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城市群)外交文献述评
2017-04-10高常凯刘款闻竞
高常凯?刘款?闻?竞
本文为2015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SQ151202)和2015年度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201502026)之成果
【摘 要】 本文对城市外交的概念作了界定,对研究文献作了分析,探讨了中国开展城市(城市群)外交的意义。认为,城市(城市群)外交会推进国家外交的发展,城市(城市群)外交也为地方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关键词】 城市外交;城市群;公共外交;意义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出现真正意义的城市(城市群)外交,学术界逐步开始研究中国的城市(城市群)外交。对城市(城市群)外交的定义也随之出现很多。
一、名词界定
祝鸣在《中外城市外事的历史,发展及其展望》中将城市外事和城市(城市群)外交等同。提出地方外事的行为主体包括各类地方政府。[1]于宏源与周亦奇一起合作的《城市对外交往活力指数的初步构建》中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于城市的定义进行了界定。提出广义的城市(城市群)外交就是类似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往。狭义的是指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参与到国家政治经济和全球的事务之中。[2]杨毅在《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城市(城市群)外交》中对城市(城市群)外交概念加以丰富,提出城市(城市群)外交是国家外交的组成部分,促进城市发展,在經贸、科技、文化、教育、环保、人才等方面开展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3]本文在参考其他定义的基础上,将其定义为:城市(城市群)外交是一种在国家外交的框架下,通过和其他国城市的交往,促进城市的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一种对外交往方式。
二、文献分析
中国学界在城市(城市群)外交领域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从2012年到2016年5年间论文主题是城市(城市群)外交的一共有36篇,其中核心期刊有10篇,非核心期刊有26篇。硕博论文一共125篇。主题为城市(城市群)外交的会议有25个。报纸报道城市(城市群)外交15回。在5年间关于城市(城市群)外交的研究出现大的突破。宇宏源和周亦奇共同在《国际观察》中发表《城市对外交往活力指数的初步构建》文章,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中国城市(城市群)外交的状况和问题。杨毅在《国际视野》中发表《全球视野下中国的城市(城市群)外交》,从全球化角度去探究中国的城市(城市群)外交。刘宝春在《公共外交季刊》中发表《拓展城市多边交往 推进城市国际化发展——广州城市(城市群)外交的实践与思考》,从一个城市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城市群)外交有关问题。2014年,韩方明出版《城市(城市群)外交:中国实践与外国经验》,杨勇以广州为角度出版《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城市(城市群)外交—以广州为例》。2016年,李小林出版《环境外交与城市创新》,李小林与李新玉合作出版《城市(城市群)外交》。
对于城市(城市群)外交的研究活跃,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中央积极为地方开展城市(城市群)外交搭建平台。2015年两会上正式提出“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为中国的城市(城市群)外交开辟了新的思路。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2014年5月在上海召开亚信峰会,11月在北京召开APEC峰会都强有力的推进了中国城市(城市群)外交的发展。
其次,以地方为研究对象的论文逐步出现。2014年5月,原茵发表《地方外交兴起的动因分析——以河南为例》,针对河南省的情况进行分析。2013年10月汤丽霞发表《国家化发展与城市(城市群)外交》,论文以深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的城市(城市群)外交。2016年1月11日,杭州公共外交国际交流中心投入使用,为杭州的城市(城市群)外交注入了新的血液。将有力的推动杭州的城市(城市群)外交发展。
第三,高校的城市(城市群)外交研究中心成立。关于城市(城市群)外交的会议,论坛不断召开。2016年1月9号到10号,武汉大学成功举办中国经济外交年会。2012年8月18日到19日。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在河北张家口成功举办。
但是,对城市(城市群)外交研究主要是定性分析,研究方法单一。在这里值得提的是2015年出现了定量分析中国的城市(城市群)外交,为中国城市(城市群)外交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三、中国开展城市(城市群)外交的意义
第一,城市(城市群)外交会推进国家外交的发展。城市(城市群)外交使得城市逐渐突破了原有的发展空间,使得地方的治理系统和战略发生变化。城市(城市群)外交在与总体外交相配合下,不仅推动了国家外交的发展,也为一些无法通过国家外交解决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汤丽霞指出:城市(城市群)外交作为一种半官方外交发挥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配合总体外交,参与全球的治理,促进地方的发展。杨毅指出:在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地方城市的作用,推动中国城市(城市群)外交的发展,通过中国各地方城市展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风貌,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孙莹指出:次国家政府能够为国家的传统外交提供微观层面的贯彻,实践与支撑,以主权国家在国家关系中可以作为一国对外关系的有效主体,同时亦担任着先锋或者弥补者的角色在国家间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城市(城市群)外交为地方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央权利的逐步下放,地方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的现象。与此同时,中国城市(城市群)外交的发展也为地方经济大发展提供了新的血液。宇宏源和周亦奇在合作的论文中指出:发展不仅仅是改善城市面貌和提高经济水平的核心推动力,更应该体现在城市居民的思维方式和城市的发展程度,因此城市的发展水平与城市对外交往活动密切相关。查雯指出:通过与东南亚开展城市(城市群)外交,可以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通过引进东南亚先进技术和学习城市建设经验,可以为当前解决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问题提供思路和方向。查雯还认为:对于中国和地方政府而言,在东南亚开展城市(城市群)外交,还将带来宝贵的投资机会。杨毅认为:城市(城市群)外交作为国家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参与全球问题的讨论。友好城市关系的建立,为彼此间科、教、文、卫、体等多方面的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促进了双方生产要素在双方之间的流动。最终促进双方经济社会繁荣和持久的发展。
21世纪,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城市(城市群)外交对任何国家来说都已经无法不参与其中。中国需要以开放的态度开展城市(城市群)外交。随着中央的权利逐步下放,以及中国城市(城市群)外交不断的完善,城市(城市群)外交将出现燎原之势。
【参考文献】
[1] 祝鸣.中外城市外事的历史、发展及其展望[J].中国名城,2013.02.60-61.
[2] 于宏源,周亦奇.城市对外交往活力指数的初步构建[J].国际观察,2015.05.121.
[3] 杨毅.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城市(城市群)外交[J].理论视野,2015.08.73.
【作者简介】
高常凯(1993-),男,河北保定人,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在校学生,研究方向:国际关系.
刘 款(1995-),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在校学生,研究方向:经济统计学.
闻 竞(1982-),男,湖北武汉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