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海拔地区夏季银耳栽培技术

2017-04-10张传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夏季银耳栽培技术

张传华

摘要 从野外层架式荫棚设计、栽培季节、栽培袋制作、灭菌及接种、菌袋培养、出耳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等方面介绍了高海拔地区夏季银耳栽培技术,该技术模式具有周期短、效益好等特点,极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银耳;夏季;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6.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4-0086-02

銀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别名白木耳,是一种食药两用真菌,深受消费者喜欢,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屏南境内海拔800 m以上的地区占全县总面积的71%,夏季温暖湿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几年,屏南县充分利用高山区气候优势,通过改善菇棚结构、改善培养基配方、控温控湿技术措施,创新高海拔地区银耳夏季栽培模式并进行推广,填补了市场在6—8月无鲜品上市空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2016年全县栽培夏季银耳5 150万袋,产值1.2亿元,增加农民收入5 106万元。现将高海拔地区银耳夏季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野外层架式荫棚搭建

在海拔800 m以上的地区,选择交通便利、水电方便、地势平坦、环境卫生、通风良好的地块搭建菇棚。荫棚分内棚和外棚,内棚呈“∩”形,摆放2个床架,床架宽90 cm,上下分6层,层距25 cm,2个床架中间留走道70~80 cm。棚内中间开宽50 cm、深50 cm的灌水沟,安装喷雾管道、风扇与日光灯,悬挂杀虫灯和黄板。内棚外搭遮荫棚(即外棚),呈“∧”形,中间高4.0~4.5 m,两边高3.2~3.5 m[1-2];棚顶盖厚约20 cm的芒草,内衬固定的塑料膜,外棚四周围上厚15 cm左右的草帘,并挂上活动的防虫网。棚顶中间、外棚开设通风窗,安装70目防虫网;棚上安装360°旋转水喷头,温度太高时通过棚顶喷水降温。

2 栽培季节

每年的5—9月(农历小满至处暑)是银耳夏季栽培适期,可栽培2~3期。

3 栽培袋制作

3.1 优化培养料配方

根据陈爱靖[1]对夏季银耳培养料配方筛选试验以及菇农生产实践表明,选择优质棉籽壳添加适量菌糠,能够满足银耳生长发育需要,并能降低成本。推荐配方如下:棉籽壳61%,银耳菌糠20%,麸皮18%,石膏1%,含水量53%~56%,pH值5.5~6.0。

3.2 制袋

采用12 cm×52 cm×0.004 cm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0.63 kg,松紧适度,袋口用线扎紧。采用直径为1.5 cm的打穴器在料棒单面均匀打上3个穴,穴深2 cm,用规格为3.3 cm×3.3 cm的食用菌专用胶布贴封穴口,穴口四周封严压密。夏天气温高,要求在5 h内装袋结束,并转入灭菌工作。

4 灭菌及接种

4.1 灭菌

采用锅炉供气常压灭菌,将贴封好的菌包合理堆叠到灭菌小车上,前后叠的中间要留有空间,保持气流畅通。灭菌过程中,要求在4 h内温度达到100 ℃并持续15~18 h。灭菌后将料袋搬入经消毒过的接种室自然冷却。消毒方法:每1 m3空间用高锰酸钾5 g加福尔马林10 mL密闭熏蒸12 h以上。

4.2 接种

4.2.1 菌种预处理。选择菌丝生长旺盛,生活力强,种块处的团状菌丝饱满,香灰菌丝分布均匀,菌龄8~10 d,无杂菌与病毒污染的当家品种。在接种前12~24 h对菌种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后备用[3]。

4.2.2 接种方法。采用气雾消毒剂(55%二氯异氰尿酸钠)5~10 g/m3对培养室(接种室)密闭熏蒸30 min以上,待袋温降至28 ℃以下选择晴天夜间接种,接种时要求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迅速,接种穴内菌种比穴口低凹5 mm。

5 菌袋培养

接种后,把菌筒排放在经杀菌、杀虫处理后的发菌室架上或以“井”字形堆叠培养,定期观察,发菌室要求阴凉干燥,通风透气、空间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接种后1~3 d,将室内温度调控为25~28 ℃进行抢温发菌,促进香灰菌丝迅速恢复、定植、封口,防止其他杂菌侵入,但要注意温度不得高于30 ℃,以防高温烧菌。菌袋培养4~5 d后,将室温调降至23~25 ℃,让银耳菌丝长入培养基内部,并逐渐形成白毛团。菌筒采用堆叠培养方式的,当菌丝伸出胶布外围时进行翻堆捡杂,将菌袋排于培养架上疏袋散热,排袋时穴口朝上,袋间距为3~4 cm,同时将受污染的菌筒用塑料袋装好,搬离室外处理,防止交叉感染[4]。

6 出耳管理

6.1 割膜扩穴

割膜扩空在接种后13~15 d,袋内菌丝发育占整个料面的2/3,菌袋两旁的菌丝尖端已出现连接时进行,用刀片沿穴口边缘圈割1 cm,连同穴口胶布去掉,穴口直径3.5~4.0 cm。

6.2 盖纸喷水

扩口后,立即覆盖经曝晒过的干净报纸,扩穴后,每天对空间和袋面报纸喷水2~3次,保持报纸湿润即可。刚开始几天每天向上掀动报纸1次,同时检查穴内黄水情况,黄水太多,要把它倒掉,或者加强通风,降低湿度。以后可隔2~3 d掀动1次,防止耳片粘纸。当银耳子实体长至4~5 cm时,将报纸取下,直接朝幼耳喷清洁雾化水,每天2~3次,长耳期要注意干湿交替刺激,使子实体肥厚,喷水管理直到成熟期。

6.3 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结合早晚喷水进行,每天3~4次,每次30 min,保持耳棚内空气新鲜。夏季白天气温高时关闭门窗,防止外面热风热气吹入耳棚,早晚打开门窗长时间通风,保持耳棚内空气新鲜,干湿交替,使原基在潮湿清爽的环境下,尽快分化成幼耳并长大。

6.4 保湿养耳

幼耳生长前期空间相对湿度保持为85%左右,接种后第22~30天提高到90%~95%。喷水多少和通风时间长短应视幼耳生长状况,发耳室内气温、空气湿度而定。耳蕊多,耳黄,耳片水珠少应多喷;耳蕊少,耳白,耳片水珠多应少喷;气温高多喷,气温低少喷;晴天多喷,阴雨天少喷。

6.5 控温诱耳

银耳子实体生长期内耳棚内温度应掌握为20~27 ℃,以25~26 ℃最好。温度高于30 ℃时要加强通风换气,并采用地上泼水、沟里灌水、棚顶上喷水方式降温。

6.6 增光增白

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打开耳棚内日光灯照射,可促进耳片色泽增白,耳片增厚,提高商品质量。

6.7 停水造型

接种后30 d左右,子实体长至直径12 cm左右时,进入成熟期。该阶段要停止喷水,将空间相对湿度降至80%以下,温度控制为23~24 ℃,增加通风次数和延长通风时间,促进菌筒内部水分及营养物质向子实体输送,使耳片变厚,伸展整齐,朵形圆正,获得高产高质商品耳。

7 病虫害防治

夏季银耳栽培中常见的病害有木霉、链孢霉、曲霉、青霉感染;常见的虫害有害螨、菌蚊、线虫、跳虫等。在防治过程中,要以农业预防为主,药物防治为辅。

7.1 做好菇棚环境卫生

清除菇棚四周垃圾、杂草,撒石灰粉消毒,菌筒入棚前每1 m3空间用气雾消毒剂5~6 g或40%甲醛溶液10 mL+高锰酸钾5 g熏蒸消毒。

7.2 物理防控

在菇棚门窗上安装70目的防虫网,防止菇蚊成虫飞入;菇棚内挂粘虫色板、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

7.3 科学栽培

一是配方搭配合理,含水量适合,拌料均匀,灭菌彻底。二是温、湿度调控及时适当,空气新鲜,防止高温高湿同时发生。三是要求水质洁净,喷水少量多次。四是选用无杂菌污染、生命力强的菌种。

7.4 辅以药物防治

菇蚊可采用蚊香或卫生粉熏烟防治。在 烂耳防治上摘除发病的子实体,挖掉烂基,用pH值为10的石灰水涂抹。 在白粉病防治上幼耳发病及时摘除,用石硫合剂涂抹患处。在螨害防治上空房用20%三氯杀螨醇800倍液、2.5%天王星2 000倍液进行喷洒消毒;出菇阶段将炒熟后的茶籽餅用纱布包好,放于有螨虫的菌袋旁进行诱杀。

8 采收

银耳菌袋收缩出现皱褶,变轻;耳片收缩,边缘干缩,有弹性时,即可采收。采收后,及时将废菌棒清除出菇房,自然风干后作为种植滑菇、猴头菇的原料。

9 参考文献

[1] 陈爱靖.夏季银耳不同培养料配方的筛选初报[J].食用菌,2010(5):36-37.

[2] 李月梅.北方地区袋栽银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07(5):118-121.

[3] 张传锐,赵树海,李燕,等.段木银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食用菌,2013(6):51-52.

[4] 屈朝晖.通江银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食用菌,2008(5):39-40.

猜你喜欢

夏季银耳栽培技术
热水泡银耳丢营养
好银耳是微黄色的
好银耳是微黄色的
早实良种核桃的夏季管理措施研究
大规格香樟的夏季移植技术初探
轻松煮出黏稠银耳羹的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