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化引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以贵州理工学院制药工程学院为例

2017-04-09周剑丽

山东化工 2017年3期
关键词:理工学院工程学院校园文化

郭 红,张 振,周剑丽

(贵州理工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以文化引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以贵州理工学院制药工程学院为例

郭 红,张 振,周剑丽

(贵州理工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顺应时代变革,也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新常态,建立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国梦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产生的教育新模式。虽说创新创业还存在思想上的转换、制度上的保障、环境上的支持等诸多困难,但是现在,创新创业教育已经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重点。本文对创新创业教育与文化引领的作用进行探索,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与创新创业文化紧密相关的,要走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仅仅与自然科学相关的狭隘思想。本文以贵州理工学院制药工程学院为例,建立有全院师生广泛认同的科学先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文化氛围、文化理念,介绍创新创业文化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意义和成效,使得创新创业活动在创新创业文化的引领下蓬勃开展。

文化;引领;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这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顺应时代变革,也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新常态,建立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国梦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产生的教育新模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指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文化引领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对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观念、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创新制度、创新素质,创新能力等的培养,也是一系列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2011年,贵州省提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贵州理工学院是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于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理工院校,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贵州省的发展战略和产业需要。制药工程学院从建校之初就高度重视学生及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2013年获教育厅“黔大学生药食同源产品工程实训中心”项目。2014年获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8项,其中创青春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银奖1项,铜奖1项。2015年获得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1项,国家级5项,及“健康.互联网.创客”、“健康智造众创空间”等。在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学院有宣传有讲座有认识有视频有互动,有全院师生广泛认同的科学先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文化氛围、文化理念。本文以贵州理工学院制药工程学院为例,介绍学院以文化引领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1 创新创业文化的定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驱动、建设,先进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创新创业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与时俱进的代表。创新创业文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先进的科技,就是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先进的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这是我国工程院院士杨叔子所说。文化是灵魂、是核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总领,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包含着文化。要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2],“建设创新型城市,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在全社会培育形成尊重创造、注重开放、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3]创业精神、创新意识、流动偏好等都是创新创业文化的主要内容。

2 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价值

如果缺乏创新创业的教育,就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创业的人才;缺乏创新创业的人才,就不可能有创新创业的成功。营造科学的创新创业文化,以文化引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才能保证创新创业的成功实现,而不是盲目的创业。因此,有人说:“大众创业,教育先行;万众创新,文化先行。”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除了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非常需要与所从事的专业相关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能唤起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欲望、需求和自觉意识,激发其内在驱动力[4]。看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大学之窗,看一所大学可以通过大学精神之窗,而创新创业文化则是当今大学精神的核心[5]。高校校园文化异彩纷呈,创新创业文化是顺应时代应运而生的高校校园文化,而且是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创业文化对大学生具有激励被认可的价值,通过创新创业文化的打造、建设,能让团队中的每个人的潜力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全身心高效率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能带来高收益,这种共赢的结果正是创新创业文化激励的结果。

创新创业文化对大学生具有引导的价值,创新创业文化是一种人生追求,是一种价值观,会影响大学生的人生理想追求,自觉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去,并纳入到自己的职业规划中,将创新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出发点。

创新创业文化对大学生具有凝聚塑造协调的价值,在校园蓬勃的创新创业文化的引领下,便于整合协调凝聚各方面的资源,促进产学研的开展。创新创业文化是贯穿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整个体系中的,同时能促进校风、学风、教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隐性教育中。

3 创新创业文化的建设路径

创新创业文化是不单单指文化,是和经济挂钩,有着丰富的内涵:包含着开拓、勇气、激情、试错、冒险、创新等诸多方面。创新创业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民风会对创新创业意识有很大的影响,要摒弃阻扰创新创业意识的落后思想、借鉴外地、外国的先进的创新创业文化,融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去。

3.1 以文化为引领开展活动,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贵州理工学院制药工程学院通过开展活动、组织竞赛、邀请国内外著名的创业创新投资学者、专家、成功人士来学校给同学们举办讲座,开展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座谈会,以实验室、黔青梦工厂、大健康研究院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以社团、班级为单位开展如制药工程原理、动画制作大赛等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

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通过扎实的创新创业培训,学院一年级的学生就能在贵州省、全国各项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喜人的成绩,同时创新创业还丰富了大学生的社团活动的内容。

3.2 把创新创业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众所周知,美国经济可以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创新创业文化,其创新创业文化繁荣很大一个因素是依靠于正规的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甚至研究生的系列正规教育体系。我们的创新创业文化也应该贯穿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让青少年从小就接受创新创业的教育,从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接受创新创业的教育。

制药工程学院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开设了《工业工程导论》、《工程美学导论》两门课。在《工业工程导论》这门课中,初探了几种结合生活实际的互动形式,学生课后写出许多人机共享的小论文,如:解决食堂拥挤的方案、如何快速地收拾餐盘、PPT投影布的问题、如何解决宿舍停水的问题、对天池环境的改善等富有创意的构思。

学院二年级学生经过多次的的实验,设计出一款水能移动电源,也就是一款用水的充电宝,正在申请专利。学院一位一年级的学生,利用寒假花费1千多元自己装拼了一台3D打印机,成功进行打印。

《工程美学导论》这门课程是基于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大家的共识的基础上二设立的。据1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5的经济数据,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5%,高于第二产业10.0个百分点。全国发电量下滑,为1968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下滑。目前已经是淡化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下中国经济的主旋律。创新创业文化也要与时俱进,及时起到引领的作用,促使创新创业理念的变化。

3.3 以文化为切入点打造创新创业品牌

打造创新创业品牌特色是促进文化永葆活力,持续发挥熏陶感染效应[6]。制药工程学院的众创空间目前的主要采用两种业态分别是孵化器和创客空间。拐枣解酒系列保健品的研发、瑶族药浴日化产品的研发、甜叶菊无糖保健甜品的开发、植物精油工艺改良与品质优化等品牌项目都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和认可,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追求让团队的创新创业文化得到植根。

3.4 加强宣传将创新创业文化元素融入校园文化中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使学生们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地理解创新创业的内涵,从“要我创业”变为“我要创业”。校园文化与创业文化之间具有互补性,它们都是高校使命的内在要求[4]。在大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把创新创业文化融入其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植于心植于脑,变成创新创业的原动力和加油器。“创业文化作为创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必要补充,两者兼具文化的本质属性!”[7]

[1] 钱 虹.基于文化层面的高职创业教育思考[J].聊城大学学报,2010(2): 44.

[2] 李克强:培育崇尚创造的创新文化 激发青年创业热情[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05-16/7280787.shtml,2015-05-16.

[3] 上海举行科技创新大会[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0815/c99014-18752333.html,2012-08-15.

[4] 陈 航.人文视野下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路径探索教育评论[J].教育评论,2015(9):72-75.

[5] 陈桂香.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培育探究[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5,24(2):69-71.

[6] 王江曼.以文化建设引领高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J].价值工程,2014,33(25):275-276.

[7] 陈 潜,杨江帆,于学领,等.论与创业文化对接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7(5):104-108.

(本文文献格式:郭 红.以文化引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以贵州理工学院制药工程学院为例[J].山东化工,2017,46(3):95-97.)

Exploration of Cultural Guid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 Case Study of College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Guizhou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uoHong,ZhangZhen,ZhouJianli

(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Guiyang 550003,China)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 new education mode foradapting to the changing times,adapting to the economicnew normal,establish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and achieving the Chinese dream.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such as the transformation of ideas,the guarantee of the system,the support of the environment and so on,at present,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education research. In this paper,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the role of cultural guidance were explored and it is proposed tha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And we should get out of the thought tha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only related to natural science. Takeing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in this paper,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ncept or cultural atmosphere which was advanced,widely accepted by all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was established. The significance and effec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ulture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ere also introduced,which will make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flourish under the guidance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culture;guidance;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exploration

2016-12-02

贵州理工学院省级“本科质量工程”项目(黔教高发201344607);云岩区科学技术计划项目(云科合字[2016]第5号);贵州省科技计划(黔科合高字(2015)5015)

郭 红(1966—),女,山东莘县人,副教授,贵州理工学院图书馆党总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G642

B

1008-021X(2017)03-0095-03

猜你喜欢

理工学院工程学院校园文化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福建工程学院
理工学院简介
福建工程学院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