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017-04-08王玉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榜样行为习惯

王玉霞

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也绝不是一朝一夕所养成的。只有日复一日地培养和训练才能形成,需要一定的培养过程。作为品生教师的我,遵循知识;感情;行为;习惯的规律,并进行了尝试以下做法,效果甚好。

关键字:行为、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5.1

1运用教材、晓之以理。

晓之以理,就是让学生明白道理。①说理要有针对性。一事一议,由近及远,由小引大讲。如我在教学《我的小伙伴》这课中的“学会相处”这节时,我针对多数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问题——任性。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任性,在深入挖掘任性的危害。从而学生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放纵自己任着性子做事,不加约束自己,现在犯小错误,将来犯大错误。所以我们小学生要做到凡是对的、好的、该做的坚决做。对于错的、丑的、不该做的坚决不做。这不仅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②说理要有趣味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常常是这样做的:由故事揭示课题,把故事穿插在教学之中,以故事做结尾。如教学《鲜艳的红领巾》、《说声谢谢》等课都是由故事导入课题的,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故事中悟出了道理,又揭示了课题。又如教学《爱护花草树木》、《我和动物交朋友》等课我是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穿插了故事,使教学目的更加明确了。再如《我升入了二年级》、《鲜艳的红领巾》等课是由故事结尾的,使学生回味无穷。这样安排教学过程,不仅学生爱听、爱学而且易懂、易透,教学效果好。③说理要符合实际。用学生周围的事例丰富、完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索。讨论、辨析、陶冶情操,促进道德行为的形成。如教学《钱该怎么花》这课,我先阐明:花钱买的东西超过了人们正常要求是一种浪费,为了省钱该花的钱不花不叫节约。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浪费与节约的一些现象进行辨析,从而使学生懂得了注意节约、不要浪费的道理。④说理也要提出明确的具体要求。如教学《我是谁》这课通过教学,学生明确了:在生活中由于场景不同、参照对象不同,我们所承担的角色是不同的。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儿女,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店我们是小顾客,在车上我们是一个小乘客……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参照对象,我们要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当好生活中各种的角色,

总之,给学生讲清道理、坚持经常,久而久之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就能逐渐养成。

2榜样示范,动之以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对最乐于模仿的小学生来说,榜样给他们提供了生动的做人模式。如书中的英雄人物、模范的共产党员、优秀的学生、生活中的好人好事、艺术中的完美形象等都可以成为孩子的学习榜样,来激励孩子们的仿效之情。如《鲜艳的红领巾》这课,教师在教学中利用课件给学生讲述董存瑞、雷锋、丛飞等故事,还让学生观看《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又推荐学生阅读了《鸡毛信》、《王二小》等小英雄的故事及书刊,从而使学生知道了我们应该向英雄学习,更加明确了要以英雄为榜样,树立革命意志,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辜负为祖国牺牲的先烈们。至此学生受到了正义的感奋,激起了对邪恶的憎恶,对崇高的敬仰,对卑下的蔑视。

3多种途径,导之以行。

道德行为是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感情和道德意志是外在的表现形式,道德行为是一个人主观态度的外在表现。我们常说对一个人的看法不但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就是说看一个人品德是否高尚,主要看他的言行是否一致。我国的古代教育学家十分重视行为的训练,孔子提倡立志和力行。宋朝朱熹更明确的指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就是说道德行为习惯是衡量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老师的责任最大,老师要多引导、多培养,通过多种途径导之以行。除了结合课堂教学,教学中的图片、插图等作用,练习中的行为指导外,还可以通过少先队活动,寓教学于娱乐之中。如:看电影、看电视、看图书、报纸、网络、讲故事、听报告、做游戏、书画展示、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等有意义的少先队活动也是课外导行的良好途径。如教学《我自己会整理》这课我让学生进行了实践活动,制定了家校联系表,请家长做裁判。请家长当裁判非常必要,对孩子的课堂收获和行为是进一步跟踪,有利于学生真的通过活动养成自己做事的好习惯。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孩子们带着生活经验走进课堂,再从课堂中让“经验”通过行为训练和知情明理进一步得到规范,再走出课堂,融入生活,这就是從生活中来再从生活中去。通过实践活动,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既指导了他们的生活,又提升和发展了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生活品质。又如:教学《我的祖国多辽阔》、《江山多娇》之后,组织学生写诗、作画、举办小小书画展,进行诗歌朗诵比赛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反复实践,形成习惯。

小学生的道德意识比较薄弱,缺乏毅力,一遇到困难而且易反复。针对这些情况,我采取了如下的一些做法: ①反复实践,培养习惯。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道德知识,有初步的良好愿望的基础上,在低年级进行了强化行为训练。使之掌握各种情况下道德行为的表达方式,引导他们反复实践,锻炼自己。②形式多样,耐心引导。我利用各种形式引导、鼓励学生实践。如:利用文化墙、光荣榜、黑板报、评定卡等都可以起到鼓励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作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既充实丰富了教材,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供了条件,两者相辅相成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5结束语

道德的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所以要对小学生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形成习惯教育,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品德与生活》 人民教育出版社

《品德与社会》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榜样行为习惯
儿童道德行为发生的时间逻辑及其教育遵循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远和近
榜样
榜样
榜样
榜样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