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域文化的电视艺术表现
2017-04-10李军峰程晓辉郑玉林
李军峰?程晓辉?郑玉林
【摘 要】 文章阐述了用电视手段表现地域文化的必要性,介绍了宝鸡电视台艺术创作取得的成绩,梳理了在艺术实践过程中获得的深刻体会。首先,地域文化是电视文艺必须反映的一个方面;其次,电视文艺节目突出地域特色可以使其产生特有的艺术感染力;第三,从电视文艺本身的发展规律来看,地域文化是土壤,电视文艺是苗,二者密不可分。
【关键词】 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电视艺术;表现形式
文化向来关注的是一个民族的生存状态。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客观现实,首先是自然界,也就是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地域环境,既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同样也是人类文化创造的前提,从而使得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烙上了个性鲜明的印痕。因此,作为电视工作者应紧紧把握住这一特点,充分领略民族特色,并在不同的地域文化层面上,创作出不同的风格、不同特色、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艺术作品。
用电视手段表现地域文化,所展示的并不应该成为一种狭隘的文化;电视艺术化的地域文化作为电视文化整体中的一种文化现象,不仅极大的丰富了荧屏,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进一步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早在电视手段诞生之前,这种交流与沟通便是存在的,如京剧的发展便是在吸收秦腔、皮黄等地方剧种特点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所以电视工作者应该关注到这种沟通与交流,在更加深入的反映现实、反映生活的同时,必须到深厚的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挖掘素材,努力创新,开拓前人未曾利用的新手法、新形式、新观念、新表现,更好地展示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宝鸡电视台参加首届全国城市电视台电视音乐节目展评活动并获得的作品《黄土情》为例,最初,当我们看到凤翔泥塑,看到周公庙内数千年树龄的老树,看到北首岭遗址7000年前的文明时,我们只是关注到了它们的个体美,关注到了各自具有的特色,如果用简单的连缀、组接,这样展示给观众的也只能是一种最初的客观的状态。但当我们从更深层面上关注这一个个视觉元素时,我们从黄土这一脉络感知到了它们伸向外部世界的触觉。泥塑与兵马俑、北首嶺与黄河流域文明,进而大树与中华民族之根这种深层面上的联系与挖掘,扩展了节目的空间和内涵,引起了较大层面上的共鸣。在此次展评活动中,《黄土情》不仅获得了金奖,同时还获得编导奖、摄像奖和作曲奖,究其原因,除了音乐元素之外,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极具地域特色的黄土文化这一主线的深度挖掘。由于编导、摄像通过高超的摄像技巧与光影调度,使得许多看起来毫无动人之处的景物,通过后期编辑的叠加组合和强调画面的揭示功能,给观众视觉上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展现出高品格的文化内涵。如片头那姗姗开启的大门及推出炎帝祠恢弘的大殿,叠加出青铜器编钟、黄河瀑布和秦始皇雕塑等特写画面,这种寓意源头的视听艺术处理,让观众感受到了凝重、深厚,找到了文明的源头,也体味到了生命的根基。这一切,将中华文明和炎黄文化博大精深的生命力高度地概括了出来,使得人们从中得到了某种哲理的感受。
在电视艺术化表现地域文化时,除了避免狭隘性外,电视工作者更应该具有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从而赋予地域文化以崭新的生命和活力。我们曾经做过不少反映宝鸡地方特色、地域文化的节目,如《凤翔曲子》、《六营泥塑》、《马勺脸谱》、《西秦山社火》等等,但当这些节目播出过一、二次后再也不会拿出来重播时,连编导者自己都认为是陈年老调。地域文化不能等同于封闭、保守的世外桃源,虽然在它的主基调上不能丧失传承,不能变味,但它不能是孤立的存在,而应与生活同呼吸,与时代共发展,随时吸收、借鉴现实社会中的有利因素,充实、完善和发展自己,与火热的生活同步发展,这同样也是电视工作者的任务和使命。
对此,在宝鸡电视台这几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创作实践中,我们有着较为深刻的体会。比如说,在宝鸡民间有一种高跷社火表演,表演者通过身穿驴造型的道具,伴着锣鼓点进行广场表演。这种社火虽然极具地域特色,但一直以来只能进行广场表演。能不能将其搬上舞台呢?经过创作人员的重新梳理、编排,给这种原本单纯的广场社火表演注入了情节、冲突、人物等戏剧要素,从而使得这种高跷社火表演摆脱了原先简单的模式,成了一个特色鲜明的文艺节目,并被成功搬上了舞台,受到了观众的普遍好评。受这一思路的启发,陆续有《虎娃乐》、《板蹬龙与陈仓汉》、《鼓魂》、《八打棍》、《铰窗花》、《蒸花馍》、《板蹬龙》、《赶犟驴》等一批颇具地域特色的文艺节目,相继在舞台上、荧屏上精彩亮相,给一个个简单的民俗文化活动注入了活力与生命。这些节目内容健康,形式多样,富有强烈的电视艺术语言和浓郁的地域特色,集中体现了当前城市电视台在电视文艺方面的主观方向和创作面貌,不仅充分展示了地域文化融入电视艺术后的系统优势,也进一步证实了“具有地域性,就愈具有民族性,而愈有民族性,就更有世界性”这一论点。
电视文艺作为可视性的综合艺术,它的价值首先取决于受众的认可和时间的考验。我们常常讲要雅俗共赏,其实受众有自己的生活趣味和审美习惯,虽与专家相比存在距离,但却是决定一个电视文艺节目收视率的关键。从全国范围来看,城市电视台对地域文化倾注的热情仍然有增无减,原因至少有以下三点:一是城市电视台的电视文艺工作者大多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对地域文化有着相当的认同感,在关注地域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二是地域文化经受了长时间的考验,当地电视受众对它具有强烈的贴近感,成为城市电视台在荧屏大战中争得一席之地的优势;三是地域文化作为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视媒体必须关注的对象。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宝鸡电视台在连续三届参加全国城市电视台电视音乐节目展评活动中,首先将创作目标定位在了地域文化上,始终将镜头对准了民间艺术,对准了厚积着周秦文化风情的西秦大地,对准了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平凡琐事。电视音乐风情片《黄土情》、城市音乐风情片《炎帝故里·宝鸡》和《青铜祭》等获奖节目,就是本着这样的原则创作完成的。当然,完成这些节目的过程,也是我们重新认识地域文化和电视艺术融合的一次次实践。
音乐是音乐电视的主体,同样也是电视音乐的主体,拍摄地域文化体裁的电视音乐节目,关键在于选材,要去伪存真,好中选优。宝鸡作为周秦文化的发祥地,有着极为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传统的西府曲子、关中道情、跑鼓套三槐等民间音乐歌舞,历经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锤炼,已经相当成熟和优秀。但如果用它来反映现代生活,因为表现手法和传播载体的相对局限性,已无法承担“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的时代责任。所以我们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赋予它新的活力,做到不脱离传统,又不局限于传统;既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又有强烈的时代精神;既为本地人民喜闻乐见,又能被更大范围的观众所理解和接受。如在城市音乐风情片《炎帝故里·宝鸡》的音乐素材、结构和主题的选择上,纵向继承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统,横向广泛吸纳了西府曲子等民间音乐素材,结构上摒弃了以往音乐电视作品单线条的叙述性,采用高胡这一民族乐器主奏的形式,巧妙地构成高反差、强对比、多点散体的交响结构,在强调时代性的同时,用音乐文化把宝鸡的神秘、欢乐、美好和繁荣以主题显示、主题发展、主题变奏的版块形态,阶段性地、交叉性地融合展示,大大增强了音乐作品的感染力,深层次地显示了该片音乐文化的审美韵致。应该肯定,是地域文化影响了《炎帝故里·宝鸡》的思维方式和叙事结构,同时,地域文化的特点也丰富了它的表现语言。
民间艺术作为地域文化的物化符号,往往体现的是平凡、简单、质朴、热情。这样的东西一旦登上荧屏,自然会比那些矫揉造作的靓男俊女忸怩作态的表演更有意义,更令人振奋。正因为如此,宝鸡电视台一直以来并未放松这样的艺术实践,通过对地域文化更深层次的挖掘,也让我们对电视文艺与地域特色文化的关系有了更为细致的体会。
首先,地域文化是电视文艺必须反映的一个方面。电视文艺与其他艺术手段相比,在传播上具有高科技的特点和优势,拥有广泛和大量的观众,是弘扬民族文化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我国是一个地域广袤、历史悠久的国度,地域文化丰富多样,这些历经千百年传承的地域文化对各地民眾的性格和生活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利用电视手段反映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电视文艺节目突出地域特色可以使其产生特有的艺术感染力。电视文艺在发展过程中已经越来越民族化和多样化。但从目前流行的文化趋势来看,“西化”的苗头在社会意识形态时隐时现,而突出地域文化的宣传,则可以将一些质朴的、充满生活情趣的文艺节目反映给观众,会产生对母体文化的沟通感和亲切感,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热情。
第三,从电视文艺本身的发展规律来看,地域文化是土壤,电视文艺是苗,二者密不可分。地域文化作为在长期生活中积淀下来且有着较为固定的意识形态,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现代生活的改变,地域文化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但地域文化所具有的价值观念及其审美情趣却有着它的持续性,作为母体文化,它必然影响当代电视文艺的发展。
综上所述,世界是由许多地域组成的,人们生存于各自生活的地域,创造了各个地域的不同文化。在未来的历史发展中,地域文化由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电视文艺因地域文化的影响而丰富多彩。作为综合性的艺术手段,电视文艺依旧离不开地域文化的熏陶,地域文化还将是生活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一些民间艺术由于时代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或者失传,但新的生活必将产生新的地域文化,而这些新的地域文化一旦成熟,必然会成为大众关注的对象,电视作为大众的传媒手段不可能不关注它们,并受到它们的影响。因此,从各个层次、多种角度探讨和研究地域文化与电视文艺之间的关系,是电视艺术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
【作者简介】
李军峰(1971.8-)男,记者序列中级职称,现任陕西省宝鸡电视台社会新闻部副主任,主要负责民生新闻评论节目《图说宝鸡》和问政直播节目《百姓问政》的选题策划与编审工作.
程晓辉(1963.6-)男,编辑序列副高职称,本科学历,现为宝鸡电视台副台长,分管全台文艺和新闻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