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单位对施工中各种病害处治的管理措施分析

2017-04-09

四川水泥 2017年6期
关键词:工程质量施工单位病害

(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 616850)

建设单位对施工中各种病害处治的管理措施分析

汤玉文

(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 616850)

随着工程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由于施工过程的复杂性和施工工艺的严格性,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病害。本文着重从建设单位的角度出发,分析探讨施工中常见的病害以及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

施工单位;工程施工;病害;管理

一、工程施工建设质量的现状

工程建设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助推器,工程建设的完善性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同时由于工程质量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时有发生,造成了很多安全隐患。引发这些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严把工程质量关,危害到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建设单位要有效地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进行监管,加强原材料进场的控制,严禁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能用于施工,认真处理好施工过程中的各种病害问题,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单位人员的及时培训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以及提高建设单位本身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常见的病害类型

1.原材料不合格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对部分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持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在工程材料进场没有严格核对检测原材料,对部分施工队伍偷工减料的现象置之不理,由于没有严厉的处罚措施往往会导致由于原材料的不合格造成工程质量出现问题。

2.地基病害

道路地基不均匀沉降:道路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是一项比较常见的道路质量问题,其会影响道路桥梁结构的稳定性,还容易造成道路桥梁表面出现较多的裂缝,严重时还会导致坍塌问题。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很多,施工单位一定要对其进行及时的补救,这样可以避免道路桥梁工程出现较大的损失。有的施工单位,存在监管不利的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设计以及施工流程进行操作,监理人员也没有发现这些不规范问题,而且也没有发挥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保障职能,使得道路桥梁地基存在不扎实问题。

3.路面病害

路面的厚度需要按照施工技术交底的要求来进行施工,需要达到国家的强制性标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常出现施工单位从原材料混凝土或者沥青的进场就出现了质量不过关的问题,再加上追赶工期等因素的影响,铺设出来的路面厚度是无法达到技术交底的要求,也没有达到国家的强制性标准。这些开工便存在的质量问题就极有可能会对以后路面的使用造成大的危害。例如路面的裂缝,这些裂缝的产生大都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车辆行驶因素和温度因素。半刚性结构是当前桥面铺装层的主要结构,该结构具有提高铺装层的压实度和强度的优点,然而在施工中温度会对桥面铺装层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寒冷地区温度差过大或导致裂缝产生的几率增大。与此同时如果路桥上行驶的车辆存在超载或者急刹车,会对路面进行磨损,也容易造成裂缝。施工时如果混凝土配比、初凝期的锯缝时间出现问题,也会使桥面铺装层裂缝病害产生。

4.桥梁病害

裂缝、冲刷撞损、钢筋锈蚀、地基不均匀沉降等都是桥梁常见的病害问题,病害现象的造成是由人为因素或非人力因素导致的,因此要对症下药,对症其产生的原因来进行分析,找到合理的解决措施对症下药。

裂缝:混凝土一旦产生裂缝,就会使得钢筋保护层遭受破坏,钢筋长时间裸露在空气中与之接触,继而经过雨水的冲刷便会导致锈蚀的产生。

钢筋锈蚀:钢筋锈蚀后容易使得钢筋混凝土构件遭受破坏,使得凝土表层剥落影响后续施工操作。混凝土的剥落减少了结构件的截面积,有害化学物质更加向桥墩内部侵蚀。

撞损:车辆等紧急情况对建筑物的撞损容易造成桥墩开裂破坏。

冲刷:桥墩长期浸泡在河水中、河水的冲刷会导致桥梁桩基的外露,降低桩基的承载力,影响桥梁抗震能力和稳定性。

桥梁病害产生的原因

1.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原因:如捆绑钢筋没有按照技术交底要求进行施工,建筑原材料(混凝土、混凝土添加剂)的使用不当、技术要求不过关等等,质量不良等问题都会成为桥梁的病害隐患。

2.长时间使用的原因,混凝土的干缩、蜂窝麻面、徐变现象、预应力结构件的强度降低等都是不可避免的。

3.人为的因素,超重、违规车辆的超负荷运载、车辆和船只的撞击,桥面磨损等人为因素的破坏也容易产生裂缝、撞损。

4.自然天气的紧急变化、水流的冲击、地震等自然因素也会对桥梁构造造成破坏。

三、病害的处治措施

1.加强原材料进场控制

作为建设单位应该严格监管施工单位的原材料进场,在试验中发现不合格的材料,应立即督促项目物资部与供应商进行协商,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降级、退货等具体处理方式。如若是供应商方的责任,造成了工期出现延误,工程质量出现影响,则应当向供应商索赔,并且及时将结果进行记录。降级后无法使用的材料应在供应商名录之中做好详细记录并且进行上报。

2.地基病害的处理措施

道路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主要是由于地基处理技术还有待提高,建设单位要实时监督地基施工中的细节,发现问题,立马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同时可以协调好监理方、发挥出监理方的义务,使施工环节的每一步责任落实到个人。处理地基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灌浆法,通过气压或液压的注浆方式向地基中灌入浆液,将原地地基中的水分等杂质排出或与原地基反应,以此来改变地基的性质,提高地基强度。此方式是一种比较广泛运用的方式,适用于多种类型地基,例如软土地基的劈裂灌浆法,冲填土的压密注浆法。旋喷法,借助旋喷机具来制造旋喷桩,旋喷机通过置于土层深处旋转的特殊喷嘴将水泥等固化液喷入到土体中,并逐层提升,来使土体与水泥固化液结合,而后硬化成旋喷桩,该方法适用于粉细砂、冲填土或软粘土等土质的地基。

3.路面病害的处理措施

路面施工控制的严格化还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先实地进行探测,进行合适的施工方案设计,根据施工单位现有的物资设备,合理选择机械设备。这样才有标准、规范化的施工方法。并且,及时注意天气变化,遇到特殊的天气情况,能够及时作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竣工后,还应加强路面养护工作,譬如高温天气及时洒水。还需要进行科学的交通管理,对于道路经常通行超重、改装的大型车辆,应当及时联系当地交管部门,进行协调与合作,以交通管制的方式来防止对路面带来严重损害。

4.桥梁病害的处理措施

加大截面加固法。增大截面加固法是在原结构基础上再浇筑一定厚度的钢筋混凝土这是对钢筋混凝土桥加固的一种常用的改造技术。增大截面有多种方式,例如:加厚桥面板、加大主梁梁肋的高宽度,这种方法施工工艺简单,适用于较小跨径的T梁桥或板桥的加固,这种方式的加固之后效果非常显著,桥梁承载力显著提高,延长了桥梁的使用寿命。桥梁等土木工程中,这种方法施工速度较快,对原结构外观影响较小。但是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施工工人的粘贴工艺和操作水平。在混凝土外层做好保护措施。在原有桥墩等表面再喷涂一层高品质的混凝土,增加对钢筋的保护,既能高变质混凝土的强度,又能使整体桥墩外表颜色一样,是一种常用的维修加固方法。建设单位可以及时监督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复查整改措施。

结束语: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病害,需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各司其职,严格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作为建设单位,要了解病害,及时规避;发现病害,及时处理。确保施工质量,为工程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1]胡希杰,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1

[2]余昌,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预防,科技资讯,2009.12

TU723

B

1007-6344(2017)06-0173-01

猜你喜欢

工程质量施工单位病害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