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哥华唐人街见闻

2017-04-09撰文

防灾博览 2017年4期
关键词:唐人街温哥华华人

撰文/

温哥华印象

1978年,我第一次来到温哥华就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东北部有纵贯北美大陆的落基山脉作屏障,终年气候温和、湿润,环境宜人,温哥华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是加拿大著名的旅游胜地。温哥华市是加拿大的第三大城市,也是加拿大西部的最大城市,整个大温哥区的人口有230多万,而华人的数量在41万左右,占到人口比例的18%。温哥华还是加拿大西海岸最大的港口,被誉为天然不冻港。南面受太平洋季风和赤道暖流影响,东面有纵贯北美大陆的落基山作屏障,港外有绵延40多千米,高大宽厚的温哥华岛,如同巨大的屏障,把大洋上暴风狂浪、太平洋上的低气压风暴和高压冷锋拒之于百里之外。纵然加拿大各地还是冰冻三尺,积雪成山,但这里却是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如春。当加拿大许多地区还处在风雪弥漫的严冬季节,这里及其附近岛屿却已鸟语花香,春意盎然了。

新年时唐人街的喜庆气氛

1978年1月末,我跟船离开大连前往温哥华运输小麦,正是太平洋的季风季节,船只在狂风巨浪中艰难地行驶了20多天,终于驶进温哥华的外港英吉利湾。举目远眺,群山白雪皑皑,宛如茫茫云海。一个小时前,我们在海上还躲在室内靠空调取暖,现在室内温度明显升高,再看远处的半山腰下,已是郁郁葱葱,遍山松柏间夹着几株枫树和一些我们不知名的树木,好一派春色风光。等穿过第一狭口472 米的狮门大桥进入内港区——伯拉特湾,又是一番景象,岸边遍地花草,碧绿轻柔,紫叶红花,一片春意盎然。一个刚刚起来赶到驾驶台值班的水手不适时宜地还穿着防寒服,引起同行的一阵大笑。说来你也许不信,时值二月中旬,温哥华的纬度与我国黑龙江省爱辉县相等,但我国黑龙江还是皑皑北国,这里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春了。

温哥华港与世界许多著名港口一样,也是从一个渔村发展成世界著名港口的。温哥华原是一片荒野,只有一些土著居民过着原始的渔猎生活。19世纪中叶,加拿大资本主义开始发展,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发现了许多矿产资源,为了适应世界市场的需要,并立名为“格兰维尔”村落,这是温哥华的原名。从1862年起,一些欧洲移民在海湾沿岸定居, 成为渔业和锯木业兴盛的小镇。1886年5月3 日为纪念最早来到这里探险的温哥华船长的航海功绩,把“格兰维尔”改名为温哥华。1886年铁路通车,大批移民蜂拥西进,外国移民也急剧增加,大片开垦土地,开采矿产资源。从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就成了温哥华的腹地,大量物资向温哥华汇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温哥华港口的发展和扩大。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这使原西部地区经东部港口转运到欧洲的货物,由温哥华直接运往欧洲,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更使温哥华与世界各国直接进行贸易往来,发展成为今日的著名国际港口。

温哥华港口

在唐人街入口处有一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一座中式牌坊“千禧门”

温哥华市区有南北之分,建在1338米高山坡下的城区称北温哥华,是一个坐北朝南的美丽山城。城内白绿橙红的楼舍,顺山势层层叠叠,井然有序。宽广的街路,纵横上下,尤其到夜晚,灯火交融,如带如流。一座颇高的山城,街道如此宽阔整齐,布局合理,实属罕见。南温哥华在山相对应的半岛上,地势较平整,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是金融商业的中心。到居民区一看又是一番天地,也许是加拿大地广人稀,住宅区大多是一、二层木质结构 的小楼,地下有一层地库。宅前是修剪整齐的草坪,其间种有各种花木,色彩斑斓,加上市区林木草地公园及绿茵广场处处皆是,整个温哥华犹如一座大公园。

值得一提的是,1938年1月8日,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就是从温哥华启程,登上“亚洲皇后号”轮船,取道香港,来到中国抗日前线的。

温哥华唐人街:北美第二大唐人街

中国人去加拿大温哥华,没有不到唐人街的,唐人街是温哥华的主要旅游景点。大温哥华地区有近40万华人,唐人街约有5万华人聚居于此。

1978年跟船到温哥华,那是我第一次去唐人街,因为那时手中没照相机,没有留下一张照片,而且第一次去,事先一点印象也没有,也不知道哪是哪,只是跟着老船员瞎逛。直到30多年后我跟团去温哥华,由于有导游介绍,才对唐人街走马观花有了近一步了解。

温哥华的唐人街是北美洲继旧金山唐人街后面积最大的唐人街,它不像别的城市说街就是一条街,温哥华的唐人街是以哥雅街、喜事定街、卡罗街与奇化街所围出的一块区域,缅因街贯穿其间,形成一条购物干道,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缅因街、片打街和奇化街上。不论是街道两侧的建筑风格,亲切的中文牌匾,还是同一样肤色的人,及经营的商品货物、饭馆茶楼,都好似在国内的感觉。

唐人街的中国园林

在唐人街入口处有一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一座中式牌坊“千禧门”。门楣背面的牌匾上书“继往开来”四个大字,进入这个牌坊,就进入唐人街了。步入唐人街后南边是中山公园,前面有一座石头牌楼,名曰“中华门”。穿过“中华门”之后是一处庭院,内置一座孙中山先生的雕像,雕像背后就是小巧玲玲的中山公园。

古色古香的中山公园是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的一部分,是中国以外地方惟一的古典式中国花园,位于Pender大街与Carrall大街交叉点的唐人街入口附近,与中华文化中心毗邻。公园建筑规划长达6年,建于1985年3月,由我国苏州52位专家与加拿大建筑师合作承建,1986年4月26日正式开园。

中山公园的整个布局和建筑均仿照我国明代苏州庭园的艺术风格,全部建造材料无论是一砖一瓦都由中国运到,包括琉璃瓦、木制工艺品、花格窗、假山石,甚至铺路用的鹅卵石等。并按中国的传统方法建造。这座公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所在,苏州庭园、小桥流水、湖边垂柳等等。园内宁静可爱,风景优美,是欣赏中国传统园林风光的好地方。也给当地华人华侨建了一块休闲的清净园林。整座中山公园,处处洋溢着旅居加拿大华人的强烈怀乡之情,从每一处山水、林桥、路廊折射出来,每当夏日夜晚,公园里常有中国民乐演奏会,悠扬的中国民族音乐,在水色山光的映衬下,将人们引向遥元的过去,带向大洋彼岸,让人如醉如痴。

建造中山公园需资金500多万加元,除加拿大政府拨款150万加元外,各界组织了大规模的募捐活动,华人华侨自不必说,许多非华裔加拿大人也踊跃捐款,并积极参加义务劳动。我国政府也捐赠了大量物质。公园入口处的红门,是1986年万国博览会上中国馆使用的门,后由温哥华市赠送至此。

当年,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宣传辛亥革命,1993年,孙中山先生的铜像被隆重地矗立在公园门口。铜像连同青黑色的花岗石基座,高约3米,是我国著名雕塑家曾竹韶教授的作品,由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赠送。

左图|穿过“中华门”之后是一处庭院,内置一座孙中山先生的雕像,雕像背后就是中国园林风格的中山公园

上图|中山公园旁边的中华文化中心,前面的纪念碑是纪念那些为加拿大捐躯的华人先辈

当地华人谈经商之道

唐人街最明显的标志就是那些眼花缭乱的牌匾都是用中文书写的,尤其是中文方框字更让海外游子一见顿生亲切之感。可见骨子里流淌着华人热血的炎黄子孙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他们不论是几代华人,都还会说家乡话,特别是广东话是这里通用的语言,年轻一代及上个世纪后期的移民都会说华语普通话。

唐人街老式的中华建筑

我们遇到一家开杂货店的徐姓老板,就是广东人,他用带有广东腔的普通话告诉我们,唐人街的华人来自祖国大陆沿海各省居多,也有近几年来从港澳台来此发展的。徐老板还向我介绍这里出售的商品、食品也大多带有中国特色。这里有很多风俗习惯,特别是过年过节,及所有的庆祝活动都还保留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特点。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成立于1974年,其宗旨和目的是:建立及促进华侨社会与各族人民之间的友谊及相互了解;沟通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通过展览、广播、演讲会或其他途径向加国人民宣扬中华文化艺术;与其他当地团体合作,赞助或主办国际性的文化艺术活动等。同时,也是温哥华华人社团及华裔青少年学习、娱乐集会的综合性场所。中华文化中心就坐落在唐人街上,其建筑风格独具民族特色。耸立在文化行政大楼前的“中华门”牌楼是温哥华的一个著名景点,许多游人都在此合影留念。我们正说着话,见有三位与我们长像一模一样的年轻人走来,上前一搭话,得知他们是留学生,我们问他们经常来唐人街吗?他们说没事就来遛达遛达,一是都是龙的传人,有种亲切感;二是买个生活必需品钱多少无所谓,主要心里平衡。这让我想起中国商家有一句俗语“货卖熟人脸”,商家也叫“回头客”,土语也叫“主东”,所以徐姓老板说“在这里不论你干什么,都得以诚招揽顾客,奸商最终是没有市场的。”

唐人街里的中国制造

这里的服装鞋帽、生活用品、建筑材料、蔬菜海鲜,与我们国家的集贸市场也差不了多少,不但服装鞋帽、钟表玩具有“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字样,那些古玩字画也有汉字的,远渡重洋的中国茶叶,油盐酱醋老抽王十三香等生活调味品等应有尽有。

唐人街里没有大型的百货商场和超市,所谓百货店实际上就是杂货铺。唐人街也有不少贩卖中国土特产的商店,中国人常吃的蔬菜、水果应有尽有,比如北方人的大白菜、大葱,南方人的油菜、菜心、芥兰、豆苗、小葱,以及豆芽、冬瓜、豆腐等等。南北货、中药材对中国人来说可是必不可少,只要有中国人就一定能够见到这些东西。中文书店里两岸三地的出版物都可以买到。唐人街的另一个特色必然是离不开中式餐饮,中国南北小吃风味餐馆都有。

漫步在温哥华的唐人街,放眼望去,一排排的商铺、杂货店、参茸海味干货店、肉店、糕点店……还有不少的港式茶楼,有早茶、午茶,还有晚茶,服务员推着小车,送来叉烧包、荷叶糯米鸡、肠粉、甜点等各式点心,客人可以自由挑选,也可以几人分食。餐厅及多种不同风味的小吃,品种很多,许多老华侨喜欢来这里来消磨他们的时光,每位几个加元就可以饱餐一顿。

唐人街的华人社团

上溯到100多年前,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背井离乡,漂洋过海来到加拿大西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谋生,他们开荒种地,伐木造船,洗沙淘金,修筑铁路,为当地的建设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唐人街也是从这些华人及其子孙们的定居点发展而成的。温哥华的华人中,以四邑人最多,其中台山人占了近一半,主要定居于列治文及本那比等卫星城镇等处。居住在此的华裔祖先是最先到美国加利福利亚,然后再到加拿大,之后由于加拿大太平洋铁路(Canadian Pacific)的建设,使得更多的华人定居于此。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温哥华又有一次中国移民潮,这次主要是来自香港的投资移民。不论是过去的温哥华华人还是香港投资去的华人,他们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中国文化已影响到了温哥华的方方面面,所以人们称唐人街为中国城。

据说温哥华华侨社团组织有120多个,其中包括姓氏、宗亲、文化政治、社会慈善等。虽然华人受西方教育影响很深,但他们的风俗习惯依然带着母文化特色。漫步唐人街,随处可见华人团体的招牌。“中國洪門民治黨”的团体年代久远,大约起源于明末清初,对外称“天地会”,对内称“洪门”,是致力于反清事业的民间秘密团体之一,曾经襄助孙中山推翻满清王朝,也是青帮、三合会等帮会的鼻祖,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反动会道门之一被政府取缔。不过,在温哥华“洪门”可以自由活动,是合法的华人社团,不算反动会道门。“陈颖川总堂”,据说创建于1925年,凡旅居温哥华的陈姓华人均可加入,宗旨是:“遵守先辈遗训、团结宗亲、发扬孝道”。每年举行社庆和春宴,参加华人社区的活动,还设有一个奖学金。“中华会馆”也是一个很有历史的华人社团,似乎霍元甲、李小龙当年曾经经常光顾这里,召集众人研议与洋人比武的谋略。唐人街在西方人看来是一个充满东方气息的地方,如今也是温哥华的一个旅游景点。

唐人街有许多老旧建筑物,有历史感,设计、雕饰艺术气息浓,被列为保护文物,只准维修,不可拆卸。温哥华唐人街被称为华人北美百年奋斗史的活化石。那些建筑不但继承了中华民族的建筑设计风格,而且那些砖瓦石料都出自中国工匠之手,传统工艺明显可见。传承中华文明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

猜你喜欢

唐人街温哥华华人
何为“华人”?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光影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下一站,温哥华!
温哥华 自然倾城
热闹的唐人街
在温哥华坐“老年人专车”
温哥华的城市作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