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淳古城的城隍信仰

2017-04-09葛鹏云

大众考古 2017年12期
关键词:城隍高淳溧水

文 图/葛鹏云

南京市高淳博物馆珍藏着一方城隍庙印,为原高淳古城城隍庙内的法物,蕴含了溧水、高淳两县城隍祭祀和历史沿革等重要信息。与一般府县不同,两县城隍神同为白季康,皆建城隍庙祭祀,两县民众城隍信仰蔚为大观。

明清神像画中的城隍神白季康像,高淳博物馆藏

20世纪60年代,高淳老街西街实施拆迁改造,包括城隍庙及其周边陈家祠堂、东平殿广场等在内的不少古建筑被拆除,高淳城隍庙建筑从此彻底“消失”。城隍庙内的文物散落民间,历经变迁,原高淳城隍庙的一方城隍庙印被高淳博物馆收藏。

这方城隍庙印保存完好,质地为银、铅、锡合金。印通高11厘米,台厚1厘米,印把手高10厘米。印把手呈倒“丫”形,底部衔接处饰兽纹。印面12厘米见方,印文为朱文篆体,刻有“敕封显佑伯溧水高淳贰县城隍司之印”竖排四行16字。背面字体楷书,阴文,内容为“大宋敕封大明分摄”8字。透过这方印,我们不禁要问,溧水、高淳两县城隍究竟是何方神圣?两县城隍信仰是如何形成、发展的?这些问题都引发我们深入探究的兴趣。

保护城市的土地神

“城”“隍”二字最早见于《周易》:“城复于隍,勿用师。”魏王弼《周易》注云:“‘城复于隍’者,居泰上极,各反所应,泰道将灭,上下不交;卑不上乘,尊不下施,是故‘城复于隍’也。”意思是说:古人筑城墙、挖壕沟以保平安,是为“泰”;城墙倒塌了将壕沟掩埋,筑城的土取自沟中,又复归原位,预兆“否”将至。根据周易卦象解释,我们知道“城”“隍”分别是指城墙和护城的壕沟。而“城隍”一词连用,始见于汉代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起苑囿,以备制度。”这里的城隍即是指城墙外的护城河,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城池”是相近的概念。

城隍信仰起源于上古先民的土地神信仰。东汉《白虎通义·社稷》:“王者,自亲祭社稷者何?为天下求福报……封土立社,示有土也。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这里的“社”就是土地神。《礼记》又载:“天子大腊八。”即周天子要腊祭八神,其中之一就是“祭坊与水庸”。而“水庸”,据《说文解字》即城隍,说明水庸在当时已经作为保护城市的土地神,并接受祭祀了。如果说农民崇拜土地神,那么城隍就成了城市居民所崇拜的对象。《高淳城隍庙志》即云:“夫天地间有一物,必有一神以主之,山川薮泽无不皆然,则聚一方之民而为高城深池以卫之,岂无所以主之者?此城隍之神所以神欤!”可见祭祀城隍其实是上古社祭的延续,由“水庸”衍化而来。

最早见于史籍的城隍庙,是建于三国赤乌二年(239年)的芜湖城隍庙。《北齐书》载郢城(河南信阳)建有城隍庙,《隋书》亦有梁武陵王萧纪祭城隍神的记载。至唐代,城隍庙的设立及祭祀已比较普遍,在唐人著作中常见有祭祀城隍的文章,如张悦、张九龄、李德裕、杜牧、李商隐皆有祭城隍文,李阳冰还有《缙云县城隍祠记要》。由于城隍信仰糅合了诸如善恶报应道德观与儒、释、道诸教,加之城隍神能应人所请,时有灵验,世人愈加信奉。五代时,各地的城隍神开始有了封号。宋代,城隍祭祀礼仪比过去更为隆重,并被列入国家祀典,而州县城隍神“皆由祷祈感应,而封赐之多,不能尽录”。至元代,已在京都建城隍庙,封城隍神为“佑圣王”,成为国家守护之神。明初,城隍祭祀真正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当时几乎所有的县城都修建了城隍庙。史载“洪武元年(1368),诏封天下城隍神,在应天府者以帝,在开封、临濠、太平府、和滁二州者以王,凡在府州县者以公、以侯、以伯。”洪武三年(1370),去城隍封号,下令各地城隍按行政机构名称称呼,城隍庙的规模也参照各级衙门建造。洪武四年(1371),对城隍的祭祀再次列入国家祀典中,“特敕郡邑里社各设无祀鬼神坛,以城隍神主祭,监察善恶。”至清代,城隍信仰仍盛,并在北京、沈阳各设一都城隍。

高淳城隍庙印

高淳老街是高淳一处历史文化街区,又名“正义街”“一字街”。街现长800多米,两旁分布着成片的、保存完整的明清建筑群。这些古建筑傍水而列,粉墙青瓦、飞檐翘角,配上精美的砖木石雕和传统的书法牌匾,古朴典雅,被中外学者和游客誉为“东方文明之缩影”“古建筑的艺术宝库”。1998年,费孝通先生来老街考察,欣然写下了“高淳老街”和“金陵第一古街”两副匾题。

天下城隍唯此不同

从城隍的源起我们知道,城隍本是作为自然神来崇拜的,但到后来,演变为崇奉正人直臣和忠烈义士,而且其实体不是一个,各地多不一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实体,一般是忠烈义士或造福地方百姓之人在死后被追尊为城隍神,享一方香火,保一方平安。在我国历代笔记小说中,有许多关于城隍的记载。

关于溧水城隍之神,明代《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一书有一段记载,大意是五台山清凉寺碧峰长老落户南京上清河双庙后,相继有神道拜访,其中有一神道称自己是把守江东门的城隍菩萨纪信,并说:“不但这个江东门,天下城隍都姓纪。不但天下,就是海外东洋西戎,南蛮北狄,万国九洲,普天下的庙宇城隍都要姓纪。”话刚说完,出现又一个神道,与之引发一番精彩的争论。那神说道:“……玉帝差了许真君传下旨意,把个白侍郎叫进兜率宫,竟到灵霄宝殿,玉皇设宴款待了他。因他在溧水县身亡,就敕封他为溧水县城隍管事,写敕与他,到任管事。故此溧水县城隍姓白。”俩人和解道:“天下城隍姓纪,溧水县城隍姓白。”

明代《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虽属神怪小说,但许多背景资料都有依据。文中的城隍菩萨纪信是汉代刘邦手下著名的将军,在楚汉战争中为掩护刘邦而被项羽杀害。刘邦登上皇位后,为了表彰纪信舍身救主的功绩,封其为城隍。据宋代赵与时《宾退录》云“城隍神之姓名具者,镇江、庆元、宁国、太平、襄阳、兴元、复州、南安诸郡,华亭、芜湖两邑,皆谓纪信”,可知江南一带多地都供奉纪信为城隍。然而,溧水县城隍的确与他县不同,供奉的是死于应天府(明代南京旧称)溧水县任上的县令白季康。关于白季康,史料记载不多,但不得不提及的是,白季康的堂侄是与李白、杜甫齐名的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白季康去世后,白居易曾为其专门撰写了墓志铭。

白季康生于唐上元二年(761年),原籍山西太原,后移居下邽(今陕西渭南),相传为秦代武安君白起之后裔。白季康历任华州下邽县尉、怀庆河内县丞、徐州彭城县令、江州浔阳县令、宿州虹县令、宣州溧水县令。在溧水任上廉洁公平,仁慈宽厚,做了很多有利于百姓的事情。每年春初,他都到乡村劝课农桑,若遇田地荒芜、墙屋损坏者,他都询问缘由,必捐己薪俸以资助。县民感其恩德,于长庆四年(824年)为其在县厅立生祠。宝历二年(826年),白季康去世,归葬华州下邽。白季康去世后,溧水县民“思而俎豆之不衰,遂为城隍神”。

白居易像(清殿藏本)

据《高淳城隍庙志》载,溧水城隍于宋绍兴十七年(1147)被敕封为广惠侯,“诰敕建康府溧水县正显庙”。元至治二年(1322),又奉敕加封显德辅顺公。明代,朱元璋对溧水城隍似乎格外关注,洪武二年(1369)他曾在制文中褒赞:“溧水县城隍聪明正直,圣不可知,固有超于高城深池之表”,并按例敕封溧水城隍庙为“鉴察司民城隍显佑伯”,与所存的这枚城隍庙印记载相符。后来,溧水县民把每年阴历四月初一(白季康到溧水上任之日)、十月初一(白季康的生日)定为溧水城隍庙会,以此表达对白季康的怀念之情,数百年来崇祀不绝。

按城隍庙印印文来看,高淳县与溧水县为同一城隍神,且始于“大明分摄”,这与高淳建县的历史是相符的。高淳历史上曾长期隶属溧水,直至明弘治四年(1491),划溧水西南七乡设高淳县。由于高淳从溧水分出,两县城隍一脉相承,是希望城隍能继续庇佑高淳人民。《高淳城隍庙志》收录有多名官宦、名士文章,对于城隍保护高淳县民的作用作了论述,明确肯定了城隍崇高的地位。其精辟者如施瑞麟就指出,高淳虽然无城,而以民居为城;虽无隍,而环淳皆隍也。高淳所有数百个圩田都可为城,湖泊河流汇成的三湖都是隍。况且,高淳从溧水分出后,高淳大地上诞生了众多的名臣义士,此与高淳之地的灵气不无关系,但主要是白季康作为城隍神庇佑的功劳。因此,高淳自建县以来一直尊奉白季康为城隍,且奉祀更为隆重。每年十月初一祭祀白城隍诞辰时,都要举行“城隍出巡”的仪式,抬着城隍神主巡游全城,十分壮观。

值得思考的是,尽管溧水、高淳两县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众多有突出贡献的地方官员,但最终却没有一个死后被列入两县城隍庙的城隍祀奉。白季康之所以能崇封为高淳、溧水二县的城隍,究其原因,我认为大致有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有其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唐代城隍信仰在全国各地逐渐兴盛起来,并且已经走出民间信仰的范围,为广大士人所接受,地方官府开始主持祭祀。一些地方开始把本地城隍附会为历史上在本地建功立业的名人身上,他们或是为国家民族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名将,或是为地方百姓造福一方的廉吏贤哲,皆名垂青史、功勋卓著,是备受百姓推崇爱戴的历史人物。白季康曾在溧水多施惠政,正符合这一条件。

溧水城隍庙全图(《高淳城隍庙志》)

明清神像画中的城隍(上右一),高淳博物馆藏

其二,白季康具备成为神的条件。据《高淳城隍庙志》记载,白季康出生当晚即“红光射室”“生而能言”,长大后“通文武,善记天文地理,兵陈方伎,遁甲刑名,老庄竺乾周易之书,远近咸慕而敬之”。白季康去世当天早上,他对夫人说:“我昨夜梦见一名黄衣小吏,手持上天玉帝圣旨对我说:‘溧水乃华林龙秀之地,内有玉泉蕴涵精英,可让你永享庙食,为此邑捍灾御患。’”说完,他就沐浴更衣,升堂而坐,留下誓言:“我奉上天之命,庙食于此邑,现与你等告别,并发誓使溧水水不停宿、火不延二、蝗不入境”。水、火、蝗是古人难以抗御的三种天灾,白季康能率领百姓抵御天灾,故后世难免被逐渐神化。《高淳城隍庙志》收录有许多文人歌颂白氏城隍的诗文,皆称其“祈祷辄响应”,可见白季康在两县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其三,与其深厚的家族背景有关。白季康堂侄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历任校书郎、翰林学士等职,官至刑部尚书。贞元十五年(799年),他曾投奔在溧水的叔父白季康,得其提携和举荐,从此走上仕途,成为其人生道路的重要转折点。白居易在中进士第后,写有热情洋溢的《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崔中丞》,诗云“身忝乡人荐,名因国士推。提携增善价,拂拭长妍姿”,其中提及叔父对他的提携,两人关系可见一斑。白季康去世后,白居易受白敏中之邀亲自为其撰写墓志铭,文中赞美“繄我叔父,溧水府君,治本于家事,施政于县民”,对白季康评价甚高,无形中提高了白季康的知名度。其子白敏中,长庆二年(822年)中进士第,于会昌二年(842年)被宰相李德裕推荐为相,武宗命其入翰林院为学士。此后,白敏中在五年之间十三迁,到会昌六年(846年)正式登上相位,位居四辅之首,历任唐武宗、宣宗、懿宗三朝之宰相,地位显赫一时。白季康作为“相国司徒中书令敏中之父,刑部尚书居易之世父”,被其继任者尊为当地城隍神,其中掺杂了各种政治因素,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民国初年高淳民间城隍祭祀活动

从城隍庙印看高淳城隍文化

城隍的职掌最初是守御城池,保障治安,而在道教将城隍纳入神仙体系后,城隍的威权被无限放大。除管理亡灵外,与世间生人关系极大者,如祈雨、祈晴、门昌族贵、官阶职位、商贾阜财、航船波浪、陆程妥安等,皆与城隍关系密切,这正是城隍信仰兴盛的根本原因。

在道教有关活动中,凡主持城隍之职者,皆需持有印章。据载,明清时传城隍是龙虎山嗣汉天师任命,故其印由天师颁发。旧时城隍印颇受崇拜,凡地方上有疾疫灾害发生,或祭厉等,都须请用此印。以城隍神名义发布的宗教活动的招贴或告示上,百姓所求的方、符等纸品上一般钤盖此印。虽各府县所建城隍庙皆有城隍印,但现今遗存已不多见。这方城隍印作为高淳县城隍庙的遗物尤显珍贵,应为主持城隍祭祀仪式的道教法印。从印的造型考察,系模仿明代县署大印而制。此印可能是明弘治年间(1488~1505)高淳从溧水划出建县之际刻制。

高淳古属吴头楚尾,“好巫尚鬼”的楚文化对高淳的庙祀文化、人们的思想和社会文化习俗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明清之际,在句容茅山道教上清派的影响下,高淳道教兴盛,城隍庙、祠山殿、关王庙等宫观庙宇遍及全境,道教活动十分活跃。高淳的城隍信仰随之盛行,民间城隍信仰活动丰富多彩。高淳信教百姓认为,西天如来固然是救苦救难的救世主,可它管的是普天下,只有城隍菩萨保一方平安,是位执法如山、公正严明的神灵,不仅管治阴曹地府,还兼理民间纠纷。《高淳城隍庙志》收录有旧时城隍庙的许多楹联,多是劝人在世应该做好事,死后才能得超度。其中一联云:“得意须防失意时,上台终有下台日”。当然,“善有恶报,恶有善报”的事例世间比比皆是,城隍庙的另一副楹联如此作答:“为善必昌,为善不昌,祖宗必有余殃,殃尽必昌;为恶必灭,为恶不灭,祖宗必有余德,德尽必灭”。旧时高淳民风淳朴,百姓大都敬老怜贫,惜孤念寡,行善者多,作恶者少,或即受此影响。

值得一提的还有,城隍本为一府、一县之神,城隍庙一般都设于府治、县治所在地。但据高淳旧县志记载,除县城城隍庙外,县东六十里下坝之北还有一座城隍庙,庙基由王、魏、孔三姓捐献。可见,高淳城隍职能已远远超出了一城一池的范围,城隍信仰已出现泛城隍化的现象,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城隍高淳溧水
心手相连克难关,在溧水台胞台企助力抗疫在行动
南京溧水虎头鞋:“四根针”里有文章
两个城隍
溧水区小麦不同施肥模式效果试验
深化“统、荐、联、树”四字诀 打造服务归国留学人员返乡创业高淳模式
高淳区人大常委会调研侨务“进三区”工作
城隍庙的来历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禅意新中式建筑设计初探——以南京溧水2019G15地块示范区为例
在中国很多城市都有的城隍神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