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7-04-09

四川水泥 2017年6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全过程经济效益

(四川欣升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11)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雷晓春

(四川欣升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11)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逐渐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类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高效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够实现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建设成本最小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工程造价管理对于建筑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都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鉴于此,本文对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为建筑企业实现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提供借鉴。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对策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Constructional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方法,在统一目标、各负其责的原则下,为确保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有关各方面的经济权益而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及建安工程价格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符合政策和客观规律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1]。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需要投入更多的建设资金,而筹措资金很不容易,也很有限。基于我国建筑行业的现状,通过科学、高效的工程造价管理,充分有效地利用投入建设工程的人力、物力、财力,尽量减少劳动和物质消耗,实现对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存在着一定缺陷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Constructional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是一项融合技术、经济、规划以及管理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主要包括工程立项、设计、施工以及竣工验收等全部建设全过程中的费用管理[2]。目前,尽管我国的建筑行业经过不断的工程实践与改进,已经建立起来一个相对完善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但是仍存在体制不健全的弊端,这严重制约着我们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竞争力。首先,这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密切相关,由于其中涉及多个部门的复杂管理,因此导致了政府相关部门难以对其展开全面、有效的监督工作。其次,这与当前的经济体制息息相关。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战略之后,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渐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然而建筑行业受到政府干预力度较大,因此体现为不完全的市场经济,因而导致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高效性因部分政府部门的不合理干预难以得到保证。最后,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难以实现对工程造价市场有效管控和对违法行为的惩治,这就导致了弄虚作假等一系列不良现象的频繁发生。

(二)建筑工程项目缺乏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该对建设全流程进行有效的管理,而不能厚此薄彼。经过调查发现,国内某些企业非常重视工程施工期的工程造价管理,而忽略了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对于项目决策的重要作用[3]。建筑企业要想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必须要及时做出科学合理的项目决策。如果其中某环节的工程造价管理缺失,那么就可能造成建筑企业无法及时作出正确的项目决策,进而导致工程建设期间的费用超支,甚至造成工期延误等不良后果,这对建筑企业的未来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鉴于此,建筑企业应切实加强对建设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

(三)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和项目管理严重脱节

当前的工程项目部中实行对造价工程师和项目管理人员的分开管理,造价工程师属于商务部,项目管理人员属于项目管理部,二者从属于两个少有工作交集的部门,这种管理体制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他们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进而致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和项目管理的严重脱节。在这种管理体制下,造价工程师由于难以对工程建设有一个动态的把握,因此他们很难有效的对建设全过程进行有效地工程造价管理。同时,项目管理人员由于不能对工程造价有一个良好的把握,因此可能导致工程阶段性的费用超支。如此,由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和项目管理的严重脱节为起因,就导致了一个恶性的循环过程。

二、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建立起完善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基于上面阐述的不健全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对于施工企业的不良影响,建筑企业应当把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作为以后工作的重点[4]。第一,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积极转变思想,精简部门组织结构,针对建筑工程造价建立起高效的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进而实现对建筑工程造价的严格把关、重点监督;第二,健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提高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提高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警示作用,加快构建一个规范秩序的工程造价市场;第三,政府相关部门应结合工程造价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高效的工程造价管理监管制度,实现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合理干预。

(二)严格落实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

严格落实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企业合理配置各种资源,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5]。这就要求各建筑企业在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应该一视同仁,要将他们放在同样的战略高度上进行审视,不能厚此薄彼,这有利于企业及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项目决策,从而推动项目的良性发展。

(三)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

目前,由于工程造价管理和项目管理的严重脱节,常常导致工程造价中的“三算”— 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费用超支。鉴于此,首先,工程项目部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商务部和工程管理部沟通体制,比如周总结大会或者项目阶段性总结大会等形式。完善的沟通体制有助于造价工程师和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方便彼此更好地对工作动态的把握,项目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了解工程造价管理合理规划费用开支,而造价工程师根据项目的建设动态进行实时同步的工程造价管理;其次,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过程中,要严抓工程变更工作。掌握工程变更动态,有利于造价工程师和项目管理人员及时跟进,根据工程变更内容合理规划下一步的工作,确保建筑工程在一个动态的工作模式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从而加快企业的发展进程。

结语

综上所诉,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事关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事关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目前,尽管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但是只要切实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严格落实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做好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工作,就一定能够大幅度提升我国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建筑企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1]晁月霞.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1:33-34.

[2]李旭.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信息化建设,2016,01:345+348.

[3]谢燕春.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4:86-87.

[4]于振丽.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江西建材,2016,24:238+241.

TU43

B

1007-6344(2017)06-0202-01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全过程经济效益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