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橡胶加工专利精选
2017-04-09杜娟
海外橡胶加工专利精选
一、轮 胎
具有极好补强性能、极低滚动阻力和耐弯曲疲劳性能的胎侧胶胶料
JP2016138269
该轮胎胎侧胶胶料含二烯烃橡胶100.0份,聚丁二烯橡胶50.0份,氮吸收比表面积(N2·SA) 为30~150 m2/g的炭黑20.0~60.0份,分子中带有醌、磺酸或磺酸盐结构的化合物和分子中带有醌、硫代硫酸或硫代硫酸盐结构的化合物0.1~10.0份。将天然橡胶(TSR 20)40份、聚丁二烯橡胶(NIPOL BR 1220)60.0份、炭黑50.0份、2-磺化醌钠1.0份,在160 ℃下硫化20 min,制备此胎侧胶。
具有极好耐变形能力和极好轮辋装配性能的轮胎
JP2016141779
该环形骨架轮胎由树脂材料制成,树脂材料则由聚丙烯组成。将E-105GM 60份和Н 3002 40份混合,制备树脂材料颗粒。在230 ℃下,注射成型制备的试样具有极好的耐变形能力和极好的轮辋装配性能。
耐裂纹增长性和耐臭氧性能好的轮胎胶料
JP2016128552
该胶料含有非共轭烯烃共聚物和共轭二烯烃化合的非共轭烯烃聚合物的聚合物,以及粘合剂。非共轭烯烃聚合物的比例≥10%。将EBR(乙丁共聚型橡胶)90.0份、KS 340T(聚乙烯橡胶)10.0份、炭黑 (Seast F)50.0份、硬脂酸2.0份、氧化锌1.0份混合和捏炼,制成母炼胶胶料,然后加入 NоCCeler DM-P(硫化促进剂)0.5份、NоCCeler NS-P(硫化促进剂)0.5份、硫磺1.0份、 PerCumуl D 1.5份(粘合剂),捏炼并硫化制备该胶料。
胎面胶胶料
KR2016081262
该胶料包括BET比表面积为140~250 m2/g 和CTAB吸收比表面积为120~220 m2/g的白炭黑20~8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收为100~200 mL/100 g、碘吸收为50~150 mg/g的炭黑5~20份,偶联剂2~20份,由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40 ℃、门尼黏度为60~80、环氧化度为10%~30%的环氧天然橡胶和门尼黏度为35~55的镍聚合聚丁二烯橡胶组成的并用胶100份。
具有极好抓地性能和耐磨性能的轮胎胎面胶
JP2016128298
该胎面胶包括树脂100份、分散在树脂中的橡胶 5~50份。将Infuse 9507 (烯烃嵌段共聚树脂A)100份和TB 30(橡胶颗粒A)11份分散在树脂中,制备胎面胶胶料;然后注射成型制备轮胎骨架体;然后再加入Prime TPO F-3740 (烯烃热塑性弹性体)和Admer QE060(酸性改性烯烃热塑性弹性体)混炼,制备胎面胶。
二、胶带、胶管与胶布
制备耐热胶管的丙烯酸酯橡胶胶料
US20160238164
这种由丙烯酸酯橡胶制备的耐热胶管具有极好的电性能和极高的强度。在制备胶管时,气泡的产生量很小。耐热胶管的內胶层由A层、B层、C层组成。A层为乙烯丙烯酸酯橡胶(AEM);B层为丙烯酸酯橡胶(ACM),A/B质量比为95/5~45/55;C层含碘吸收(单位:mg/g)×DBP吸收[单位:Cm3/(100 g)-1] 值为1500~7200的炭黑。
可拉伸软管及其生产方法
WO2016128940
该可拉伸软管包括由弹性可拉伸材料制备的第一管状部件和由非弹性材料制备的第二管状部件组成。将两个管状部件组装成非装配形态,在一个稳定不动的紧凑结构和一个稳定不动的伸展结构之间可以进行选择性拉伸。第二可拉伸管状部件位于与之关联的第一可拉伸管状部件的轴向上,不能移动。
三、橡胶工业制品
减振器胶料
WO2016120991
该减振器胶料在100份橡胶中含有复合氧化锌2~10份。100份橡胶由天然橡胶和聚异戊二烯橡胶60~95份,丁苯橡胶5~30份组成。复合氧化锌含有CaCO3,它的氮吸收比表面积为15~110 m2/g、DBP油吸收为50~100 mL/100 g、氧化锌浓度为38%~64%(质量分数)。
柔性聚氨酯弹性体板材及其在减振板材中的应用
JP2016132750
该弹性体板材的厚度为1~15 mm,每100份板材中含有丙烯酸(多孔)微孔颗粒5~40 份,其肖氏W型硬度≤50。100份弹性体板材中可能还含有发泡微胶囊3~30份。
具有极好耐胺性、耐油性和耐低温开裂性的氟橡胶零件
JP2016132753
这种用于油、气介质中的仪器零件,由玻璃化转变温度≤25 ℃的氟橡胶和硫化剂制成。此氟橡胶含有偏二氟乙烯和CН2:CFRf (Rf=C1~12氟烷基)单体。将氟橡胶100.0份与炭黑20.0份、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4.0份、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1.5份捏炼,制成具有极好耐胺性、耐油性的胶料。
高刚度硫化胶
FR3031745
在胶料中添加酚醛树脂,制备这种高刚度硫化胶。硫化胶伸长率10%时的名义模量(ASTM D 412—1998)≥25 MPa。
四、生活橡胶制品和胶乳制品
具有极好柔韧性、粘着性、耐热性且轻质、透明的鞋底缓冲层胶料
JP5966110
该胶料包括含有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a1) ,胺改性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a2)和苯乙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a3) 的热塑性弹性体A和软化剂B。a1~a3嵌段共聚物的共混质量比为a2/(a1+ a2+a3)=0.08~0.80,且a3/a1= 0.35~3.50。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A和软化剂B的共混质量比为B/ (A + B)= 0.5~0.7。将Kratоn A 1536 (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615 g、TufteC MP 10(胺改性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210 g、Seрtоn 4033 (苯乙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330 g和软化剂Diana工艺油PW 32 (石蜡油) 1845 g混合,加热,干混和捏炼制备成胶料,然后注射成型制成模压件,喷上底漆(G-6626)形成底漆层,并用尿烷喷涂剂[由EternaCоll UW 8105E(聚碳酸酯尿烷)、光聚合引发剂IrgaCure 500 、增厚剂乙醇和水混合制备]进行喷涂。通过 UV光辐射硫化制备带有保护层的鞋底缓冲层胶料试样。
制备具有极好耐油性和极高断裂强度的浸渍模压胶乳制品
JP2016128528
在由共轭二烯烃单体40%~80%(质量分数,下同)、乙撑不饱和腈单体10%~45%、乙撑不饱和酸单体2%~15%组成的共聚物胶乳中加入锌胺络合物,制备该胶乳。将丙烯腈27.00份、1,3-丁二烯67.00份、甲基丙烯酸6.00份、十二烷硫醇0.3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00份、β-萘磺酸福尔马林冷凝液钠盐0.50份、过硫酸钾0.30份和四乙酸乙二胺钠0.05份混合并聚合,制备此共轭二烯烃橡胶胶乳,再通过添加0.10份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终止此聚合反应。制备的共轭二烯烃橡胶胶乳与醋酸锌氨溶液混合,此胶乳可制备浸渍模塑工艺制品。
五、橡胶与配合剂
采用EPDM胶料制备胶靴
JP2016141750
该胶靴用胶料包括相对高重均分子量的乙烯-α-烯烃共聚弹性体橡胶A;相对低重均分子量的乙烯-α-烯烃共聚弹性体橡胶B,A和B的平均乙烯含量为50%~80%,平均二烯烃含量为4%~10%。将充油Esрrene EPDM 603(三元乙丙橡胶)与 Esрrene EPDM 505A(三元乙丙橡胶)、FEF炭黑、Sunрar 2280(油)、硬脂酸、Seimi OT (S)、VulnоC R、Meta ZL 50(氧化锌)、NоCCeler TTP(硫化剂)、NоCCeler CZ-G(促进剂)、NоCCeler BZ-P(促进剂)和NоCCeler TRA(促进剂)捏炼,可制备胶靴用胶料。
在极低温度范围内具有稳定动态弹簧常数的减振器胶料
JP2016138179
该减振器胶料在极低温度范围内具有稳定的动态弹簧常数。此减振器胶料通过橡胶、硫磺、树脂和双马来酰亚胺共混制备。树脂为芳香烃树脂和脂肪烃树脂的混合树脂。以100份橡胶计,硫磺≤1份,聚丁二烯橡胶10~30份,聚异戊二烯橡胶20~60份。
制备海绵硅橡胶用的含多个乙烯基的聚二有机硅氧烷胶料
KR2016082093
该胶料包括两端带有羟基的聚二有机硅氧烷100份(其由每摩尔有一个或两个乙烯基的第一聚二有机硅氧烷和每摩尔有两个以上乙烯基的第二聚二有机硅氧烷组成),增稠剂0.01~20份,乳化剂0.5~10份,催化剂0.0001~2份,阻硬剂0.001~5份,水20~120份,每摩尔有两个以上硅键合氢原子的聚氢硅氧烷0.1~15份。
具有极好耐臭氧性、拉伸性和撕裂性的胶料
JP2016128549
该胶料含有分散性炭黑和二烯烃橡胶组成的二烯烃橡胶相,分散性炭黑和非二烯烃橡胶组成的非二烯烃橡胶相。二烯烃橡胶相中的炭黑WD与非二烯烃橡胶相中的炭黑WN的比例 (WD/WN)为40/60~60/40。将TSR20(天然橡胶)70.0份和Seast SO(炭黑)17.5份混合捏炼,制备二烯烃橡胶相;Esрrene 505A (EPDM) 30.0份和Seast SO(炭黑)12.5混合捏炼制备非二烯烃橡胶相。将二烯烃橡胶相和非二烯烃橡胶相制成母炼胶,然后加入增塑剂DOZ [二(2-乙基己基)壬二酸盐]5.0份和硫磺0.5份进行混炼和捏炼,从而制备胶料。
高压直流电绝缘体用硅橡胶
WO2016110570
这种用于可伸缩弹性变形电缆接头和电缆终端的硅橡胶胶料,具有平衡的力学性能和电性能,其含≥1种烯基聚有机硅氧烷100份,≥1种聚有机氢硅氧烷的交联剂 0~100 份,白炭黑或树脂填料0~100份,≥1种介电活性化合物0~2份,(0~1000)×10-6氢硅化催化剂和0.1%~2%有机过氧化物。
(杜 娟 译)
[责任编辑:翁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