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梦工厂CEO更迭记
2017-04-10贰习
贰习
“从东方梦工厂的角度说,我们希望通过《功夫熊猫》在中国开启一个‘常青树品牌......”东方梦工厂现任CEO朱承华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话犹言在耳,可日前关于“东方梦工厂或被放弃”的消息一出,这寄予美好愿景的“常青树”眼看着就要萎了。
迫于舆论压力,3月20日,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对消息作出回应,表示:“自去年以来,东方梦工厂都在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发展路径,同时,引进了多位好莱坞动画创意制作的顶尖人才,并加大本土团队核心人才的比重,全公司将继续稳定保持百人以上的规模。”
五年梦工厂,东方三换帅,再加上此前不时传出来的挖人、裁员等传闻,就是一家制作动画电影且属于中美合资性质的公司的历史。而它以及它的团队,自2012年成立以来所经历的,更多的是类似于水土不服又未显示出已找到明确方向的阵痛。
捉摸不透的高管人选
距离去年5月,东方梦工厂现任CEO朱承华的走马上任,至今才过了七八个月的日子。对他以及东方梦工厂历任CEO的再一次关注,则由日前美国媒体《名利场》的一则报道所引发。该报道称,由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牵手美国梦工厂动画成立的合资企业东方梦工厂将遭遇巨变,梦工厂动画的母公司康卡斯特正计划放弃所持有的东方梦工厂45%股份。随后又有消息称,东方梦工厂已经裁撤了自家的宣发团队。
五天后,华文文化突发回应,表示东方梦工厂目前运行正常,制作、衍生产品等各项业务按计划推进中,稍后将如期发布新片计划。值得注意的还有,回应中也提到“近期,美国好莱坞出现一系列结构重组,中国包括动画在内的电影产业也在积极调整”。
老实说,“本土化”不是新提出的战略,关于它的话题,说得最多的,该数朱承华。关于他在东方梦工厂的报道,似乎也都捆绑上这一战略色彩。
朱承华是东方梦工厂的第一位本土CEO。在继任公司的第三任CEO前,他作为公司衍生品副总裁,负责当时《功夫熊猫3》的衍生品运作事项。2016年,作为与美国梦工厂合资成立后推出的第一部合作成果,《功夫熊猫3》几乎就是东方梦工厂的标志。它在全球获得了13亿美元票房,除此之外,还有相应的IP发行收益。
就整个产业链而言,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中国电影收入结构都未成熟。中国衍生品市场占比不到20%,但增长很快,从2009年到2015年,每年都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因此,面对如此大的发展空间,再加上独立十几年还远没有其竞争对手迪士尼在全产业链运营上积淀的能力,东方梦工厂便维持了一个“默默地孵化动画电影IP”的形象。
东方梦工厂对衍生品市场的重视,还在于对公司CEO人选的偏好上:第一任CEO Guenther Hake(中文名“韩刚”)曾担任迪士尼大中华区消费品部高级副总裁;第二任CEO James Fong(中文名“方淦”),在加盟东方梦工厂前,就在亚马逊担任副总裁,主要负责亚马逊中国第三方平台业务;第三任CEO朱承华,在华特·迪士尼(中国)工作过五年,创建并打造了迪士尼中国的玩具业务......
不过,就公司的发展历程而言,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的CEO杰弗里·卡森伯格、东方梦工厂的三位CEO以及其他高管人员的贡献和进退多少显得捉摸不透。
2013年11月,东方梦工厂宣布由华特·迪士尼公司大中华区消费品部前高级副总裁、董事总经理Guenther Hake担任东方梦工厂的首席执行官,此前,东方梦工厂的CEO一职处于空缺状态。东方梦工厂在当时发布的新闻稿中称,韩刚的任命标志着“东方梦工厂将专注于建立自身的品牌资产”。
一年半后,Guenther Hake离开,方淦接任。后者是东方梦工厂的首位华人CEO,低调,上任四个月内都没有公开亮相。仍在任时,方淦称东方梦工厂在《功夫熊猫3》之后已经开始筹备一部项目代码为“ODW1”的电影,同时还在考虑另一个动画项目。
按照计划,两部动画在2016年同步启动制作,且将延续《功夫熊猫3》的制作模式——配有中英文两个版本,和格兰岱尔总部共同制作且内容全权归属于东方梦工厂。《功夫熊猫3》的模式备受推崇,不过,两个版本使制作时间及成本增加了25%。
这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项目的前期创意要在美国耗时两年,完成后再输送到中国,共同推进中后期部分所造成的。所以,如果开发两年的项目被推翻重来,就会导致非常高的时间与资金成本浪费。而这种问题存在于梦工厂每一个项目里。
2015年年初,美国梦工厂动画业绩表现不佳,多部电影表现不及预期,为此,他们宣布大幅度重组,大概有高达18%比例的裁员、近500位员工被辞退,未来每年的电影发行量也减至两到三部。
不过,在高管人选更换和提升上,梦工厂在东方却没有停歇。2015年11月,东方梦工厂任命曾在美国尼克公司和迪士尼公司动画电影部分別担任过研发总监和研发主管的周珮铃为动画电影创意总监。
12月,东方梦工厂发布新闻稿宣布,创造中国单片票房纪录的《捉妖记》导演许诚毅,将加入东方梦工厂,出任电影监制和高级创意顾问,负责东方梦工厂即将出品的三部电影的创意指导。但也是在2015年12月,美国梦工厂前总制片人、东方梦工厂首席创意官及动画公司总监乔·阿奎拉(Joe Aguilar)离开东方梦工厂,后加入华谊兄弟,担任动画公司CEO。
更大的转变发生在2016年4月。由于美国梦工厂动画并没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窘境,最终被美国康卡斯特公司旗下的NBC环球集团以38.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当时,杰弗里·卡森伯格发了一告别信,功成身退,却留下东方梦工厂“烫手山芋”—— 从卡森伯格和媒体大鳄黎瑞刚(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主席)接触、达成意向、成立公司到被环球收购花了好长的时间来磨合。
梦工厂的一位前高管表示:“现在卡森伯格功成身退了,环球却再也没有六七年的时间和中方重新了解彼此了。”
又过了一个月,朱承华开始担任公司新的首席执行官。至于方淦所说的那两个项目,本来就秘而不宣,如今倒是伴随着他本人石入大海般沉没了消息。此前,公司也已悄然放弃《藏地密码》一片(2013年四月的新闻发布会上,卡森伯格曾同中国电影集团主席韩三平一道公布过该片的制作计划)。
越数越少的员工
新CEO通常意味着运营思路的改变,或者说是一个企业在发展面临困局时试图扭转局面的表现。一名接近东方梦工厂的业内人士表示:“从去年12月中旬开始,东方梦工厂的员工开始出来疯狂找工作了。环球收购美国梦工厂动画后,认为东方梦工厂当时的很多团队不行,因为这些团队之前大多是在做代加工的,技术跟不上,工资还开得比行业平均水平都高,自然要裁员。”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称,《功夫熊猫3》的制作班底至少有200人,且动画师中有不少是刚从美院毕业的新手。
其实早在去年年中,就有员工向媒体透露,东方梦工厂裁撤了一支特效团队。东方梦工厂的一位前高管则解释,裁员还有一个原因,即美国梦工厂被环球影业收购后,有一段交接期,期间无暇顾及东方梦工厂这边的情况。由于中美合作模式的缺陷,首当其冲很可能就是为美国做外包代工的团队。
东方梦工厂电影工作室负责人和首席创意官、《功夫熊猫》制作人梅丽莎·科伯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在东方梦工厂的制作团队约有150人左右,其中中国员工约占到75%—80%,核心创意团队目前有10人,其中有中国员工和海外华人。”
不过,另有报道称,东方梦工厂曾有近300名员工,而现在还不到100人。
按照计划,新电影《珠穆朗玛》将于2019年上映,东方梦工厂则会保证组织架构。至于具体情况如何,仍需继续观察。
在人事任免上,尽管中方控股54.55%、美方持股45.45%,但该公司一向是由外方主导。东方梦工厂的第二任CEO方淦曾表示:“合资企业发展不易,就像是婚姻,不同点在于不是两个人结婚,而是两家企业联姻,我们就是它们的孩子。”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高层换人,底层换血,那些高级动画师、导演当然也坐不住了,他们并不是东方梦工厂想裁员的对象,可是人心思变,一些骨干力量自然也就走了。可以说东方梦工厂团队正在经历一个全面换血的过程。”
2012年2月,在华人文化的牵头下,上海文广、上海联和投资与美国梦工厂动画合资组建了总部坐落于上海的东方梦工厂,一家总投资3.3亿美元的合资企业。对于此项目,分析家称,美国梦工厂在中国的发展对其未来至关重要。
“中国电影票房如果真在未来四到五年内超过美国,那么在此打下稳健根基十分重要,”B. Riley & Co.投资银行的媒体分析家艾瑞克·沃尔称,“它不仅能帮(梦工厂)扭转颓势,还能成为它的左膀右臂。”
与此同时,东方梦工厂成为了中国与好莱坞联系的一条重要纽带。人们寄希望于通过双方的合作,能够把好莱坞的先进技术、管理等引进中国,能够让这个合资企业成为电影界的黄埔军校,培育出专业作品和人才。
如今,东方梦工厂成立已近五年,CEO也换了第三任,同时美国梦工厂动画也已经被环球收购。这个公司的职责和愿景有什么變化吗?朱承华几乎不假思索地说:“没有。”
“我们仍然保持着成为中国的世界级家庭娱乐公司的愿景,宗旨就是制作出富有中国元素和文化的作品,并且将作品发布于世界。我觉得这个愿景以后也不会变。家庭娱乐,我们叫它Family Entertainment,我们的野心不局限于电影,我们理解的家庭娱乐始于制作优质的内容,讲一个非常好的故事,并且有人物跳出电影,成为常青树品牌,成为消费者生活的一部分,从玩具、衣服、商品货物,到实体娱乐、数字内容等,我们希望我们创造出来的故事和人物可以长期的、持续的存在于消费者的生活中,这是我们所指的常青家庭娱乐品牌应该有的样子。” (财视传媒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