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的理想人格及其对当代大学生教育的价值
2017-04-10覃琦
覃琦
【摘 要】 儒家经典《大学》论述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道德修养原则以及“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有利于树立和培养现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关键词】 《大学》;理想人格;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当今社会,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更加重视物质世界的丰富与满足,却忽视了个人修养在一个人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脱离了中国浓厚的思想底蕴。《大学》论述了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途径,从提升个人修养到治理国家的途径与方法。每个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是社会的组成单元,每个人若是都能注重个人的修养,将高尚的道德品格转化到个人内心,从而净化心灵,形成优良品德,那么整个国家自然也就和谐繁荣。在当代教育中,帮助学生认识和改正自身思想中的旧观点和缺点,用儒家中修养心性的原理方法规范自己,使自己的思想既有正确的方向又符合时代主旋律,这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方向。
一、《大学》及其思想概述
《大学》是一篇讲述儒家关于如何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散文,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南宋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成为“四书”。宋、元以后,《大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即大人君子之道,也就是说,教导人们如何提高自身修养和如何成为一个有正确理想追求的人的学问。《大学》着重讨论个人修养与社会治乱的问题,核心是论述内圣外王的政治思想。中国古代礼制的基础和政治关系的确立,都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每个人是家庭的组成单元,又是社会的基础,每一个人的修身之道成为了整个家庭和谐的基础,也是整个社会和谐的起点。不同于外国文化中心在外,中国文化重心在内。内修是一切的基础,先做人,再做事。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开篇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三纲领”和“八条目”构成了儒家学派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最关键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不论贫穷富贵,从天子到贫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因此,读《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以及修身必须兼顾。
二、《大学》中的理想人格
《大学》的理想人格就是作圣贤人,从君子到圣人、贤人,是理想人格升华的过程,也是提高自我修养的过程。君子可谓做人的一般范型,而圣贤人则是做人的最高典范。
1、君子与小人
《大学》中有君子和小人的对立。君子自然就是《大学》中所崇尚的理想人格,而小人在《大学》中有如此解释:“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大学》处处以君子的行为作为标准,平民百姓是要受君子的影响和感化,向君子的言行学习,从而使自己变为君子,以致更高的层次圣贤人。开篇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的“三纲领”也是修身的基本原则。《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明明德”,在儒家看来,人性本善,任何人都禀受于天,都有至善纯净的本性,但是后天因为受到物质利益的蒙蔽,明德受到压抑,至善的心受到了污染,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把纯善的心性加以彰明。所以要经过教育,使明德显露出来,彰显出来自己天生的美好的德性,发扬光明的德性。“亲民”有两种解释,王阳明认为要与民众亲近,倾听民众的心声,不要居高自傲,这样在民众中才能使自己的德行与名声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与散播,才会有普遍的影响力;程子认为,“亲民”实则“新民”,“亲”同“新”,革新人民,去恶从善,让民众每天都有着积极健康的精神面貌,每天都能上一个新台阶,提高自身的修养。我认为,“亲民”的意义应把二层意思结合起来最为合适。首先,“亲民”是根本,君子圣贤要亲近平民百姓,提高自己的名声,为人民做好榜样,这样人民才能信服,也愿意跟随圣贤提高自己的德行。其次,“新民”是目标,人民听从君子圣贤的教导,就会往好的方向去修行去提高,每天都会有崭新的面貌。“止于至善”,这是圣贤人目标,也是最高境界。“至善”即是“合理”,这是最完美的境界,就是说君子的心灵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就如《论语·为政篇》所说:“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达到但凡言行都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动摇越过规矩的高尚境地。“明明德”与“亲民”的最终目标就是“止于至善”,是君子心性修炼所追求的最终期许。
2、君子修身之道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就是“八条目”。“八条目”是《大学》所说的修养方法,儒家理想人格的具体步骤和具体方法,它是有顺序的,互为条件的序列。每一个八条目,都以前一个条目为条件,但它们本身都是以“修身”为根本,前四条是“修身”的方法,后四条“修身”的必然社会结果。在八条目中,以“格物”为始,就是要求人们调查探究事物的本源,实事求是,发现规律,明辨真理,以求达到最高的境界。通过“格物”探究事物发展的本来面目和规律性,透过表面现象清晰事物的本质,最终达到“致知”。做到“致知”,认识明了不模糊,不会欺骗自己也不会欺骗别人就达到了“意诚”。所谓诚意者,毋自欺也。“诚”即为不自欺,首先要做到不欺骗自己,才能保证不欺骗他人,这样内心舒泰。人的内心达到“意诚”,就不会有愤慨,不会有恐惧,不会有喜好,不会有忧患,那么就是“心正”。在《大学》的八条目中,修身是根本,格物,致知,意诚,心就是达到修身的途径,也是个人内在的修养。而家齐,国治和天下平则是做到身修后自然而然所达到的目的,就是个人内在修养对社会国家所产生的良好反映,修身是内在向外在转化的桥梁,“修身”既是开始也是最终目标。君子每天都在规范自己的言行,时时处处“修身”,其家人也会跟着他时时处处谨言慎行,无时无刻不关注自己的品性,则“家齐”矣;“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则国得以治;各国皆治,则天下平矣。
《大学》中的理想人格就是“圣人君子”,通过“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达到“修身”,“修身”是《大学》是做人的根本,通过修身,君子向外及至“齐家”、“治国”和“平天下”。若要达到圣人君子的境界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正因为有这样高尚的人格,才会促使人们内心振奋,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着最高的理想人格奋斗。
三、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大学》是儒家讨论道德教育的,它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和进行大学教育的程序与方法,特别是对德育教育的要求。《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构成了儒家学派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大学》的理想人格不仅是君子人格的实现,同时也是现代大学生应追求的理想人格。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是以前一阶段的成功经验作为基础的,离开了这个基础,就是缺少了发展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亦是如此,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傳统的教育中发展起来的。所以,正确继承发展和创新传统文化教育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1、三纲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八条目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序
《大学》把“明明德”作为思想教育的首要目标,儒家认为人心本是纯净善良的,思想教育就应把这种“善”,通过后天的教育与学习再次彰显出来,同时也是人内在道德的完善。“亲民”是第二个目标,不断完善自己向善,自己每时每刻都行进在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日新己德,这是个人道德追求的实现。“止于至善”是终极目标,可以视为思想教育活动的最佳效果,这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格物致知,是个体教育的起点。知识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实现,通过格物达到致知。诚意正心:不遮盖欺骗自己与他人,校正心灵,不受外物诱惑。修身是最为关键的,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不仅修正外在行为更要修养内在心灵,是大学之道的根本。齐家、治国和平天下是修身价值的体现。
2、《大学》修身为本的理论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水平
第一,强调要提高思想认识,才能有助于思想品德观念的形成。老师要履行传道授业的职责,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教授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第二,对于大学生,要自主学习,关注自身的修养水平,除了自我反省审视,也要注重实践上的“格物致知”。接触客观世界,用正确的道德准则去改造主观世界,最终树立健全人格。第三,《大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教育方法。大学之道提出了许多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实施方法,如修身、慎独等,这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有巨大的借鉴意义。高校德育工作不仅要做到人人育人,而且要做到处处育人,最终培养能自觉地按照道德原则规范行动的优秀人才。
3、《大学》理想人格对培养学生的道德观、伦理观有重要作用
继承和发扬《大学》中“修身为本”的思想,把道德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大学》中强调人与人之间应合乎“礼”,通过“礼”来规范人际关系,如孝,慈,敬,爱等,对保持家庭和睦,以及与社会国家关系的和谐具有促进作用。教育者应向学生传授孝悌忠信等儒家思想,汲取古代优秀的教育资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落实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大学》理想人格强调了人们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这种价值观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责任感有重要促进作用,也是当今中国梦的应有之意。
纵观《大学》,寥寥几百字,却以简练而内含丰富的语言揭示了儒家理想人格的修炼过程,倡导人们提升个人修为,在自省、自律中修炼自己,塑造完善的道德人格。《大学》理想人格的培养目标与高校德育目标一致,与学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和德育为先的思想意蕴相通。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应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和造就高素质高修养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四书五经[M].北京:线装书局,2014.7.
[2] 杜红艳,赵康.儒家理想人格的现代诠释[J].理论月刊,2007(6).
[3] 林长贵.先秦儒家“君子”人格及其现代价值[J].天府新论,2010(4).
[4] 易东群.从《大学》看儒家的理想人格[J].青春岁月,2011(7).
[5] 周宏.《大学》的理想人格诉求[D].武汉理工大学的硕士毕业论文,2006(4).
【作者简介】
覃 琦(1992-)女,湖北襄阳人,广西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伦理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