度,根据不同时间、地点以及场合所穿着的服装色彩也是非常考究。中国传统五色色彩体系占据着中国色彩发展史的重要位置,即在色彩等级中,赤、青、黄、白、黑为正色,其余为间色,而正色作为正式场合所穿着的重要颜色,属级别最高。纵观我国传统色彩发展体系,其中不同朝代所崇尚的颜色也有所不同,而汉代、周代尚赤,在红色色彩体系研究中,不同色相色度的红色也占有不同的级别,比如赤色、朱色为等级最高的色彩。唐高祖李渊颁布《武德令》,认为赤黄近似日色,日是皇帝的象征,把赤黄规定为皇帝服专用的色彩,并在颜色上规定:凡三品以上官员一律服紫,五品以上,绯,六品七品,为绿色,八品九品为青色,妇从夫色。而平民用的红色是水红、粉红这种色系较浅的颜色。

2.民间应用

虽然目前生活中已经没有传统礼教统治下的服色制度,但红色在民间仍为非常受喜爱的颜色,并通过民间的传承成为中华民族标志性的色彩,象征着吉祥、喜庆的意味。这里所指的红色为大红色,即用草木染红花染色制成,但由于红花染色造价过高,色素萃取较为复杂,在清末民初期,被西方引进的化学染料所代替,因此我们目前民间所见的大红色均为化学染色染制而成。

总结

我国古代传统色彩体系中,红色作为一个巨大的色彩分支,承载着较多色彩种类。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把中国传统红色分类列出,对红色色彩定义及文化内涵做出梳理,并通过古籍文献资料记载,还原草木染色技法,针对红色几种染材进行分析,试验色块小样,参照国际通用的潘通色彩体系。通过对这个色彩体系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认知及应用中国传统色彩文化。

参考文献:

[1] 陈鲁南等.织色入史笺.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4.

[2] 陈彦青.观念之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 韩鉴堂.中国历代《舆服志》研究,2015.

[4] 吴淑生,田自秉.中国染织史.东方出版中心,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