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气质的三个瞬间
——兼论微电影技术与产品创新
2017-04-08刁毅刚陈旭管
本刊记者/刁毅刚 陈旭管
红色气质的三个瞬间
——兼论微电影技术与产品创新
本刊记者/刁毅刚 陈旭管
一部9分5秒的微纪录片,上线后迅速获得刷屏效应,综合电视台、网站、两微一端、户外屏媒和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热播,浏览量已突破2亿人次,成为“现象级传播”的宠儿,被中央和地方的政府干部教育、多所大专院校和中小学课堂采用,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融合发展案例的教材。
一部9分5秒的微电影,将中国共产党95载燃情岁月、95载春华秋实高度浓缩,回望历史、分享光荣,影片上线半年之后依然感动和激荡在中国网民的心房。
2016年下半年来,这部微电影连获中国国际微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全国电视纪录片专题片推选一等奖第一名、第六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光年奖·最佳创新奖”、第四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特别推荐奖、第四届中国国际微电影展“金桂花奖”特别单元十佳公益微电影奖等多个国家级奖项,被誉为2016年中国网络视听作品年度标杆,这部微电影的名字是《红色气质》。
《红色气质》的传播实践告诉我们,虽然穿越岁月,以宏大革命历史题材为主体的作品依然历久弥新、焕发生机;《红色气质》的实践告诉业界,在新媒体和微传播的榜单上,主流媒体依然可以击楫中流、挺立潮头。
电影是时间与空间的艺术,用声音与影像、用时间和空间、用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打动和感染观众的艺术。
影片策划初期,《红色气质》总策划、新华社总编辑何平明确指出影片的制片思路是“要立足于发挥新华社的照片优势,精选一些经典照片,用虚拟技术让它们动起来、活起来”。
对于该片的表现手法,何平总编辑作出具体要求:要用新的方式去再现这些老照片。关键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串起来,二是动起来,三是厚起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按照何平总编辑的策划思路,剧组经过四个月的辛勤制作和艰苦磨砺,创新了微电影编导、制作和技术手段,影片中这些串穿起来、动起来和厚起来的若干个瞬间,必将载入史册,见证中国微电影2016年的年度精彩。
动起来的瞬间
《红色气质》策划、新华社总编室主任白林认为:这部微电影“特”是第一位的,没有特点,就到处是缺点。
到底“特”在哪里?新华社总编室融合发展中心副主任、影片导演李柯勇说:从前的微电影都是动态的,大多通过对视频剪辑加工、合成制作出来,《红色气质》从未使用录像与视频,完全通过对新华社照片历史档案馆静态的照片拼接、串联和后期制作而成,这在世界电影史上是一个首创。
照片是光与影的瞬间,是片刻的记忆,剧组是怎样让这些静止瞬间动起来的?
把历史照片串起来、让历史人物动起来,指的是运用后期特效处理技术,让静止的图片动起来,使多帧图片素材呈现迭加、运动等特效,使微电影的画面整体呈现出历史的穿越感,与此同时赋予静止的照片素材一种特殊的叙事逻辑。
为了表达这样的叙事逻辑,《红色气质》运用了哪些先进技术?
《红色气质》较为全面地运用了微电影制作技术,其中应用较多的有“抠像”和“三维重建”技术。“抠像”技术最早运用在电视制作中,是指吸取画面中的某一种颜色作为透明色,将它从画面中抠去,从而使背景透出来,形成二层画面的叠加合成图层,这样在室内拍摄的人物经抠像后与各种景物叠加在一起,形成一定艺术效果。三维重建是一种计算机视觉技术,是指根据单视图或者多视图的图像重建三维信息的过程。
《红色气质》剧组通过照片的拼接,故去的共产党人跨越时空,“魂飞万里盼归来”,三维重建还原了历史瞬间,人物和场景“动”了起来,照片背后的故事也随之鲜活起来,增强了故事主人公人生和中国历史交织的厚重感,创新了对一代代共产党人和革命英烈家国情怀的诠释手段,让习惯于“所见即所得”的90后与00后们充分地感受到英烈们为了革命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和“舍小家、为大家”的责任与担当。
以瞿独伊讲述画面的技术处理为例,将瞿独伊当前影像,运用画面抠像技术,变化成一个少女时代的影像,还原到瞿秋白、杨之华和瞿独伊的家庭合影中,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瞿秋白对于家庭和国家的选择,将受众迅速代入到导演设计的故事中来;特技的运用让中国共产党同龄人瞿独伊和她的讲述,迅速成为整个电影的主线,历史场景、今昔对比,其说服力和感染力自不待言。
在照片中做加法,刻画了英烈们深情款款的一面。关于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的场景中,因工作极度繁忙从未拍摄过家庭合影的焦裕禄书记披着中山装走进了家庭的合影中,和家人拍摄了温情脉脉的合影,这个虚拟的场景产生了“此地无声胜有声”的叙事效果,一个“心中只有别人、唯独没有自己”的共产党员形象与“丈夫和父亲”接上了地气,变得有血有肉、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在照片中做减法,以往人们心目中高大壮烈的英雄形象,变得更加鲜活和人性化,赵一曼、左权、叶挺、彭雪枫、江姐等烈士从全家福合影中的消失的桥段,勾勒出中国共产党人在风雨如晦战争年代的组照和群像,直击每一个观众心房中最柔软的部分。
谈到影片特效制作技术时,影片副导演姚俊译说:素材的遴选得益于新华社高级编辑陈小波,新华社档案馆里1000多万张老照片,她熟悉的就有大约400万张。为了制作《红色气质》,她与同事们一起从五六十万张照片中精挑细选,最后形成这部个人史和国家史、个人相册和国家相册交相辉映的微电影。
岁月的积累、高超的创意和精良的制作,把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家与国”“得失与责任”等生死拷问所交出的答卷,诠释得淋漓尽致。
串起来的瞬间
在现代计算机技术中,虚拟化技术是在广电行业获得广泛运用的关键技术,在“新闻联播”“今日说法”和“春节联欢晚会”等节目和片场虚拟场景的构建中并不鲜见。
虚拟化技术将计算机制作的虚拟三维场景与电视摄像机现场拍摄的人物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实时合成,使人物与虚拟背景能够同步变化,从而实现二者天衣无缝的融合,以获得完美的合成画面。
剧组运用虚拟演播室技术表现95年时空的演变和穿梭。实现了场景串连的效果,微电影运用“历史相册”这一虚拟元素作为串联照片的线索,陈小波通过具有涵养深厚学者范儿的讲述、“妙手偶得”的照片素材应用能力和高超的策展经验,联结了党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向受众奉上一道关于中国共产党员“家国”和使命的光影大餐,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党史长卷。
影片结尾,一组关于幼年瞿独伊在历史长卷中逆流漫步的蒙太奇成为泪点,剧组运用复现蒙太奇表现手法,将幼年瞿独伊的奔跑作为倒叙桥段,引导受众的思绪回溯到95年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中,幼年瞿独伊与烈士、历史场景和现实的遭遇,构建起穿越历史、见证光荣的历史长卷,让受众的感动应接不暇。
《红色气质》热映半年之后,还有90后的网友通过视频共享平台观看这部微电影并发表弹幕:“真没想到国际歌那么好听、那么神圣!”,影片的音响效果引起了“90后”的共鸣。
是的,仔细品味影片中的音乐,有一种“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音乐在影片中发挥了叙事功效,单旋律口琴、大声场电子音色、钢琴和小提琴独奏、管弦乐合奏在不同场景的综合运用,使得《国际歌》乐曲的音效时而余音绕梁,时而大气磅礴,烘托了影片不同的叙事场景,成为串起全片的一条独特主线。
对《国际歌》这一背景音乐的使用,让受众产生由远及近的历史纵深与厚重感之外,还紧扣住“不忘初心”这一主题,传达出中国共产党人从建党之日走到今天,从未忘记共产主义理想的初心、从未放弃坚持宗旨意识的弦外之音;95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这支歌曲的激励与鼓舞下,用热血和生命书写着理想和信仰,不忘初心、前赴后继、砥砺前行。
厚起来的瞬间
利用巧妙运思和技术手段,《红色气质》剧组让照片和历史厚起来的瞬间,挖掘到背后的故事和内涵。
在影片关于开国大典的若干镜头中,有一个瞿独伊作为播音员的前景照片,14岁就经历丧父之痛瞿独伊,14年后成为开国大典上毛主席讲话的俄语广播者,亲眼见证了父亲以生命和鲜血为之付出的梦想变成现实,她的家庭故事成为一部中国共产党史的缩影。
剧组介绍,影片中的“烈士全家福”实现了让所有的烈士同框,这是一个呈现形式上的创新,这张照片的加工时间超过14小时,制作团队数易其稿,最终形成一张非常有中国传统照相馆风格的烈士全家福。
在全家福中,烈士穿越时空从历史深处走出来,他们中的大多数素昧平生,为了相同的共产主义理想目标走到一起,他们都经历了家庭和亲人的舍离,在生死抉择之前选择了杀身成仁、慷慨赴死,他们的气场形成了“红色气质”。
影片的“战争长镜头”是由7张照片做的一个连接,从新华社记者袁苓拍摄的抗战照片开始,形成一个历史穿越镜头,从抗日战争一直穿越到解放战争胜利,一个个镜头往前走,这个长镜头通过许多震撼的历史画面把受众带入历史现场,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在谈到影片中运用的照片串联技术时,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总监李涛对记者说,照片编辑软件很多,但效果不易把握,容易让受众有杂乱无章之感,难在运用照片讲故事、难在让“瞬间”厚起来。
2016年6月,在社内组织的有关该片的研讨会上,剧组成员谈到这组长镜头时颇为谦虚地表示:“不专业”的团队大胆突破一些影视行业的成规,如叙事结构的突破,变不可能为可能,反而实现了传统影视创作规律束缚住的东西,比如用照片做出来的特效比录像做出来的好,就呈现出一种雕塑的美感。
结语
九分零五秒与九十五年。
数百张照片和五十多万张素材。
2016年6月20 日上午9:50准时上线。
口琴吹奏出国际歌悠扬的旋律。
安 静地贴到屏幕上的片尾字幕。
这一切戛然停止在影片的第9分5秒,“东船西舫悄无言”,在干净的口琴吹奏音乐中,影片结尾戛然而止。
共产党一路走来,九十五载峥嵘岁月,九十五载春华秋实,太多瞬间需要回味、太多故事值得品读。
片尾字幕:“对于一个人95年很长,对于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党,正值青春年华,远方有我们和父辈的梦想”。
这段关于父辈和我们梦想的话,萦绕在每一个观众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