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式教学模式激活初中语文课堂

2017-04-08宋成莉

南北桥 2017年6期
关键词:开放教学初中语文教学模式

宋成莉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开放教学 课堂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185

由于教师长期把语文教学囿于课文,把课文肢解成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没有学到读写方法,也没有形成语文能力。课外鲜活的文章根本无法接触。许多语文教师都有深切的感受,学生不进行广泛的阅读,学好语文是不可能的。学生课外阅读少,阅读面窄,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最大障碍。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针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语文教学工作者提出了初中语文“开放式”课堂教学策略。

一、课堂教学要求

(一)关键是教师引导要灵活

要想活化语文课堂,让学生学得活,当然教师灵活引导是关键。首先,教师的教学活,带动的必然结果是学生学法活。教师教的不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老师在课堂中应少废话、少替代、少包揽、少埋怨,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他们标新立异。其次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就显得至关重要。我在教学中经常利用投影仪、录音机、简笔画、实物、模型、挂图、表情动作等多种直观手段,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情境。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上课,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能很快全面熟悉文章内容,并且能顺利解决课文有关问题,准确把握知识要点。再次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短剧表演,教师新颖的板书设计、随手勾勒的“简笔画”等,都能促使学生沉浸语文课堂教学中。

(二)学生思维要鲜活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发挥学科的思维功能,鲜活的思维是优化语文课的核心。在教学操作中,有经验的教师在灵活引导的同时,十分注重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直觉思维、想象思维的并用,并力求异新,自觉地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鲜活的学生思维是智慧激荡的摇篮,我在教学中从不随意打断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

(三)课堂气氛要活跃

教活、学活、课堂气氛怎能不活?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生全方位投入思考;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学生又能大胆实践;教师激励学生“超越”,学生就思维飞扬;教师让学生“选择”,学生能自作主张;教师激发学生“创造”,学生不断开拓创新。课堂上时而让学生演一演、画一画、辩一辩、赛一赛、唱一唱、问一问、读一读、猜一猜、整个课堂气氛就活跃了起来。充分利用小组教学模式,在不同的时段中让学生或探究讨论,或静听欣赏,或即情表演,或自由交流,或游戏娱乐,使学生如坐春风,这样的教学效果也必定良好。

当然,在实施活化课堂教学活动中,也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二是活动尽量不要预先排练;三是要处理好活动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四是要对学生的活动多加肯定,表扬;最后还要老师有较好的课堂组织调控能力。

二、常用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一)表演式教学模式

当前的初中生自我展示的欲望十分强烈,喜欢表现自己,而表演综合了语言领悟、感受、理解各种能力的进一步创造活动。当前的初中语文内容都是非常丰富的故事,人物对话精彩,故事情节一气呵成,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有些语文课文中塑造了多个人物角色,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演绎,在表演过程中,需要教师明确告知学生不要被课本限制,要求学生在尊重语文中心思想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同时要求没有表演的学生担当评委,对台上同学的表演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并指导表演学生,才能更准确地演绎故事。经过这样的表演,不仅能进一步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而且学生能够全身心领悟课文中人物的感情。

(二)活动式教学模式

初中生喜欢唱歌跳舞,爱说爱笑。在开放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课文材料融合到歌曲、舞蹈、画画等活动中,让学生在各种丰富的活动中积极思考、开拓眼界、训练语言组织能力。比如在学习《云南的歌会》一课的时候,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班級歌会”,并给出一定的歌会主题,让学生课后自己收集歌曲资料,并让学生在歌曲资料的收集过程当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使学生的素质能力结构得到扩展,“红歌”就是一个不错的主题,因为在“红歌”的收集过程当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道德水平都会得到提升。

(三)辩论式教学模式

在开放式教学过程中善于利用辩论试教学方式,对于活跃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及培养学生研究变难能力是很有裨益的。每当遇到一篇课文,学生若能充分阅读思考、体验感悟,在全班进行辩论,每位学生的所感所悟均能有效碰撞升华,这碰撞的火花过程就是辩论的过程,最终必定会丰富学生情感,提升对课文的理解。如在教学《羚羊木雕》后,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进行辩论,有的同学说不该把羚羊木雕拿回来,原因有几个:一是父母既然送给我,那就是我的了,我有权做主送给任何人;二是万芳是我的朋友,礼物有价友情无价,如果要回来既伤我的心,也伤了朋友的心;三是认为父母重财轻义;四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而有的同学则赞成要回木雕,原因也有几个:一是羚羊木雕不仅仅是工艺品,还是父亲支援非洲的见证,我送了羚羊木雕是缺乏对爸爸的理解;二是父母送给我,但是没允许我送给别人;三是我送木雕是因为友情,认为友情无价,这是把友情置于亲情之上,还认为妈妈重财轻义,这是感情的错位……。通过这样的辩论,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同的观点进行激烈的碰撞,让他们想到了更多,也加深了文章的理解。

总之,由传统的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变,由封闭的教学向开放的教学转变,不但是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更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开拓语文教学的新途径,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只有实施开放性的教学,才能培养出开放性社会所需的开拓创新的人才。

猜你喜欢

开放教学初中语文教学模式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开放教学理念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