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融合背景下体育与旅游互动发展的研究

2017-04-10李寅光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互动发展产业融合旅游

李寅光

摘 要:体育业与旅游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在产业融合背景下,对体育与旅游互动发展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产业融合背景下体育业与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并对体育与旅游互动发展的特征及其创新模式进行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产业融合;体育;旅游;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7-0161-03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参与旅游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在产业融合背景下,体育业与旅游业作为两个关联性较强的产业,在市场需求及资源共享等方面高度耦合,加强体育与旅游的互动发展,促进体育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有效推进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是产业融合背景下亟须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产业融合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体育和旅游产业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追求身心以及精神上满足的人也逐渐增多。选择旅游的消费者,在旅游观光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精神上的享受;选择体育运动的消费者;能够在运动的过程中获得身心的愉悦。因此,人们将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相结合,产生了全新的市场领域——体育旅游行业[1]。当前,在产业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旅游行业和体育行业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各地区的旅游行业和体育行业,都是该地区的发展资源,其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和公共产业服务平台等资源都有助于旅游行业和体育行業的发展。

第一,体育产业发展的近况。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行,我国开始提倡全民健身运动,使得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大幅增长,我国的体育产业也迈入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根据对人们进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调查结果表明,由于这几年体育产业对国内人民的影响,使得我国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快速提升,数据截至2015年1月1日之前,我国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在总人口数中占33.9%,已超过我国原计划中28%的目标。尽管如此,对我国发展全民健身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与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平均比例为2/5的发达国家来说还有待提高[2]。这几年我国加大力度的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就是为了鼓励全民健身运动,让我国体育行业能够持续并且稳定的发展。在2014年开始之前,我国已经拥有了169.46万个体育场地,并且体育场馆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相关的体育设施已基本完善。

第二,旅游产业发展的近况。当前,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结合产业融合,我国多样化的旅游资源逐渐被挖掘出来,既提升了我国旅游产业的价值,又促进了我国旅游产业的结构改革,为旅游产业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在过去,我国发展旅游产业主要是通过各个地区的旅游公司来进行,没有相应的服务标准,且旅游项目单一,造成了旅游产业在当时的发展十分缓慢。而当前产业融合的发展环境下,我国的旅游产业有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不但有了人性化的服务,还运用了网络技术来对更多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让现代游客更加享受旅游所带来的精神满足[3]。

二、体育产业结合旅游产业发展的特点

当前我国的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正处于稳步发展的状态,在国家积极的倡导下,体育产业结合旅游产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首先,许多旅游机构都开始以体育产品为主的经营模式。根据调查数据表明,2014年我国就有上万家机构主打体育旅游项目,总营业收入已过百亿元,达到盈利为1/5的目标,单独在浙江地区的就有两千多家这类机构,开拓了当地的就业市场。其次,体育产业结合旅游产业在前面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哈尔滨的滑雪旅游,整个哈尔滨市拥有了将近60个滑雪运动场,黄金周为每年冬季下雪期间,来滑雪的游客就有30多万人次,滑雪旅游带来的收入约为全市旅游收入的60%。从北京奥运会的开展到现在,游泳馆“水立方”和体育馆“鸟巢”的经济收益都在持续增长,游客数量和体育旅游经营收入迅速升高,来自国外的游客数量也在成倍增涨,既推动了当地的经济效益,也提升了我国城市在世界上的形象。再次,由于这几年来我国体育产业结合旅游产业的发展,使得体育旅游产品的呈现多元化发展模式,一些地区的旅游景点也陆续参与到体育类旅游产品当中,并且在此基础上完善自身的旅游产品机制,促进旅游景点的行业发展。每个地区都在一直不断地摸索属于自己独具特色的体育旅游产业[4]。比方说,沿海城市可以利用海洋资源的优势举办水上竞技旅游区,北部严寒地区可利用当地的冰雪资源举行的滑雪运动景点,还有位于西南地区的城市可以举办户外运动竞赛和民族民俗运动景点等等。在当前产业融合的背景下,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已经势不可当,两者合并而形成的兼具两者双重特色的新型体育旅游产业,已经成为现代人们最受欢迎的度假休闲方式。

第一,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关性。以客观的角度来看,我国的产业之间的界线模糊化和相互交叉渗入,使得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更有利于两个产业的融合与发展。旅游产业可以为其他产业提供更多的有利资源,也就是把一些旅游资源特色充分利用并带动当地其他行业的发展。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按照国外体育调查数据分析表明,体育产业位于经济发展相关度较强产业部门中的前面,并且和旅游产业具有非常强的相关性。从整体来看,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联系,两者都具备了锻炼身体、休闲放松、娱乐游戏、社会交际还有修身养性等共同点,这些共同点也是两个产业在融合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5]。

第二,体育产业结合旅游产业发展的市场供需。我国的现代化经济发展以来,体育产业结合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大好,特别是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对体育行业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既要具备休闲娱乐和参与功能,又要有冒险趣味的特点,由此也让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产生结合的必要趋势,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愿望。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体育产业结合旅游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比如属于地方特色的民族民俗体育项目以及现代化特色的体育场馆与体育竞技等,旅游产业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呈现等。地区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让两个产业的相互发展有共同的基础,更是提供产业之间相互结合发展的有效途径[6]。充分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才能挖掘出新的行业服务与产品,完善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资源配置,利用活动合作、创新合作等方式,促进体育产业结合旅游产业的发展,建立两个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化的健康发展道路。

三、体育产业结合旅游发展新型模式

根据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市场供需,还有当前的现代化科技与发展趋势等结合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时代特点都已具备,体育产业结合旅游的发展已经是当前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在市场资源供应、产品供应与资源结合的特点下,也表现出三种不同的产业结合发展模式。

(一)渗透式结合发展模式

以我国产业融合为背景情况下,体育产业与旅游的之间的渗透使两者结合发展的方式有着两个方面发展的方向,也就是两者之间有着相互渗透的特点,既丰富了两个产业各自的内容,也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在目前两个产业各自的发展来看,两者之间的结合发展并未对传统的产业发展带来变化,也未出现新型的产业状态。

体育产业向旅游产业的结合渗透,通常利用两者的资源联合包装,把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民俗体育产品与服务重新结合包装成具有现代化气息的产品与服务。比如说大型体育竞赛的推广,当地主办方会利用多种体育竞赛将当地特色旅游信息附加上去,并且利用旅游黄金期大力地推广当地的体育竞赛,建立专门的体育旅游景区,设计整个体育旅游产品系列。在消费者看来,利用日常的健身项目进行新的设计、挖掘与运作,可以极大地满足人们在旅游和运动健身时享受娱乐生活的心理,因此也使得部分同类型的体育旅游产品受到消费者的热捧。

旅游产业向体育产业的结合渗透,通常也是利用体育元素运用在旅游产品当中进行宣传。在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下,旅游产业有了长远的发展前景,同众多有关的产业展现了强势渗透性的发展特点。利用充足的地区旅游资源,有利于旅游产业渗透至体育产业当中。利用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与相应的体育活动相结合,在景区内举行攀岩、自行车竞赛和长跑比赛等,也是旅游经济的收益之一[7]。除此之外,在富含人文文化气息的景区中,以独特的民族、民俗和民风融入体育元素,添加到旅游景点当中,展现旅游产品的文化特点和个性;把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民族体育活动融入在旅游产品中,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当地景区旅游。如南方的“舞龙舞狮”、北方的“踩高跷”、内蒙古的赛马等民间体育运动,均能很好地表现出娱乐趣味与文化气息,不仅能够很好地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也能充分利用娱乐资源。

(二)重组结合发展模式

在密切相关的产业中,很多时候会产生出重组结合发展的模式,利用产品与服务之间的结合,产生新的产业链,促进两个产业之间的相互发展。就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来看,在别具特色的旅游产业与参见的健身运动体育产业相结合的情况下,通常会以重组结合的模式使体育旅游产业展现出新的特色。在实际的市场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是通过下列三种重组的模式而开展的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一是以会展方式开展体育旅游活动,利用新型技术相融合,创造富有地区特色的体育旅游活动。比如体育旅游博览,就是通过声光电相结合的技术让游客仿佛置身于真实情境当中,体验体育和旅游相结合的乐趣。二是利用节庆的方式推广体育旅游活动,包括现代节庆和传统节庆,现代节庆比较趋向于现代化的体育活动与文化传播活动,传统节庆则是通过当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活动来举办,类似于蒙古的那达慕、太极文化节等传统体育旅游节庆活动。又比如丰台的科技体育旅游节就是利用现代化的节庆举行体育旅游活动,特别受到青少年的欢迎。三是举行个性化的体育旅游活动,利用别具一格的体育活动,创造个性化的旅游模式,如沿海城市打造的大型水上运动以及东北城市在冬季举办的滑雪运动和冰雕比赛等,都可以开创出有效的经济效益,使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在重组结合的发展中,产生新型的体育旅游产业链[8]。在体育旅游重组结合的发展模式中,当地政府和企业应当相互配合推广,采用多种营销方式相结合,使体育旅游产业在我国产业融合的背景下,保持新型态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延伸结合发展模式

许多产业之间都会有一些延伸性与互补性,这对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之间的边缘融合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产业进行更有力的核心竞争,开创出大量的依附功能,建立起融合型的新产业链。由于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都具有很强的延伸性和互补性,因此能够产生出许多新产业链,与两者相互结合发展。

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创意和创新,挖掘新的体育旅游相关产业,可以促进产业的升级转型,使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更有利于两者结合发展。比如河南举行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少林功夫和禅宗文化相结合,再添加现代科学技术,带动一系列的相关产品,产生具有一定影响的产业经济效益,甚至声名海外。当前,受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以体育旅游为主题景点开始转变为产业发展的主体趋势。利用体育名人或地方特点作为宣传中心点,建立起主题文化的体育旅游景区,让消费者的娱乐方式生活有更多的选择。比如青岛体育文化主题酒店与北京的维京瑞典餐厅,就可引起众多的体育旅游消费者的青睐。此外,还有户外旅游制造产业和体育博彩旅游产业,甚至一些含有体育旅游特色的商品产业等,通过体育产业与旅游的延伸结合发展模式的带动,这些产业都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多媒体网络传播技术的发达,使得体育产业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有效促进了体育博彩行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相互发展。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使得由奥运会伴生出大量的商品和纪念品,彻底地发挥了创造体育旅游产品特色的价值,为两者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模板。

四、体育结合旅游产业发展的方法

体育结合旅游產业是一种创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尤其是在我国鼓励产业融合发展的情况下,更是展现出了良好发展态势。但在结合创新与协同发展时,存在部分关于能力、动力的不足,还要通过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来促进体育产业结合旅游产业的发展[9]。

在体育和旅游机构方面,还应加强管理创新,改革创新,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了解,明确产业发展的目标,建立新型的产业发展和管理经营,促进产业的结合发展。此外,企业还应挑选优秀的人才和基层管理人员,把握好市场动向,走改革创新的产业稳定发展道路,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可以让体育与旅游企业更好地转变为现代化的新型企业模式,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

在产业集群方面,还要有专业的协会引导,发掘更广阔的服务领域,建立行业之间的合作制度,培养出优秀的跨产业经营模式。利用专业协会和相关组织,培养体育旅游产业新的服务领域。此外,利用行业结合、充分利用资源的方法,也适合产业在新常态下的发展[10]。

在政府管理方面,应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化下,做好开放市场的准备,鼓励企业进行产业结合,利用好当地的经济资源,实施有效政策来扶持企业对体育产业结合旅游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可以利用产业集群的中介服务与信息交流服务,建立起现代化的市场交流平台,为两个产业的结合发展提供合适的环境。同时,政府也应做好监管工作,完善相应的管理监督制度,履行监管职责促进行业的科学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产业融合已经是当今全球性的普遍经济现象,促进体育产业结合旅游产业,完善体育旅游产业的组合,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旅游公司与体育机构应主动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建立完善的产业联合制度,强化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能力,开拓体育旅游产业的未来市场,保障体育旅游产业能够长期进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寿平,岑家峰,莫拓.南宁市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6,(4):56-57.

[2] 方家彪.产业融合背景下体育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探析[J].西部皮革,2016,(10):115-116.

[3] 卢长宝,郭晓芳,王传声.价值共创视角下的体育旅游创新研究[J].体育科学,2015,(6):25-31.

[4] 邢中有.产业融合视角下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8):3-9.

[5] 杨明,王新平,王龙飞.中国体育旅游产业集群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37-43.

[6] 王辉.体育旅游产业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J].体育与科学,2010,(4):68-73.

[7] 韩国栋,罗百花.浅析体育旅游文化的内涵及系统构建[J].时代教育,2016,(19):172.

[8] 江伟,曲进.“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滨海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6):61-65.

[9] 杨强.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發展的内在机理与外在动力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11):20-26.

[10] 詹新寰,孙忠利,王先亮.产业融合机制下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6):1-4.

[责任编辑 史丽丽]

猜你喜欢

互动发展产业融合旅游
旅游
商贸流通业与产业集群的协调发展机制探析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文化创意与街区营造的互动发展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旅游经济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