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草原
——踏访乌加河地震台
2017-04-09撰文
撰文 /
如果我是鸿雁,我会张开翅膀,飞向天际,从空中俯瞰内蒙古草原上这个称为巴彦淖尔的地方。青山起伏、黄河蜿蜒、湖水碧蓝、草原无际,300多万亩葵花正在八月的艳阳下竞放……
如果我是骏马,我就奋起四蹄,迎着夕阳,从阴山山脉的东端一直向西,奔向那个被叫做乌加河的地方。一首源于乌拉特民歌的《鸿雁》深情辽阔、凄婉悠长,有谁知道,那里正是原创作者的故乡?
然而,又有谁知道,就在这里,有一个名扬中国地震界的乌加河地震台和一批坚守数十年的地震人呢?
色尔滕山麓的乌加河:想说爱你,不容易
地震频发的自然环境
始建于1972年的乌加河地震台,地处色尔滕山前断裂带,北高南低,四周乱石密布,山路崎岖不平,是个寸草不生的荒坡石滩。
色尔滕山前断裂与狼山山前断裂一起控制着河套断陷带的西北边界,是河套断陷带一条非常重要的边界活动断裂,历史上曾发生过数次6级以上的中强地震。显然,乌加河地震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1996年5月3日包头西发生了6.4级地震。
那天上午11点左右,突然,从地底下爆发出一声低沉的巨响,紧接着,天昏地暗、地动山摇、狂风大作、房响屋颤,乌加河地震台值班室内的报警铃声骤然响起……大家立刻意识到:大地震来了!王树忠和当班工作人员马上跑到值班岗位,各司其职,紧张而有序地开始大震速报工作。一时间,省局的、市级的、以及周边群众的询问电话此起彼伏,响成一片。当时,乌加河地震台采用的还是模拟记录方式,记录仪器需要不间断地更换纸张。王树忠从容不迫,把一整套的工作程序分解压缩为:换纸5分钟(P头出现5分钟后换纸)—计算4分钟—速报4分钟。在电话线路被外界挤占的情况下,仅仅用了13分钟时间,就把此次地震的时间、空间、强度等一系列重要参数迅速上报自治区地震局,并及时报送了100多次余震序列。
乌加河地震台外景
乌加河
王树忠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十分感慨:当地震来临时,人民群众都是从家里往外跑,而我们是从外面往值班室里跑。职责所使,不能不为。
人们常说,地震预报难于天气预报。
1996年8月,乌加河台站根据形变异常较成功地预报了8月12日在宁蒙交界处发生的4.2级地震。
2001年初,工作经验丰富的李柱林根据地电自然电位出现大幅度下降,结合形变资料异常及地震活动情况,认真地分析研究,在组织台站及时进行震情会商后,填报了A类地震预报卡片,成功地预报了6月5日发生在乌前旗4.8级有感地震。预报的时、空、强三要素完全正确。
工作人员集中进行震情研判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时,台站工作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确定了地震的三要素。他们坚守岗位,昼夜分析汇总,仅在13日一天就分析地震上百个。至27日共记录汶川地震余震300多个。为了确保信息即时传输,他们还对本台所有的通信网络和信号传输线路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维护。同时,加密震情会商,及时绘制各种资料的图件,分析各前兆观测资料,并将分析结论及时上报自治区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局的相关部门。
在全区地震趋势会商会中,提交的年度地震趋势分析报告,乌加河台站多次被评为专业台站前两名。有十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华北地震》、《内蒙古地震》和《台站通讯》上。
乌加河地震台经受住了历次大震的实战考验。每次地震发生后,都以最快的形式速报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同时速报余震序列。震后总结每次地震发生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前兆异常情况和震后损失程度。为自治区地震局准确判断震后趋势提供了宝贵资料。
艰苦恶劣的生存环境
阴山山脉是中国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北界,属温带半干旱与干旱气候的过渡带。隶属阴山山脉的色尔滕山地气候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大,风天多而且持续时间长。春夏、秋冬之交,扬尘和沙尘暴天气频繁。时而风沙弥漫,飞砂走石;时而雷鸣电闪,大雨倾盆。
乌加河台的形变数据仪器安放在半山腰上的山洞里。值班人员从台站北门出发,一路都是碎石陡坡。再加上这条路段地处山口,遇到雨雪天气,风大路滑,只能侧身往上挪移。如果正面上山只能弯腰前行,否则连呼吸都困难。夏天天亮的早,问题还不大。冬天一早上山,四面黢黑一片,女同志只得带着一条狗随行壮胆了。
为保证产出资料的连续性、可靠性,必须压缩监测仪器的缺记时间。所以,只要发现仪器出现微小异常,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白天黑夜,观测人员都会立刻上山到现场处理。为了早日修复仪器,他们24小时吃住在山洞里。累了、困了在地上铺块泡沫板躺一会儿;饿了、渴了吃一块自带的馒头,喝一口凉水甚至蒸馏水。身体稍差的工作人员,往往从山洞中维修完设备后,就需要去医院治疗。
乌加河地震台周边砂石遍地,干旱荒凉。离蒙古国界80公里,距最近的县城也有30公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活枯燥,条件艰苦。乌加河地震台在经费紧张、人手有限的条件下,自力更生,依靠双手彻底改变了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建台初期,全台职工用近乎原始的简陋工具——镐、锹和小车,搬石运土、挖坑栽树。累计平整土地1.9万余平方米,修建专用沙石路近1公里,硬化院落800多平方米,栽种杨树、松树近500余株,建成200平米的塑料大棚。最初栽种的树木由于环境恶劣,成活率不足三成。经过全台职工长年的努力,台站院落基本落实了绿化,美化和硬化。昔日种下的树苗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小环境逐步改善,水分蒸发逐渐减少,才有了今天绿树成荫,果香四溢,空气清新的花园式办公场所。
八月的阳光洒在乌加河地震台的院子里,西红柿、黄瓜、玉米随吃随摘,籽瓜、葵花、苹果、李子、梨子也丰收在望。乌加河台站的职工骄傲地告诉我们,果园菜地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职工用筛子筛出来的,每一棵树都是挖石换土栽种的。如今,台站职工告别了靠咸肉酸菜度日的生活,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瓜果蔬菜了。
来之不易的监测环境
也许会有人问,地震台站一定要建在偏僻的地方吗?回答是肯定的。中国地震局的专家说,为了获得精准的数据信息,地震台站及其监测设备,建设安放得越偏越好。但凡能出好资料的台站,都是远离都市、远离喧嚣的“孤寂小岛”。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交通、厂矿、旅游开发等建设项目日益逼近基层地震台站。许多台站从建台初期相对偏僻的地理位置,变成交通便利、人口流动的频繁地段。
乌加河台也同样面临着观测环境遭受波坏,观测质量得不到保证的严峻局面。
2000年,某企业在乌加河台站检测保护区内安装了炼铁厂的大型变压器。2016年,巴彦淖尔市供电局计划在检测保护区内搭建110千伏的高压铁塔线。更有甚者,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某企业在距离仪器设备2.2公里的检测保护区内大面积采砂。一时间,机车隆隆,马达轰鸣,50吨以上的运沙车不停地穿梭往返,严重地影响了地震台的日常工作和观测质量。乌加河地震台以《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为依据,在中国地震局、自治区地震局以及新闻媒体的出面协调后,与以上当事方多次交涉沟通,有效地进行了干预和制止。维护了检测周边的环境保护,确保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乌加河当地的习俗是土葬。早在上世纪80年代,附近的老乡就开始在台站周边建坟造墓。有时老乡一次竟能拉来十几口棺材,入土掩埋。为了保护地震观测环境,乌加河台的工作人员对老乡反复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端茶倒水,就像对待亲人一样。老乡们感动地说,就冲你们这态度,我们也要把坟墓迁走。可是,最近十几年,又有一些老乡在检测保护区内陆陆续续地建造地面坟茔,台站出面多次劝说,也作不通当事人的工作。最终还是通过新闻媒体的曝光,才把这些地面坟茔彻底迁走了。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加快,地电阻率观测环境也日渐恶化。居民区漏电时有发生,对地电阻率观测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查找漏电难处极大,需要与供电系统协商,需要供电局人员配合。从各个变压器开始,逐一断电检测,判定是哪一个变压器下用电漏电,然后再查找此变压器下用电的每户居民。往往是一个变压器下有八九十户人家,都要逐一排查。供电局规定的排查时变压器断电一般安排在夜间12时之后。乌加河地震台的工作人员跟随供电局夜间排查后,第二天还要照常上班,处理数据。有时,供电局不能参与排查,地震台的工作人员就靠自己摸索出的经验排查:晚上爬到山上观察到哪处有灯光,就去哪里巡查。
2016年7月30日居民区漏电,乌加河地震台的工作人员用了10多天的时间,才找到了漏电变压器所辖区域。但由于漏电变压器下辖近百户居民。这个季节里,大部分居民白天外出劳作,排查工作只能在中午、傍晚、夜间进行。尽管找到了两处漏电地方,但观测数据依旧未能恢复正常。乌加河地震台的工作人员说,不查出准确的漏电位置、不彻底解决问题,是绝不会停止的。
色尔滕山麓的乌加河:我为你用尽洪荒之力
设备改造,边学边干
乌加河地震台由于地域和环境的局限,好多工作都需要职工亲力亲为,自己解决。
1996年春,老旧地电阻率观测设备更新,为了节省经费,台站人员全员动手,更换长达3000米的测线。
这个工程需要拆除旧线路,架设新线路,重新埋设新电杆40多根。台站里没有大型搬运设备,电杆更换只能靠肩扛人抬。如果说挖坑取土是个苦活儿,攀杆架线是个技术活儿,那么立杆埋杆就是个险活儿。每一次将长达6米、甚至10米的电杆稳稳地立进深坑,都将面临极大的风险,稍有不慎,就会杆倒伤人。台站员工从三面用绳索固定方向,在电杆底部用支架支撑着,然后将电杆慢慢地竖起来。每当此时,大家伙儿才长出了一口气。
用陈旧的脚扣爬电线杆架设线路,要勇气、更需要技术。台站唯一的线路架设专业人员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职工。记得第一天傍晚,他从杆上作业下来后,一个劲儿猛咳,蹲在地上好大一会儿才缓过劲儿来。于是,全台站职工总动员,边学边干。胆小一点的,技术掌握慢一点的爬6米高的电杆,或者在杆下做些配合工作;胆大一点的,学的快点的就上杆作业。爬到半杆,脚扣脱落有之;人随脚扣滑落到地有之;好不容易爬到杆顶,固定好安全带却发现脚扣脱落,靠安全带挂在杆顶的也大有人在。经过几天的磨练,不少人都能上杆作业了。
黄昏中的台站一角
王树忠记忆最深的是最后一根10米杆上的作业,他和那位老职工俩人上电杆、取紧线机。上去后,王树忠在上,老职工在下。为了保险,王树忠把安全带直接挂在了横杆上,然后开始作业。由于王树忠技术不熟,上身发力时,脚下松动,脚扣突然坠落。好险!幸亏他已经提前把自己挂在杆顶横杆上,身体才没有继续下滑。否则,自身坠落时会将下面的老同志一脚踏下……在场的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要知道,那可是十米高的电杆啊!
乌加河台站海拔1千多米,是多雷地区,监测设备经常遭受雷击。为抗击雷灾,他们进行了两次大的技术改造。
80年代中期,全站总动员,分别在山坡和高山顶上架设了三座消雷塔。在山顶上架设消雷塔,施工难度大,塔架、沙子、水泥都要自己运上山去。山路崎岖,有时不得不手脚并用,攀岩爬坡。大家划破了衣服,磨破了鞋底,好多人的手脚也是斑斑血迹。就这样,硬是靠大家的齐心协力,完成了搭建消雷塔的工作。
“九五”期间,为进一步减少雷电的侵害,从根本上改善供电条件和信号传输质量。他们又是自己动手,将山洞至观测室的供电和信号线进行了地埋。在坚硬的花岗岩山坡上开挖地沟,难度可想而知,这个长达一公里的石槽,是台站职工一镐一个白点,一锤一个火星,硬靠自己的双手一尺一尺地开凿出来的。几天下来,所有的镐头都被磨短了一半。他们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终于按期完工,不仅保证了施工质量,而且使项目按时投入使用。
凡是到过乌加河地震台,凡是一步一步沿着山坡走到了安放观测设备山洞的人,凡是抬头看到矗立在色尔滕山上的三座消雷塔时,都会被他们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深深地打动。
山上作业,有惊有险
1988年6月8 日中午13时左右,乌加河地震台值班室内的测震仪器突然信号中断了,当时怀疑是仪器用的干电池没有电了。李贵明和另一值班人员背上电池马上上山查看。赶到山洞口才发现,洞门的铁锁已经被撬。拉开洞门一看,线路全部被拆开,前置放大器丢失,山洞暗处还有一个黑影……
李贵明说,“那时我们年轻气盛,什么也不怕。我们走进山洞,对那个身穿黄色衣服,一手拿着1米多长的铁棒,一手拿着手电筒的年轻人大声喊话——
你是干什么的?
我进来看看。
我们的前置放大器呢?
不知道。
你怎么把我们仪器的线路全部拆了?
我对无线电技术有爱好……
我们从他的提包里搜出了前置放大器。然后,我一人留在山洞里与他周旋,另一人赶紧下山回台站叫人。山洞距离台站还有一公里的路程。在此期间盗贼拿出了身上的钱贿赂我,让我放他走,我没有同意。最终大家赶过来,把盗贼抓获,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后来经公安机关查明,此人是一个流窜作案的惯犯。曾多次盗窃农用变压器,使大批农田遭受损失。有一次,他盗窃了乌拉特中旗中海商场,在公安人员的围捕中,趁着夜色跳楼逃脱了。可他万万没有料到,这次竟然被乌加河地震台的工作人员堵在了山洞里。
经过数小时维修后,山洞里的仪器恢复了正常运行状态。1988年,乌加河地震台的测震观测资料质量在全国评比中获得第一名。
乌加河地震台工作人员集体合影
1990年8月12日14时,雷雨交加,测震山洞里的前置放大器遭受雷击,李贵明和另一值班人员冒雨上山维修。维修好仪器后,他们收拾好工具,冒雨下山。雨中的山路坡陡路滑,行走困难。突然,雷声大作,一个强大的直击雷在山洞前炸响,距他们头顶不足一米高的电线上火光四溅,连成一片,并且爆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十分渗人。他们本能地蜷伏起身躯避雷。同时,镇定心绪,观察情况。待雷击减弱,马上返回山洞里避险。此次强大的直击雷准准地打在了6根铁丝线和一根长传线上,幸亏当时有些线路的是和地连接,对起到了屏蔽保护作用。否则,李贵明一行的冒雨维修,在下山途中肯定会被雷电击中的。
后来大家才知道,那次强大的直击雷,在极短的时间内,一下子击毁了乌加河镇上许多人家的电视机。那天直击雷袭来时,在台站的同事看到值班室木头窗户上的铁制开关竟然都在冒火花。
台站人员野外架设线路
敬业爱岗,一专多能
乌加河台的地震队伍,是一支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专业地震观测预报队伍。
基层台站的工作头绪多,最大的困难就是缺少人手。台站就地挖潜,力争把所有的职工都培养成为一专多能的技术人才。他们采用多种形式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开展岗位培训、派人参加专业技术培训班、请专家来讲课、举办专题讲座。
乌加河地震台的观测队伍精干高效,每个人都学会了多种技术操作。从水电设备维修维护、仪器监测检修,到多种观测设备仪器的原理、结构和用途都了解得明明白白。比如副台长李贵明承担了地电观测、测震分析、年度地震趋势会商工作,同时兼职台站的办公室、后勤保障和财务工作。
观测质量是台站工作的生命线。观测工作顺利进行并能产出高质量的观测资料,观测人员的业务水平至关重要。乌加河台站的观测人员不仅有较强的责任感、事业心,更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工作自觉性。晚上经常能看到他们加班工作、进修学习的身影。面对枯燥繁杂的工作,他们从不漏掉一个P头,并且采取全天24小时,地毯式的搜索,反复回放CTN波形,重复进行各种仪器的仿真。有时一整天都在进行搜索、分析和编辑,利用计算机网络拓宽分析领域,参照最新地震,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对个别特殊地震事件,有时甚至要进行二三次修正,以确保其震相、到时、震级的精度,从而提高分析质量。
有些设备看似简单,实则暗藏危险。就拿日常使用的大容量电瓶说吧,每节电瓶都装有10公升的硫酸溶液。还有台站使用的UPS不间断电源,外接192V电瓶,操作中稍有不慎,就会对造成人身伤害。
有一次,乌加河台站山洞里的设备年久锈蚀,设备里的水银泄露,虽然经过打扫,依旧留有残余。外面请来的仪器鉴定人员做常数标定时,看到洞室情况,直接退出,要求再次清理洞室。台站的观测人员使用一些简易工具清除时,手上难免也会沾染上水银。外来鉴定人员告诉他们水银对身体有危害。台站的观测人员只是笑了笑。事后他们说,自己何尝不知这些基本常识呢,可这就是他们必须面对的工作呀。
安放测震仪器的山洞
基层地震台站的日常观测工作枯燥繁杂、单调严格。在90年代初,没有手机,没有拨号电话,更没有网络,所有数据都是通过短波电台报送,每天8点之前必须报出,越往后电台信号越弱,所以,每天早上是观测人员最忙碌的时候。
上山上采集形变数据的人员,更是每天清晨6点半就必须出发。几套仪器逐一采集,更换记录纸。急匆匆上山,急匆匆下山,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后,再以最快的速度报出。不管刮风下雨、雷鸣电闪,一刻都不能耽搁。山下采集地电阻率数据的工作也不轻松。按程序要求是,每天从早晨7点到夜里23点,定时观测,一次不落。
虽然说地震预报预测还未过关,但为了保证监测资料的完整可靠,他们谨小慎微,尽心尽责,规范操作,一丝不苟。就是这样每天多次琐碎重复的操作,有时竟形成了记忆困扰:驾轻就熟的监测操作,在过去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十几分钟后却完全在记忆中消失了!每当这种情形出现,监测人员只得再次上山,再次去观测室,再次检查。有时甚至检查完毕还不放心。值班人员自己笑称:这是“强迫症”发作了。
老旧的观测设备
色尔滕山麓的乌加河:我的执着你的平安
建设高标准的台站,为自己更为后人
2006年,中国地震“十五”项目启动,乌加河台开始筹建一个新型的基准地磁观测台。建设一个高标准的台站,不仅对建设环境要求苛刻,更需要台站职工艰辛的付出。选择一个供电、供水、交通、通信、观测环境达标,又符合地磁观测要求的场地极不容易。地磁观测要求远离铁磁性物质,这就要求所选环境必需远离机场、铁路、高等级公路,远离电力线路以及居民区。一年里,他们跑遍了河套大地,经过实地考察和反复测算,终于在临河附近找到一片符合要求的场地,2007年3月开始破土动工。
工作人员进行数据分析
由于地磁台站的特殊要求,所有进入场地的人员、工具、材料不能有磁性。观测室建筑材料都必须是弱磁性的,大到石块,小到螺丝都需要通过检测。观测室每完成一部分,还需做地磁梯度检测,合格后再做下一步。不合格的拆除重来。所以材料选取成为在选取合格场地后的第一要务。
新建的地磁台,建筑面积只有120平方米,但全部用石灰岩石砌筑,用量达到1200立方,这1200立方砂石全部都是乌加河地震台的观测人员用仪器逐一检测过的:大石块用仪器多方位检查,小石块放置仪器上方检测;细沙、水泥倒进塑料小盆里,盛装检测。建筑工人上班前要检测完当天施工所需的全部材料。晚上工人下班后,再检测当天砌成的石墙。合格便罢,不合格就推倒重来。这个工作量有多大,可想尔知!
入夏的蚊虫黑压压聚集在头顶,检测人员为获取可靠数据,只能任其叮咬,不敢动作。整整8个月,1200多方砂石,30多吨水泥,600多平米的墙体检测,终于画上圆满句号。
标杆团队,承前启后
乌加河地震台是一支由“转业”教师担当领路人、承上启下的技术中坚和积极进取的年轻人组成的标杆团队。
台长李柱林和副台长李贵明来台站之前都是中学数学、物理和化学的全科老师。据统计,内蒙古地震局初建时,80%的台站监测人员都是从教育部门改行过来的。深究起来,有两方面的原因:从个人角度来讲,地震台站的工作,专业性强,受外界的干扰少;从地震局的角度考虑,教师的自身素质高,自律、自学能力强,能吃苦,能安心工作。
毕竟隔行如隔山。他们从教育战线转入地震台后,不断地向老同志学习,向书本学习,参加各种专业培训,边学边干。在日常观测工作中,认真值班,认真分析震相,认真填写工作日志,从报告的编写报送到光盘的刻录保存,从不马虎。
这批教师出身的老地震人以最快的速度成长起来了,不仅成为基层台站的排头兵,并且影响、带动了地震行业的后来者。
科班出身的中年人,年富力强,踏实肯干。他们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很快地承担了台站内日常的主要监测工作。
新生代地震人,朝气蓬勃,对日常的数据处理、软件使用等工作上手快,接受能力强。通过学习和培训,新到岗的年轻人已经可以独立当班,分析处理监测数据了。
台站偏僻,环境孤寂。乌加河台站的职工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感情。工作之余,他们经常组织集体活动。春天,他们一起耕地、灌溉,洒下希望的种子;夏天,他们一起锄草、灭虫,守卫美好的家园;秋天,他们一起采摘,收获,享受幸福的果实;冬天,他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体验生活的乐趣。台长李柱林经常说:“台上的年轻人都是我的孩子”。他对职工的关心无微不至,小到职工宿舍抽水马桶的更换,大到台址搬迁工作,凡事亲力亲为。职工把台站当作温暖的大家庭,年轻人们也把李台长当作可敬的长辈,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上遇到问题,都愿意向他请教。
获奖无数,业内瞩目
正是因为一批又一批的地震人在乌加河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奉献了自己的最美好的年华,才换来了色尔滕山麓的乌加河周边、乃至内蒙古河套地区30多年来从未间断的地震监测记录,得到了一张又一张的奖状和一面又一面的锦旗。
乌加河地震台多年来在地震监测、预报、台站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观测质量方面:测震观测资料连续20多年在全国评比中名列前茅。其中1995-1999年连续5年获得第一名。此项观测成果获得中国地震局设立的“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2000-2005年,再次获得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三等奖;形变观测资料在全国倾斜潮汐台站综合评比中,共有7次获得前3名,在全区评比中连续13年获得第一名;地电观测资料曾两次进入全国评比前三名;重力观测资料于2010年获全国评比第三名,地磁观测资料GM4秒数据2011年获全国评比第三名。在2015年评比2014年的资料中,全局共有20个测项进入前3名,乌加河台包揽了7项,其中分析阿尔山无人值守台获全国评比第一名。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1995年率先被乌拉特中旗旗委命名为“文明单位”,2003年又被授予“标兵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2009年和2013年两次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中国地震局联合颁发的“优秀集体”的光荣称号;台站6次被中国地震局、15次被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评为“先进集体”;多次被乌拉特中旗旗委和乌加河镇党委评为“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
面对荣誉,乌加河地震台工作人员不骄不躁。在地域偏僻、医疗文化设施落后的寂寞边陲,他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是全体工作人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所取得的。面对荣誉,乌加河地震台工作人员也更加谨慎。他们说,对地震活动进行监测预报责任重大,是一项不容有丝毫懈怠的工作,稍有疏忽便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国家给予的荣誉,让他们更清醒地认识到肩上担子的分量。
在采访中,许多职工丝毫不掩饰对乌加河的眷恋。他们表示,自己会一直在这个台站工作下去……
30多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的乌加河地震人把根深深地扎在了这片土地里,把自己的情、自己的爱、自己的事业、自己的一生都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难怪在食堂的饭厅里,在一路颠簸的汽车上,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放开歌喉,用蒙语、汉语充满深情地高唱着那首红遍大江南北的乌拉特民歌——《鸿雁》。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请你打开音响,再欣赏一遍用中国最古老的乐器——埙演奏的《鸿雁》吧:它独特的音色幽深而婉转,神秘且高远,更会令人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