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谁寄锦书来
2017-04-10李自得
李自得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总觉得木心的《从前慢》里,这一句最动人,让人不由得怀念起那些一笔一笔让思念浸满素笺,然后望穿秋水等待“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悠长日子。
书信往往代表着较为缓慢的生活节奏。独自在书房点一盏灯,写信,静下心来梳理思想,斟酌语词,享受独属于一个人的自由和寂寞。而在今天全民手机党的时代,手写书信似乎已成为一种奢侈。在这繁忙的十丈红尘,时间的无涯旷野,读读书,写写信,让自己慢一点,再慢一点,未尝不是一件有益身心的乐事。下面这几部书信电影表现的“云中谁寄锦书来”的交流方式,好怕有一天它们成为时代的绝响。
《查令十字街84号》——好书像真爱,可能一见钟情
住在纽约的女作家海莲常常为自己买不到所需的珍稀图书而沮丧,偶然,她在一本杂志上发现一则来自一家英国旧书店的广告,抱着试探的心态给这家位于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的马克书店老板写了求书单。很快,书店老板弗兰克给了她一个超乎想象的惊喜。自此,两个热爱书籍的人开始了长达20年的书信来往。
原著小说是很薄的书信集,只要几个小时就能看完。导演在电影中注入了更多的历史细节,让他们的信件不仅联系着书与人,也勾连着二战后不断变迁的历史细节。两个人隔着万水千山,靠写信讨论文学观点,评述名家作品。弗兰克奔波四处为海伦购买书籍珍本,海莲则从美国为书店的朋友们寄来葡萄干等丰盛的食物。在战后物资匮乏的伦敦,小小的书店成为一个取暖站,让爱书人互相依靠。
不过在现实中,直到1971年,海莲才在出版商的邀请下来到伦敦。那时候,弗兰克已经离世两年多,马克书店也因经营问题永远关上了大门。
《触不到的恋人》——用书信安慰彼此的灵魂
“在1998年的1月9日,真的下了很厚的雪。正如你所担忧的,我得了流感。这实在是件很神奇的事,难道你是预言家或者算命的?我真的无法相信你是活在2000年的人。”依靠道具、通信等与不同时空的人物发生联系的半穿越类故事其实远比完全穿越浪漫神秘。《触不到的恋人》讲述的就是分别在两个时段住进同一栋屋子里的男女主人公,通过一个神秘的邮箱互相书信交流的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
另一方面,书信联系的“阻断性”特征与不同时空的背景设置从气质上来说非常匹配。影片中男女主人公在写信的时候,与其说是在对人说话,不如说是在自说自话。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困在某个单独时空维度的囚徒。像一座座孤岛,我们与其他人的所谓联系,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幻觉。
2006年,这部电影推出美国版——《The Lake House》。韩国版更注重感觉、氛围的营造;美国版则偏重现实;韩国版中,男女主人公见面后的走向较为模糊,预留了相当大的空间——他们没有向彼此表白,似乎也未必会在一起。只能说,在他们生命中的某一段时间,曾以书信安慰彼此的灵魂。
《午餐盒》——当孤独散落在四周,用味觉带动情感
故事发生在孟买,一次午餐错拿,让一个孤独的男人和一个被嫌弃主妇之间产生联系,他们通过饭盒交换信件。在城市的角落里,我们都因生活而变得没有希望、没有情感,任孤独散落在四周。一个餐盒、一个错误、一段触不到的感情、两个陌生人开始日常的交谈,名副其实的“用味觉带动情感”。
在孟买,人们会将午餐交由快递小哥送去给自己的亲人,他们每天早晨挨家挨户收集饭盒,再凭着饭盒颜色和编码送到指定的写字楼和工厂。我们的男女主角,正是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之下得以相识相知,成为靠着美食与字条分享彼此生活的幸运儿。两个精神空虚的成年人依靠书信重新寻获面对世界的精神支柱,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幸运的事。
电影整体基调偏写实,有些镜头和对白往往让人悚然一惊,但骨子里又带有印度特色的乐观积极,满满的治愈气息适合在任何情绪低落的时候观影。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一场优雅文艺的爱情豪赌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究竟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呢?这是一部爱情电影,但绝非简单的讲述爱情,它还饱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世人皆知纳兰性德名句“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好,却鲜知随后“等闲变却故人心”的悲凉。电影通过爱情勾绘了人生,仿佛一幅曼妙的画卷,浪漫且真诚。
书信中简单的一句“在干吗”都满溢着关心与迫切,脱下社会角色的外套、放下迫于生计的手段,信中的二人就像纯洁的天使一般,互换着孩童般的呢喃。也许当你摊开手中的情书,就不会再怀疑期间的言语有多么幼稚,更不会怀疑任何一句话的别有用心。心与心的交流让两人从相遇到相知到相愛,“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般美好的爱情故事也因此而展开。
影片拍得相当漂亮,而最难得的是结合书信这种独特的沟通形式,拍出了中国古典文字的优雅。“做人勿惮劳,勿恃贵。”、“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有人去国怀乡,满目萧然。有人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而我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些文学气息浓厚的台词贯穿全片,但并不显得特别突兀,甚至很大程度上非常贴切地描绘出男女主角当时的心理状态。
《玛丽和马克思》——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玛丽和马克思》是澳大利亚制作的黏土系动画电影,影片故事无疑从《查令十字街84号》获得了许多灵感。剔除爱书人的小情小调,它直面的问题更加真实而残酷。电影荣获2009年法国昂锡国际动画影展最佳动画长片奖,柏林国际电影节水晶熊奖及渥太华国际动画电影节最高奖。
影片中,8岁的玛丽天真中又带点看透世情的早熟,她的妈妈是个酒鬼,爸爸平日只喜欢制作鸟类标本。她暗恋邻居,渴望爱情,却一次次被爱伤害。她的生活充满了变故,失去了父母,失去了爱人,最后险些连马克思这个朋友都失去了。这不是一部温情脉脉给小孩子们看的电影,它的内核坚硬、黑暗,将一个人生活在世间的孤独感展现得一览无余。从美国到澳洲,玛丽和马克思跨越南北半球长达二十年的笔友情谊,正源于他们生活中的失败与孤独。通过书信,画笔和打字机为他们搭建了一座灵魂之桥,实现了他们被理解、被爱的渴望。
影片结尾,玛丽终于来到纽约,她看到这样一幅场景:马克思仰头逝去,目光定格在天花板上。上面密密麻麻地贴满了玛丽的书信,在逝去的好友身边,玛丽笑着流下一滴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