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分析
2017-04-08付治国
付 治 国
(山西远方路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大同 037006)
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分析
付 治 国
(山西远方路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大同 037006)
结合某公路工程实例,从排水固结、换填、碎石桩、强夯挤密和置换等方面,介绍了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分析了软土路基处理施工需考虑的因素及注意事项,以提高路基的强度与承载力。
公路,软土路基,排水固结,碎石桩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也对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内陆大部分地区,都在加大力度,新建等级比较高的公路,内陆地区的很多等级较高的普通公路都被深挖高填,使得路基填土的高度比较大,很多地方的高度都超过了8 m,如果对此情况处理不当,那么路堤所处的软土环境就会面临危险的情况,从而会给公路的路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因为目前交通量比较大,所以,软土路基就很容易发生一些侧滑或者沉降的现象。只有对软土进行深层次或者浅层次的处理,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政府为了使经济更加进步的发展,投入了很大的力度,扩建公路建设的规模,这样就会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对公路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就肯定避免不了,对于一些软土路基情况的处理不当,这样就会引起软土路基情况对于公路应用的效果产生不良影响。这也就说明了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的软土路基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本篇文章结合一个地区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对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1 工程概况
对于公路所处的地理位置,一般都是地形比较平坦,气候比较适宜。通常情况下,四季分明的地区都会使公路比较湿润。整个公路建设中路段所在位置土质情况有着明显的区别,为了加固公路的稳定性,我们通常会在原有的土层上铺垫一层填筑层。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层填筑层泥土密度必须要适中,如果密度较大,不利于雨水的渗透,长期在公路表面形成的积水会对公路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所研究的这段公路其路长大约有20 km,宽度为25 m,能够承受的重量在23级,也要求车辆的行驶速度在100 km/h左右。所以公路施工建设中对于软土路基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经处理在软土路基上进行公路施工建设的话,很容易造成公路施工质量问题的产生,甚至会危及到人民的生命安全,结果得不偿失。
2 软土路基处理的技术探究
为了提高公路施工的质量,这一项技术越来越受到施工工程的重视。不一样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会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所以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当中,要对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进行充分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运用软土路基处理技术。下面是笔者对于常用的几种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的结果。
2.1 排水固结处理法
当地基水分饱和,并且具有很强粘性的时候,我们就应该采用排水固结处理法。这种处理方法主要是在土层当中安放一个体积较大的排水机器,这种机器能够感受到路面的压力,从而对周边的土层释压,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将土层中的水分排出,并对水分进行清理。在没有水分的侵蚀之后,土层的密度就会越来越大,这样就可以加固土层的稳定性,即使承受重量再大的物体也不会轻易变形。因此,当遇到饱和的粘性软土路基时,就要采用这种处理方式,来增强公路土层的稳定性。
2.2 换填处理法
这种处理方法主要是应对那些土质层比较薄的地区。首先要用高科技手段来探测当地的土壤厚度以及密度情况,得出结果之后再用土壤进行填充。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证公路在今后的使用过程当中不会出现一些较大的问题,我们大多都会采用一些很坚固并且具有稳定性与抗腐蚀性比较强的材料来填充基础地面下面较浅的土层,只有通过这样的方法才能使软土路基的坚固性和稳定性变得更强,如此也可以减少施工企业的后续维护工作,而且这种处理方式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部分的开支,尽最大可能的实现成本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2.3 碎石桩处理法
还有一种非常有效的处理方法就是,碎石桩处理方法。它工作的主要原理是用一些坚固的碎石桩来使软路基中的部分软土被替换,这种方法也是为了提高整个软土路基的坚固性和稳定性。这种方法也具有很大的优点,比如说处理效果很好,造价和成本比较低。但是只有这种方法被有效利用过后这些优点才能够得以显现。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种方式的具体应用过程,首先我们要利用钻孔设备来对需要改进的土质层进行钻孔,同时我们还要对振捣部位及时进行洗净,在此之后便要在孔内加入事先准备好的碎石,利用碎石的硬度来加固整个路基层的稳定性。由于这种方法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经费,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就可以使工程建设过程当中软土路基的问题得到很好的处理。
2.4 强夯挤密处理法和强夯置换处理法
这两种处理方式在定义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却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是在路基土质层较薄且土壤密度较小的情况之下而采用的,后者是在所选地区的土质层不适应于公路施工建设的情况之下而采用的。在了解了它们的应用情况之后,根据两种处理方式的字面意思我们便可以知道它们的具体施工过程。但是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都可以加固路基的稳定性,达到预期的效果。
3 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需要考虑的因素
要在对于道路条件,道路施工以及道路环境等因素充分了解之后,再对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进行应用,这样才能够使施工过程变得更加规范,合理和有效。
3.1 道路条件
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使整个公路的施工过程能够顺利进行,我们就必须要先对其周围的道路条件做一个充分的了解,这样便可以使得土路基处理方案得到更好的规划和实施,这样也能使施工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为了衡量道路条件,我们国家一般都会以道路的平坦程度作为最起码的基准,只有对道路条件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之后,按照国家的标准来进行施工,就一定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
3.2 道路施工区段
为了更好的使道路施工然后让构造物得到有效连接,就需要了解道路施工,把握好各个环节,加大对员工们的培训力度,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施工的质量水平,还能够给企业节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3.3 施工环境
这里给大家介绍的施工环境以及上述提到的道路条件之间有着很明显的区别,道路条件更侧重于公路路基的土层土质情况,而施工环境则包含更全面的内容,涉及到当地的气候、水文条件、地形状况等等因素以及周边的人文要素,只有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问题才能够完成工程施工建设。
4 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
要知道,这种软路基的处理技术也分为很多种,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我们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时刻注意当地土质层当中的淤泥厚度,因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应该采用哪一种技术来解决问题。但是无论采用哪一种技术,其施工过程主要分为施工准备和软土路基处理施工这两个步骤。
公路的建设是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两者相互促进。所以目前对于公路等级质量和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也对于公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我国现实情况之下,我们只有对理论去指导实践,对于新的理论进行学习和进一步的研究,我们才可能使得公路的发展更加良好,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当中,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取得在软土路基处理技术方面的成绩。
5 结语
经过以上的阐述,相信大家对于公路建设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也对于在施工过程当中应该要考虑的各项因素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我们对于公路建设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这一项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也逐渐被广泛的应用到公路施工建设当中,为我国的交通安全建设提供了保障。但我们依旧不能对此太过于乐观,而是要不断探索影响公路施工质量的各项因素,基于此来不断优化和升级我们现阶段所存在的一些技术缺陷,为我国的公路施工安全贡献一丝微薄的力量。
[1] 王剑峰.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研究分析[J].知识经济,2013(15):91-92.
[2] 何庆龙.公路施工中对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J].交通世界(上旬刊),2016(8):68-69.
[3] 张文娴.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实践研究[J].大科技,2016(27):170-173.
Analysis on soft soil founda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Fu Zhiguo
(Shanxi Yuanfang Road and Bridge Group Limited Company, Datong 037006, China)
Combining with a highway engineering example, from the drainage consolidation, replacement, gravel pile, dynamic compaction and replacement and other aspects,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soft soil foundation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analyzed the factors should be considered and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soft soil foundation treatment and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ub-grade strength and bearing capacity.
highway, soft soil foundation, drainage consolidation, gravel pile
1009-6825(2017)12-0133-02
2017-02-16
付治国(1977- ),男,工程师
U416.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