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世班禅的爱国主义思想

2017-04-08戴畅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班禅西藏

戴畅

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用其一生践行了“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本民族、热爱自己信仰的宗教”的誓言,他把他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抵御外辱,维护统一,发展西藏,关爱人民的伟大事业中,他的伟大精神和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思想,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值得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学习。

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1938年2月3日出生在青海省循化县。1943年,被认定为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曲吉尼玛的转世灵童。1949年8月10日,由国民政府特派专使关吉玉在塔尔寺主持坐床典礼,正式继任为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年仅11岁。1989年1月28日,因操劳过度,心脏病突出,不幸逝世,享年51岁。在他的一生中,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支持西藏的和平解放,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用其一生的传奇经历,诠释了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被邓小平誉为“最好的爱国者”,为西藏的和平解放,西藏自治区的成立,西藏藏传佛教的发展和西藏的进步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同仇敌忾,抵御外辱

西藏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一直以来都受到英、美、俄罗斯等国家的窥伺,曾多次以通商和游历名义潜入西藏从事破坏活动,妄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1949年,国内政局发生大变化,国民政府迁到广州,早就窥视中国西藏的英美帝国主义者,加紧了策动“西藏独立”的步伐。7月,时任英国驻拉萨使团团长黎吉生(印度宣布独立后为印度驻拉萨使团团长),唆使西藏地方政府摄政达札为首的亲帝分裂势力,封闭了国民政府驻拉萨办事机构,驱逐其工作人员和其他一些汉人出西藏,制造了“驅汉事件”,妄图以此断绝与中央政府的联系。阻止人们解放军进军西藏,把西藏变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8月,美国派“广播评论员”汤姆斯父子进藏活动,同亲帝分裂势力密谈,鼓动西藏地方政府扩军,并积极帮助西藏当局获得美国的军事援助和先进武器。9月,拉萨召开官员会议,决定扩充藏军,组织军事训练,同时,向美国谋求反对人民解放军进藏的经费。11月,西藏地方政府“外交局”致电毛泽东主席,声称西藏是独立国家,“请不要将军队越境进入西藏领土”。1950年1月,西藏当局违背西藏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派遣4个非法的“亲善代表团”去美、英、印度、尼泊尔寻求所谓的“西藏独立”,乞求帝国主义的政治支持和军事援助,图谋把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

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西藏亲帝分裂势力的嚣张气馅,当时因为历史遗留问题留居在青海的十世班禅,清醒地认识到,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不能被帝国主义操控,在历史的重要关头,刚继任为第十世班禅的确吉坚赞。毅然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和西藏亲帝势力的分裂行为。

在十世班禅的号召下,西康、青海等省的一些藏族人士也纷纷发表文章,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盼望人民解放军早日解放西藏人民。在班禅和西藏人民的支持下,1949年冬,党中央、毛主席作出了解放西藏的决策,命令人民解放军担负起解放西藏、经营西藏的任务。1950年初,中央人民政府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并宣布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1950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入昌都,昌都解放。1951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进行和平解放西藏问题的谈判,通过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12月,西藏和平解放。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达赖和班禅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两位最高宗教领袖,两人地位相当,按照惯例和传统,达赖与班禅分别管理前藏与后藏。由于九世班禅和十三世达赖在归附和独立的问题上不和,九世班禅被迫逃到青海,班禅和达赖的关系决裂。1949年8月,确吉坚赞继任为第十世班禅,只获得了国民政府认可,十四世达赖及其噶厦政府并不承认,只承认他为候选灵童。按照惯例,达赖、班禅的转世灵童,必须要相互承认,才能在宗教上算合法。因此,十世班禅坐床典礼举行后,鉴于西藏地方与中央的从属关系未恢复,他及其堪布会议厅仍然留在青海,并未能返藏,而本应由班禅管辖的后藏地区,仍然由达赖代管。尽管十世班禅返回西藏的问题尚未解决,但他始终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不断发扬历世班禅爱国精神,坚持不懈地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道路。

1951年4月,十世班禅一行抵达北京协商和平解放西藏问题。十四达赖也带着和谈代表团来到北京。在京期间,班禅为和平解放西藏献言献策,为促进谈判的顺利进行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在谈判中,就班禅回藏问题达成了协议:班禅额尔德尼的固有地位及职权,应予维持。5月,西藏和平解放协议签订,班禅向毛主席献上了用汉藏文写成的“中国各民族人民的大救星”锦旗,并发表声明表示热烈拥护。为了维护西藏民族内部的团结,表示愿和达赖喇嘛精诚团结的诚意,班禅主动致电达赖喇嘛,表达了对达赖的敬意,表示“愿竭绵薄,精诚团结”“为和平解放西藏而奋斗。”其态度之诚恳,言语之谦逊,充分体现了班禅的宽阔胸襟和大局意识。

1951年12月19日,按照达成的协议,班禅自西宁启程返藏。1952年春天,班禅抵达拉萨,在布达拉宫日光殿与达赖会面。按事先安排,班禅见达赖只需行碰头礼,但当班禅进入日光殿时,达赖高坐在宝座之上,他的副手要求班禅向达赖行叩拜大礼,这显然是非常不合理的要求,班禅虽然很生气,但为了西藏内部的团结,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班禅谨记毛主席要求主动同达赖搞好团结的教诲,忍住了心中的怒火,从大局出发,向达赖行了叩拜大礼。6月,班禅回到后藏(日喀则),从而结束了从九世班禅开始长达28年的流亡生活,班禅从心底里感激党和人民政府。

根据“十七条协议”的规定,“有关西藏的各项改革事宜,中央不加强迫。西藏地方政府应自动进行改革,人民提出改革要求时,得采取与西藏领导人员协商的方法解决之。”因此,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一直维持原有的政治制度没有变更,仍然是封建农奴制度,广大农奴没有人身自由。1956年4月,顺应人民日益高涨的民主改革要求,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着手准备民主改革事宜,西藏上层统治集团的一部分人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极力阻挠,企图永远保持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1956年11月,应印度政府邀请,第十四世达赖和第十世班禅前往印度参加释迦牟尼涅槃2500周年纪念活动。帝国主义和印度反动派利用机会,勾结亲帝分子,挑拨达赖留在印度,搞所谓“西藏独立”。针对分裂主义分子的阴谋,十世班禅旗帜鲜明地拒绝了邀他同去噶伦堡的要求,要求随行人员坚决与分裂分子划清界限,不做任何有损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事,他并严格按照出国计划回到西藏,以实际行动表明了光明磊落的爱国立场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态度。

在印度期间,达赖的立场产生了动摇,期间周恩来总理与达赖进行了三次谈话,推心置腹地阐明了党的方针政策。承诺“六年不改”,促使达赖返回西藏。然而,改革势在必行,越来越多的开明人士认识到只有改革才能实现西藏的繁荣昌盛,但西藏上层一部分人顽固不化,不愿放弃自己的特权,公然反对改革。1959年3月,在反华势力的支持下,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公然背叛《十七条协议》,在拉萨全面发动武装叛乱,第十世班禅致电西藏工委和军区,愤怒谴责分裂主义分子的叛国叛乱罪行,表示要确保日喀则城区的安全,坚决支持和配合解放军平息叛乱,正气凛然地站在祖国和人民的一边。叛乱失败后,达赖逃往印度,周恩来总理下令将西藏地方政府(即噶厦政府)解散,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任命十世班禅为筹备委员会代理主任委员,在民族危难之际,十世班禅挺身而出,从日喀则赶往拉萨,开始全面主持西藏的事务。在他的主持下,筹委员通过了一系列有关平定叛乱和民主改革的政策方案,为稳定西藏局势和发展西藏经济、推动社会前进做出了很大贡献。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班禅全面主持西藏事务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实行土地改革,领导西藏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运动。然而,受全国大跃进和“反右倾”斗争的影响,班禅发现在藏区一些地区“左”的倾向和不切合实际的做法,有的干部在执行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统战政策方面,没有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出现了问题,班禅作为民族领袖和宗教领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朋友,自觉有责任有义务向党中央,向国家領导人反应真实的情况,于是把自己了解的情况,收集的资料,写成文字,全面系统地向中央、向毛主席汇报,史称“七万言书”。1962年,班禅的“七万言书”上报后,中央十分重视,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肯定,并专门组织研讨,提出改进西藏工作的意见。同时,周恩来也指出了“七万言书”中的错误,有一些话过头了,有些认识很片面,但这是“人民内部矛盾”,“是站在爱国的立场上提出来的”。遗憾的是,随着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蔓延,这个“七万言书”还是被定性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反动纲领”。

1964年,全国开展“四清运动”,在西藏也开展了“三教”运动(阶级斗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前途教育),9月18日至11月4日,召开了西藏自治区筹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主要任务就是批判班禅,斗争不断升级,上纲上线,班禅被撤销了西藏自治区筹委会代主任职务。随后,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四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上被撤销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职务,只保留了全国政协常委一职,对班禅来说,这是在政治上的一次最大的打击。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矛头再次指向了班禅。一些红卫兵不顾中共中央指示,擅自召开批斗大会,抄了班禅的家。1968年夏天,班禅被关入狱,在狱中,班禅一直在反省“七万言书”的是非对错,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言辞过于激烈,有些问题夸大了,以后要改正。班禅始终相信真理,相信共产党,相信人民,相信历史是公正的,他凭借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静心学习,学习毛泽东著作,阅读中文报刊,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请教看管人员,查阅《新华字典》,通过学习,提高了理论修养和知识水平,出狱时,已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

1977年10月,在监狱中度过了9年8个月的班禅出狱。出狱后,班禅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他主动要求为祖国,为人民,为藏族同胞服务,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谈起这段冤狱经历,他说:“与老一辈革命家们所受到的迫害相比,我这点委屈算得了什么……我在向党反映情况、提意见时有气是事实;因为有气,说了错话,做了错事也是事实,但我没有反对党的心。经过这些磨练,我学会了更冷静地思考问题,对党更加热爱了。”

以天下为己任,勇担兴亡之责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拨乱反正,中央为班禅落实政策,安排工作。1979年7月,在政协五届全委会二次会议上,班禅被增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80年9月,在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上,班禅被补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重新走上了领导岗位。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班禅紧跟时代步伐,拥护改革开放,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努力工作,兢兢业业。在重新工作后的10年中,他与时间赛跑,7次去西藏,2次去青海,2次去四川藏区,1次去甘肃等藏区视察,足迹几乎遍及了整个西藏和其他藏族地区,每到一个地方,他都积极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统战政策等,与群众亲切交流,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中央反映,有效地做到了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成为了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班禅非常关心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作为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对宪法的修改,法律的审议提出了很多的建议,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执行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1987年,班禅和阿沛·阿旺晋美创建了“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为发展西藏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科学技术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各项事业筹集资金,扶贫济困,促进西藏的进步与繁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了保护藏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藏语的学习和使用,1987年7月,班禅提议并通过了《关于学习、使用、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同时,他还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主张小学生要学民族语文。在北京创办了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专门培养藏传佛教爱国爱教的高级人才。

作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十世班禅始终坚持与分裂势力作斗争。1979年西藏分裂势力打出“独立”旗号,班禅旗帜鲜明地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在各个场合。屡次强调要加强民族的团结,反对分裂。1987年9月,少数分裂主义分子在拉萨制造骚乱,正在西宁视察的班禅大师立即发表长篇讲话,谴责分裂活动,态度鲜明地维护祖国的统一完整。1987N1988年,西藏少数分裂主义分子与国外分裂势力相勾结,在拉萨多次制造骚乱事件,班禅坚决反对这种分裂祖国的行为,多次发表讲话,谴责破坏西藏人民根本利益的行径。班禅的讲话得到广大僧俗民众的热烈拥护,对增强民众反分裂斗争的意志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作为藏传佛教杰出的领袖,班禅把自己的一生都致力于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地引导爱国和爱教相结合。主张对藏传佛教进行改革,控制寺院规模,提倡“宪法进寺庙”。积极推动藏传佛教走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

猜你喜欢

班禅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清人绘六世班禅唐卡
我们一起去西藏
我给十世班禅大师当翻译
《六世班禅洛桑班丹益西传》的史料价值
简论九世班禅及其班禅堪布厅的爱国活动
九世班禅与拉卜楞寺间的史实考究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西藏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