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中课内与课外阅读的有效结合
2017-04-10赵锋钢
赵锋钢
摘要:群文阅读实现课内与课外阅读的有效结合,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索。第一,胸有丘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第二,立足课堂,拓展课外,将群文阅读落到实处。第三,超越课堂,营造书香氛围,让群文阅读生根发芽。让学生爱上阅读,我们将会不断地追寻,继续探索。
关键词:中学语文 群文阅读 立足课堂 拓展课外 超越课堂
一、胸有丘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受应试教育影响,加之现在信息化越来越广泛,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所以,年级越高的学生越不爱读书。要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语文教师是要努力做一番功课的。首先语文教师要爱读书,能静下心来读书,博览群书,有能力随时抓住课堂契机,和学生自如对话,或时事热议,或经典品评,能旁征博引,谈古论今,能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彰显语文学科的魅力,真正做到学高为范,让学生把对教师的仰慕内化为积极读书的欲望。语文教师要苦练基本功,如娴熟高超的诵读功底,激情昂扬的即兴演说等等都会成为点燃学生阅读兴趣的火种。还要善于鼓励班上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爱好,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给他们创造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因势利导,带动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课外阅读的队伍中来。其次语文教师之间要通力配合,搞好协作,做好选文工作,积极探讨、研究制定出各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计划,统筹安排每个学期的群文阅读教学。要不断提升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努力成为专家型教师,要能够准确提炼选文信息,区分阅读内容的优劣,精准多样地筛选阅读文本,精巧自如地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活动,通过群文阅读教学,给每个学生打开瞭望大千世界的窗口,让学生发现教材外的奇妙世界,激发学生无限的好奇心、探索欲,使学生身心能够得到解放,心灵能够得到张扬,阅读热情自然高涨。
二、立足课堂,拓展课外,将群文阅读落到实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积极探究并不断寻找改进课内外阅读结合的途径和方法。要做足课前、课中、课后的功夫,寻找切入点,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巧妙结合,既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涵泳中不断感受文化的濡染,提高语文素养。
课前预习不再只限于字、词、文章内容等整体感知上,还可以布置以下任务:搜集本课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人物故事等资料;如果是节选文章,可查找阅读原文;查找阅读本文作者的其它作品;写出初读课文的心得与疑惑等。
课堂上除了进行必要的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思的精读训练之外,重心转向培趣练能、化知蓄养,即进行群文阅读的教学。群文阅读教学因为要在单位时间内增加阅读量,在有限的課堂时间里完成多个文本的阅读。教师就要精选议题。议题可以是文章主旨,可以是写作技巧,可以是语句赏析,可以是文体阅读,也可以是语文知识点的巩固等。但议题一定要贴切,要有可讨论性,一定要从学生需要出发,从学生兴趣出发,要让学生围绕议题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思辨性思维,丰富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的阅读力、思考力、表达力得到锻炼和成长。议题要有序安排,螺旋上升,要依据不同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来开展。
课外作业布置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为主。精心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如圈点勾画、点评批注、寻章摘句、制作卡片、撰写心得、精读浏览、熟读成诵等;指导学生根据阅读对象和阅读目的选择阅读的方法,如报刊杂志、文史知识类可略读、泛读、跳读;科普知识、时文杂文类则默读;美文佳作、经典片段类可精读、品读;诗歌、散文类可诵读,培养他们的鉴赏力,等等。
三、超越课堂,营造书香氛围,让群文阅读生根发芽
可利用校园的每个角落、每面墙壁,使整个校园洋溢着浓浓的书香。定期开展读书汇报会、藏书交流会、笔记展示会、朗诵会等,分享阅读成果,体验阅读快乐。组织学生为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馆写图书推介语,并及时发表宣传,满足学生成就感。总之,群文阅读要打破课堂形式的界限,形成“课内整合阅读——课外群文阅读——课内外结合阅读”的状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如何更有效地实现课内与课外阅读的融合,如何实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如何给学生提供更可能多的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如何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在教材中沉淀下来,往语文生活延伸,让学生爱上阅读,我们将会不断地追寻,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姚婷.“群文阅读”——有效的阅读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13,(36).
[3]蒋军晶.语文课上的重要的事——关于单篇到“群文”的新思考[J].人民教育,2012,(12):30-33.
[4]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课型和发展的方法.教育网.
课题项目:河南省中小学群文阅读实践研究专项课题+群文阅读——浅谈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策略;课题编号:qwyd15011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