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抢抓机遇 科学谋划 吉林省防震减灾事业取得快速发展

2017-04-09采编资料提供

防灾博览 2017年4期
关键词:防震台网长春市

采编 /     资料提供 /

编者按: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中部,地理位置特殊,地震地质构造复杂,区内长白山天池火山是目前我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生代多成因复合火山,也是中国最具潜在喷发危险的活火山。通过走访长春、吉林等市县防震减灾工作,我们看到了吉林省地震工作者扎实工作、默默奉献的敬业精神。

左上 |中国地震局领导通过视频部署4.9级应急处置工作

右上 |地震现场流动观测系统

右下 |吉林省地震局陈列馆

吉林省地震局位于长春市东南部净月经济开发区内净月潭公园旁,远离喧嚣都市的地理位置虽然给大家上班带来了不便,但同时也让大家更加珍惜上班时间的分分秒秒。借助早餐时间,吉林省地震局局长孙亚强给我们介绍起吉林的省情民意。

吉林省从清顺治年间有建制以来至今363年,现辖1个副省级市、7个地级市、1个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1个长白山管委会,60个县(市、区),是我国的大粮仓和工业摇篮,在全国的位置主要体现为3个2%:面积接近1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2%;人口2700多万,约占全国2%;GDP总额近1.49万亿元,约占全国2%。

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中部,地理位置特殊,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几何中心地带,地震地质构造复杂,区内长白山天池火山是目前我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生代多成因复合火山,也是中国最具潜在喷发危险的活火山。

吉林省区域地震地质构造复杂,分布多条断裂带,地震主要分布在松原地区、长白山火山地区、珲春-汪清深源地震区以及伊通-舒兰断裂带,简称“三区一带”。吉林省历史上曾发生多次中强以上地震,最大一次为北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发生在现在位于松原地区的6级地震,史料记载死亡数千人。近年来,吉林省相继发生了2006年松原前郭5.0级、2013年松原前郭5.8级等有较大破坏的地震。

吉林省地震局始建于1972年,现有内设机构9个处室、直属5个事业单位及11个地震台站。近年来吉林省地震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中国地震局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防震减灾工作的整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全面依法正确履行职责,坚持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融合式发展,全面推进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发展任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根据吉林省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特点,这次我们采访的重点放在监测预报和震害防御两个方面。

流体观测点分布图

监测预报:完善制度、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吉林省地震局注重完善监测预报制度与体系建设,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发挥台网监测效能,实践改革创新,监测预报基础能力进一步提高。加强地震与火山监测的管理职能,2016年吉林省政府颁布实施《吉林省地震与火山监测管理办法》。紧密围绕深震区、火山区、松原震区和伊舒断裂带重点区域,强化震情跟踪工作,认真研判年度地震趋势,深入推进实施震情会商改革,搭建全省震情视频会商系统,震情会商工作延伸到市县地震工作部门和地震台站。

加强全省台网建设,进一步夯实监测预报基础。通过实施《地震监测和应急能力建设项目》、《市(州)局测震虚拟台网及区域应急指挥系统建设项目》,升级完善地震与火山监测技术系统和基础设施,全省地震监测能力得到逐步提升。发挥省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作用,市、县地震部门新增新建监测台(点),优化了全省监测台网布局,提升了区域地震监测能力,完成《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勘选和初步设计工作,为推进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能力奠定基础。

近年来,通过实施地震监测能力建设项目,进一步发挥全省地震和火山监测效能,测震台网、前兆台网、流动台网和强震台网在地震与火山监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地震观测资料质量显著提升,每年都有10个以上测项进入全国地震观测资料质量评比前三名,涵盖测震,电磁、形变、流体和信息网络、分析预报以及前兆台网等各学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期以来,吉林省地震局以减轻地震与火山灾害为目标,推进防震减灾体系建设,加强长白山天池火山活动的监测与研究工作。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图们江、松花江、鸭绿江三江之源,天池是中朝两国界湖。由于长白山火山是中国最具潜在喷发危险的活火山,为加强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的防震减灾工作,2013年5月,经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党工委和吉林省地震局研究决定,成立长白山管委会地震局,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火山监测站合署办公,履行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内地震主管机构的各项法定职责,管理区域内的地震观测站,并承担相应的防震减灾业务、服务工作。成立三年多来,在省地震局和长白山管委会的领导和支持下,长白山管委会的防震减灾工作边学边干、逐步摸索,在火山监测与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吉林省地震与火山分析预报研究中心副主任盘晓东介绍新一代区划图

链接:长白山火山监测站

长白山火山监测站隶属于吉林省地震局,承担火山区域地震与火山活动的实时监测与跟踪任务,同时也是中国科技部野外重点实验站之一。长白山火山监测站由650平方米北坡站、2600平方米中心站两个固定台站构成,火山监测系统围绕天池火山建成了由11个测震子台组成的测震台网、平均边长为8公里的十五个点组成的GPS流动台网;建设了北坡24.8公里、西坡27.8公里水准测线,建设了65米进深的洞体形变观测系统,建设了800米长地电观测系统,由聚龙泉、湖滨温泉、锦江温泉、十八道沟温泉组成的水化学观测网,形成了地震、地形变、水化学三大学科监测台网。经过十几年努力,长白山火山监测站已成为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监测手段最齐全、监测范围最大的火山和地震综合监测台站,成为国内外火山专家开展科研与交流的基地和窗口。

在科技周启动仪式上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授牌

震害防御:抗震设防、社会服务、科普教育

坚持依法行政,打牢建筑工程与社会防御基础,基本消除了城乡抗震薄弱区,科普教育全覆盖,全省抗御地震灾害能力显著提升。

1.依法设防,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得到有效监督管理

全面开展第五代区划图的宣贯落实,重大工程抗震设防监督管理已纳入省政府投资项目联审平台,组织审定了靖宇核电、松原市松花江大桥、长春市政府行政中心 130余项重大建设项目的抗震设防要求,开展了抗震设防要求咨询服务,为建设工程选址、科学抗震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2.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成果显著,农村民居抗震设防能力显著提升

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与全省农村泥草房改造、林业棚户区改造、煤矿棚户区改造、国有垦区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及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等惠民工程一并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成效显著,全省近四分之一人口的居住条件达到当地抗震设防要求。

3.积极推进震害防御基础研究,为全省城乡规划和抗震设防提供依据

伊通-舒兰断裂舒兰段的活断层探测及长春市、松原市城市活动断层探测成果已应用到城市建设、土地规划中。延吉城市活断层探测、扶余-肇东断裂南端活动性研究、伊通-舒兰断裂双阳段西支地震断层活动性研究正在实施中,吉林市活断层探测正在立项中。

4.多措并举,扎实做好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工作

顶层设计,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全面开展提供保障。与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部门联合下发多个文件;与省委党校签订《关于建立党政领导干部防震减灾工作培训长效机制的协议》。夯实基础,重要时段的宣传常态化。在“5·12”防灾减灾日、吉林省防震减灾宣传周等重要时段,以各种方式,动员全省各地震部门,依托各类媒体和相关部门开展规模较大、时间相对集中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六进”活动得到深入开展。拓宽渠道,做好重点人群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联合省教育厅举办全省市、县教育局长防震减灾知识培训班,联合省委党校举办副厅级领导干部应对地震灾害能力专题培训,将中小学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写入《吉林省防震减灾条例》,全省所有学校每年都能开展2次以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课及地震应急演练活动。部门联动,防震减灾知识覆盖全省。编写《吉林省防震减灾知识手册》,印刷970万册,发放到了全省每个家庭;利用吉林手机报、吉林卫视、吉林日报等主流媒体播放及刊登防震减灾知识;与省教育厅联合利用“吉林地震”微信公众号面向全省广大民众,特别是大中小学校学生举办防震减灾知识竞赛活动,6万多人参与了竞赛活动,答题人次达到40多万次;与省通信管理局联合,对全省745万人发送防震减灾知识公益短信;与公交集团联合,利用公交车灯箱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整合资源,拓展防震减灾宣传载体。组织编写《吉林省防震减灾知识手册》,印发970万册发放到全省每个家庭,编写《农村民居抗震知识挂图》发放全省农村,编印朝汉、蒙汉双语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折页,满足了吉林省两大少数民族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的需求。

5.加强指导和检查,市县防震减灾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以政府文件明确目标任务,促进市县工作发展。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地震局《关于加强县(市、区)防震减灾基础工作指导意见》,为市县防震减灾基础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促进了全省市县防震减灾基础工作发展。设立地震事业发展补助资金,提升市县防震减灾能力建设。为市县防震减灾工作发展争取经费保障,2016年开始省财政厅设立了地震事业发展补助资金,计划用5年时间,每年投入600万元用于支持全省市县防震减灾工作,提升了市县防震减灾社会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依托市县地震部门,全面开展防震减灾示范工程创建活动。目前已创建国家级示范社区36个,省级示范县(区)6个、示范社区84个、科普示范学校76所,科普教育基地32个。长春市正在开展创建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市县防震减灾工作考核第一名。松原市、吉林市,宽城区、二道区、朝阳区、前郭县、乾安县、梅河口市也在全国考核中取得好成绩。

当问到这些年来如何取得如此良好的防震减灾工作成绩时,陪同我们的吉林省分管震害防御工作的副局长包晓军总结了以下几点工作体会。

重要前提。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是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自2014年开始,省政府多次听取防震减灾工作汇报,并确定了每年召开省防震抗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的例会制度。

规划引领。按照中国地震局和省政府部署要求,以吉林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编制完成《吉林省“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于2016年8月1日与省发改委联合印发。

法制保障。2012年开始,开展对《吉林省防震减灾条例》的修订工作,于2013年9月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2014年以来,着手制定《吉林省地震与火山监测管理办法》,2016年8月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两次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全省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和《吉林省防震减灾条例》情况的执法检查。

项目带动。近年来,实施了10余项重大建设和科技项目,平均每年约有3个项目用于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涉及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火山监测预警。尤其是2014年起投资1500万元,实施地震监测和应急指挥能力建设,2015年投资400万元实施全省市(州)局虚拟台网及区域应急指挥系统建设项目,使吉林省的防震减灾技术支撑能力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改革驱动。吉林省地震局党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精神和中国地震局深化改革工作决策部署,成立吉林省地震局党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业务科技、行政管理、震灾预防等三个专项改革工作组,围绕改革中心任务,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

长春:开展新型地震台建设,带动防震减灾工作全面发展

长春市位于吉林省中部,是吉林省省会、全国中心城市。长春位于松辽坳陷和长白山-张广才岭隆起的边缘。西北部为地势平坦的松辽盆地,东南部为绵延起伏的长白山区。这两大地质块体的边界为长春-四平断裂带和伊通-舒兰断裂带。1900年以来,长春主城区周边多次发生5.0级以上地震,最大震级为5.8级。在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国家对黑龙江通河、吉林舒兰的设防标准做出了较大调整。我国东北地区也有发生7.0级以上地震的危险性,这就是长春所处的地震环境。

针对特殊的地震地质环境及当前防震减灾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长春市地震局领导班子自2013年初,经过认真调研,结合长春市实际提出了“开展新型地震台建设,带动防震减灾工作全面发展”的工作新思路,并制定了地震监测台网建设规划。通过近几年的实施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采访中我们通过看、问、听,了解到不少可供借鉴的做法。

地震台转变单一的工作职能,强化地震台服务地方的能力。协助县市区防震减灾主管部门,开展地震应急、宣传、异常核实、农居安全指导、应急专业物资储备、救援与志愿者及“三网一员”队伍培训等工作。

地震台由监测单位向科研单位转变。优化观测项目,转变监测方式,配备专业人才,开展科研活动。同大专院校开展科研与教学合作,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

将地震台打造成整合各方资源的平台。在资料共享、扩大服务的前提下,争取国家、省、市、县对地震台建设的支持,整合各方资源,投入到长春市的防震减灾事业。

我们采访的第一站是长春市富锋山地震台。台站位于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占地1万平方米,综合楼建筑面积1716平方米。内含应急指挥室、数据调度室、学术培训室、监测预报观测室、宏观观测室、防震减灾科普馆等,主要业务是负责全市地下流体观测网的日常监测和分析研究,协助开发区开展地震应急、宣传、培训等工作。从2018年开始,地震台定期开展“三网一员”培训、应急救援和志愿者队伍地震知识培训、防震减灾科普开放日、大学生认识实习课程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左上|长春市富锋山地震台

左下|长春市双阳地震台

右上|长春市九台地震台

右下|长春市榆树地震台

长春市地震局副局长李恩泽给我们介绍了整个台站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2013—2015年,长春市地震局开展了新型地震台建设工程,对地震速测速报中心、双阳地震台、榆树地震台3个传统地震台进行了改造,并拟定了新建九台地震台、富锋山地震台的工作计划。李局长告诉我们,无论改建和新建的地震台,全部配备了服务地方工作、开展监测业务所需的场地条件和设施设备。据悉,经当地政府批准,榆树地震台、双阳地震台已挂上了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牌子,在应急状况下,是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所在地。目前,长春市地震局在继续加密监测手段的同时,利用地震台这一阵地,协同各县市区开展地震科普宣教和“三网一员”队伍培训,使县市区防震减灾工作逐步实现常规化、制度化。地震台为所在地提供公共服务,并协助防震减灾主管部门开展制度化的防震减灾工作。已和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实现互惠互利。

2017年长春市地震局的地震台站建设工作主要是推动农安和德惠地震台建设。两个地震台建筑面积各1200平方米,计划投入各1000万元。这两个地震台的建成,标志着长春市全面完成“一县一台”目标,县市区防震减灾工作迈上新水平。长春市将依托国家、省、市、县的资金支持,建设市地震台网数据服务系统,实现与国家、省台网的数据共享。

值得推广的是长春市地震台在建设过程中,通过项目申请获得了国家、省、市、县的资金和设备支持近2000万元。地震台作为整个各方资源的平台,在集中力量办大事方面充分发挥了纽带作用。此外,新型地震台建设使防震减灾工作队伍得到壮大和提升,赢得各方好评。

地震台建设带动了长春市防震减灾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新型地震台建设大大提升了全市地震监测能力,新增观测项目14套,升级观测项目5套,观测项目增加1倍以上。

新型地震台建设搭建了全市防震减灾工作新的舞台,开展地震台改造和建设以来,市地震局增加职能处室1个,增加参公事业编制5人;地震台增加全额事业编制15人。新录用人员大多来自名牌高校。

新型地震台建设模式赢得了中国地震局对长春市防震减灾工作的高度肯定。2014年,中国地震局和长春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创建防震减灾示范城市的协议。长春市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市县防震减灾工作年度考核第一名。

2020年长春市防震减灾建设规划目标

当问及该项目的总体目标时,李局长说:到2017年底,我们将完成农安、德惠、榆树、双阳、九台各建一个新型地震台,长春市主城区建成两个地震台的目标。到2020年,全市将拥有地震台7个,无人值守子台25个,台网平均间距30公里,争取实现地面观测与卫星观测相结合,地震速测、烈度速报、地下流体、流动重力和GPS监测网络实现高密度覆盖,形成较强的地震监测预警能力。

最后李局长谦虚地说,长春市防震减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苦干实干;离不开长春市委、市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和中国地震局、吉林省地震局的大力支持。

吉林

应急演练指挥部现场

吉林市满语名为“吉林乌拉”,意为“沿江的城池”,这是中国唯一省市同名的城市,为东北地区和吉林省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城市和新型工业基地。

吉林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城市,位于长春市以东124公里处。说起城市的美,陪同我们的吉林市地震局局长鲁铭向我们介绍了他的故事。鲁铭同志是河南许昌人,研究生毕业后曾任温州大学讲师,博士毕业后工作于河南省焦作市地震局,曾任焦作市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2010年12月底,通过吉林省公开选拔考核后,来到吉林市地震局任党组书记、局长。说起吉林,鲁铭同志自豪得如同已是本地人一样。吉林的冬季因气候原因产生的自然雾凇景观而格外引人注目,那神奇的雪天合一的冰雪景观令海内外宾客心驰神往,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并称中国四大奇观。此外还有全国著名的北大湖滑雪场是亚洲设备最先进、条件最好的滑雪场之一。近几年,吉林市政府以旅游为载体,相继举办了“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旅游节”、“松花湖之夏旅游节”、“长白山金秋红叶旅游节”、“吉林市雪花啤酒节”、“吉林国际马拉松”等大型节庆活动,使江城的旅游开始走向世界。

话锋一转,鲁铭同志转到了他的本行,谈起了吉林市地震局这几年的工作。

监测预报

地震监测研究是实现成功预报的前提,而台网建设是监测研究的基础。从2013年起,吉林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台网建设实现零的突破,到2016年底在龙潭区缸窑镇、舒兰市开原镇、蛟河市白石山镇、桦甸桦郊乡各建成一个地震遥测台,使观测密度更加趋于科学合理,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取得新进展。为了开展地震科技项目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吉林市地震局与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和地理资讯学系、吉林丰满地震台、泛太通信导航有限公司(香港)联合,用专用引力波探测仪开展小型化断裂带微形变监测,采集相关监测变化数据,在丰满台站实测,建立长期观测机制,探索解读地壳微小形变与引力波关联性,探索、开创地震与地壳微形变监测的新方法。另外还按照市委、市政府调研课题项目要求,开展了依兰-伊通断裂温泉带地球化学特征与地震活动性研究。

震害防御

推进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向社会服务转化。开展减政放权,通过将地震行政审批纳入市工业项目联审程序实现了对工业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对吉林市辖区重大工程项目进行初步把关,做好新建项目的抗震设防指导工作,为孤店子二台子机场、吉林南500千伏变电站工程、吉林化纤厂管道项目、比亚迪轻轨交通等重大项目提供抗震设防方面服务。同时做好跟踪,随时提供抗震设防安全方面的咨询服务,制定了《吉林市地震局审批项目负面清单》,深入各区进行重点项目审批手续集中办理服务活动,进一步便民利民。

推进防震减灾宣传向实效性转化。拓宽思路,不断丰富宣传形式与内容,使防震减灾知识更加生动地展现在广大群众面前。

一是针对不同人群,制作特色宣传产品,开展重点科普教育活动。针对广场宣传,制作了宣传扇、宣传袋;针对小孩、学生,制作了易拉宣传笔、动画宣传光盘。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资料、宣传形式,使宣传的触点和重点更加广泛,更趋于大众化、娱乐化。

二是地震知识进“学习园”,积极开展防震减灾宣传进机关。在吉林市干部学习园地人文修养中开设如何应对地震等科普教育专题,旨在加强机关防震减灾宣传工作。

“平安中国”千城大行动活动走进吉林市

三是开展百村电影放映季,积极推进防震减灾宣传进农村。为填补吉林市农村防震减灾宣传空区,他们创新宣传载体,开展了百村防震减灾宣传电影放映季活动。在伊通-舒兰断裂带沿线的乌拉街镇、缸窑镇、大口钦镇、搜登站镇、孤店子镇等6个镇的100个行政村露天放映防震减灾宣传片及电影100场,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基地及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按照关于开展防震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及科普教育基地创建工作要求,吉林市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目前,吉林市已创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11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3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8个,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11个,市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5个。

猜你喜欢

防震台网长春市
防震演练
登泰山
地球物理台网仪器维修信息管理的研究与实现
单导线防震锤复位装置方案设计
推进报台网深度融合 做强区级融媒体中心
家庭防震
首尔七成房子不防震
文化九台 幸福绽放
——长春市九台区首届全民艺术节
西藏地震应急流动台网浅析
MRG9000媒资卫士在市级电视台全台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