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青海回族教育浅析
2017-04-10廖欢欢
【摘 要】 民国时期青海回族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曲折过程,1922年青海省回族教育促进会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经费亦由过去富有人家私人承担趋向多源和稳定;各回族学校都大多分布在经济状况良好、政治地位重要的地区。
【关键词】 民国时期;青海;回族教育;政策;阶段;特点
要想制定适合当今国情的民族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我们需要以史为鉴,从历史当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本文对民国时期青海的回族教育进行了试探性的研究,以期为发展当今的青海回族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民国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
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及北洋政府时期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国家百废待兴,暂时还顾不上民族教育。到了北洋政府时期,情况有所好转。1912年7月,北京临时教育会议提出《蒙回藏教育计划》,其中指出:“因蒙、回、藏情形不同,故特别计划,从统一国语入手而特设师范学校于北京,为培植教员之基础,而以宣讲及巡回图书馆等事辅之。”但事实上,这个计划并没有起到什么值得称道的作用。等到袁世凯执政之后,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更是止步不前,因为袁忙着巩固自己的地位,对此事不闻不问。
2、国民政府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上台以后,开始重视教育,加强对全国教育事业的控制。1929年,国民政府明确制定了“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它确立了具体的八条方针,作为实施的保障。1931年,又制定了更为详尽的《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在这一系统的原则性法案中,首次列出“蒙藏教育”一章,标志着国民政府对蒙藏等民族教育政策的初步制定。1941年,国民政府又颁布了《边地青年教育及人事行政实施纲领》,成为当时发展边疆民族教育的重要典则,它是国民党所谓“三民主义教育”在民族教育领域的条理化,是国民党统治集团对少数民族教育意图的比较彻底的贯彻。
二、民国时期青海的回族教育
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此一时期,青海的回族教育非常落后,可谓是一片空白。1912年,甘边宁海镇镇守使马麟私人捐款,设立东关同仁小学一所,邵鸿恩任校长,学生100多名。其后马步芳又在化隆县甘都镇捐资开办第二所同仁小学。[1]这两所小学的创办者都是回族人,但并无证据表明它们是专门的回族学校。
2、北洋政府时期
这一时期,青海的回族教育开始起步。1921年,马麟采纳邵鸿恩、回族教员田生芳的建议,筹设回教促进会,后经甘肃省教育厅批准于1922年成立。该会最初在西宁道属7县各筹办“清真小学”1处,学生不分畛域和民族,愿入学者俱收,休假日移于星期五(主麻日)。学校暂设在各地清真寺内,阿訇率学生礼拜,并听“阿尔兹”(阿訇劝谕),从此西宁道属7县始办回族小学。[2]这是青海回族教育的开端。
3、国民政府时期
这一时期,青海的回族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1929年,青海省回族教育促进会在东关清真寺左侧设立女子初小1处,这标志着回族女童教育的开始。[3]
此一时期青海回族的发展,与政府对它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政府对其比较重视的表现如下:(1)允许青海学生免试进入高等学府深造。1931年,青海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生韩璋申请免试进入清华大学进一步深造,此事并无前例,但教育部认为“青省地处边陲,文化落后”,为了支持当地教育文化的发展,便批准了这一请求。[4](2)从经费、专业等方面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回族教育。1931年,西北回民公会委员王三奎向蒙藏会建议培植回族教育办法四则:(一)补助西北清真学校,并咨各省府,倡助设立清真学校;(二)蒙藏学校酌加西北回教学生;(三)请于京平蒙藏校内增设回文师范班,毕业后分发西北;(四)请援《奖励蒙藏学生办法》准西北回族学生入国立各校肄业。[5](3)降低青海回族学生进入高中以上学校的门槛。1934年,青海省党务特派员办事处函转青海省回教教育促进会建议,按照《蒙藏留学生办法》招收回民学生以造就良好师资,教育部对此的批复是:甘宁青回民学生,升入高中以上之学校得适用之,但须具有合格之毕业证书。[6]
此一时期,回民对自身的教育也比较重视。1934年,有记者到青海互助、大通、亹源(今门源)三县考察了回民教育状况,发现“本人所至各处,回民均对教育一事,已感觉兴趣,与初办理学校时柄凿不入之情形已大不相同,且多自愿使其子女入学。”[7]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同样是在1934年,青海省教育厅调查了本省的回族教育,认为自回教促进会成立后,回民“学校数量之增加,誠有一日千里之势”,但也存在诸如教育质量欠缺、经费困难和师资薄弱等问题,并附有《青海省回族小学教育现状表》。[8]
针对问题,青海的回族人民积极想办法来予以解决。比如针对循化县回民教育经费困难的问题,青海省回进会派专员到该县筹办小学十九处,并提供了大量的经费。[9]
三、民国时期青海回族教育的特点
1、阶段特点
1922年,青海回族教育促进会成立,这是青海回族教育的转折点。在这之前,青海的回族教育是很落后的,表现如下:学校大多由私人捐资主持开办;回民对教育事业没有兴趣,且不愿送自己的子女入学;等等。而在这之后,情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学校的开办不再依赖私人的慈善之举,而是基本上都是由回族教育促进会来主持;1929年,青海省创办了1所女子初小,这是青海省乃至全国回族女子教育的开端;省内回民开始慢慢认识到教育的重要,并开始自愿送其子女入学;学校数量急剧增加且稳步发展。
2、经费特点
在1922年青海回族教育促进会成立之前,青海回族教育所需的经费基本上都是由富有的个人承担;在此之后,经费的来源多样化且趋于稳定,既有省教育厅的拨款,又有省回族教育促进会及各市县分会的支援,但更多的则是学校所在地的民众分摊。
3、分布特点
无论是在1922年青海回族教育促进会成立之前,还是在这之后,各回族学校都大多分布在经济状况良好、政治地位重要的地区,从1934年青海省教育厅公布的《青海省回族小学教育现状表》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一点:在1934年,省会西宁共有38所小学,大通、循化、化隆等经济状况比较好的地方也都有10所以上的小学,而湟源、乐都、共和、同仁等四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居然都只有1所小学。
【参考文献】
[1][2][3]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青海省志·教育志[M].合肥市:黄山书社,1996.39.
[4] 教育部.优待青海学生之部令[N].申报,1931-3-13.
[5] 王三奎.培植回族教育办法[N].申报,1931-8-28.
[6] 石青阳.公函教育部(蒙字第482号)[J].蒙藏月报,1934.3.56.
[7] 佚名.青海回民教育现状,回民已感觉教育需要[J].人道月刊,1934.5.12.
[8] 青海省教育厅.青海民族教育[J].新亚细亚,1934.3.23.
[9] 佚名.青海省回进会发展循化回民教育,派员赴县筹办小学十九处[J].突崛,1935.9.34.
【作者简介】
廖欢欢(1992-)女,汉族,湖北崇阳人,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