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视阈下高职学生道德修养培育研究

2017-04-08马强周士敏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院校职业

马强 周士敏

培育高职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修养是践行“中国梦”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中国职业教育梦的必然要求。目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思想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存在道德修养素质偏低的问题,因此如何在中国梦视阈下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使之成为社会应用型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是以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院校,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有专业的技能,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关系到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和现代建设事业的成败。“中国梦”是个人梦与民族梦的融合,将中国梦融入到高职道德修养教育中是提升高职学生道德修养的总纲领与具体举措。

中国梦视闻下培育高职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是经济新常态发展下社会对高职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道德修养教育必须要结合社会实践与民族精神,而“中国梦”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个人价值努力的方向,因此在新常态下将中国梦融入到高职学生道德修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中国梦是学生道德修养培养的基本原则与方向。学生道德修养是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体现,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要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只有让学生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以及人文素养等才能推动中国梦的发展;其次中国梦与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相统一。中国梦是全国人民的梦,中国梦融入到高职学生道德修养教育是提升学生个人技能的基础,也是实现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中国梦视阈下高职道德修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将中国梦融入到高职道德修养教育中是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关键,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高职院校在道德修养教育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高职学生道德修养教育与“中国梦”的融合性不高。“中国梦”是职业院校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抓手,是激发学生为实践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有效载体。但是高职院校在道德修养教育中却存在融合性不高的问题:首先高职学生道德修养教育忽视了“中国梦”的实践性,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停留在理论学习上,导致学生在实践中的道德修养素质不高;其次中国梦教育与学生的日常教育结合性不强。学生道德修养教育必须要融入到具体的实践中,但是从目前看,高职关于中国梦的学习仍然是以简单的课堂学习为主。而忽视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融合。

高职学生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发挥。中国梦视阈下高职道德修养培育关键在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高职学生的主观性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一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认为当前的任务时学习专业技能知识,而关于道德修养的培养无关紧要,因此高职学生践行中国梦的积极性不高;二是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稳定。在互联网环境下高职学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进而产生享乐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这些错误价值观会导致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偏差。

中国梦视闻下培育高职学生道德修养的对策

将中国梦与道德修养教育融合在一起是提升学生道德修养,树立现代职业学习观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模式,结合工作经验,高职院校培育学生道德修养的对策如下:

将“中国梦”融入到高职道德修养教育中。道德修养是“中国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将中国梦融入到高职道德修养教育中:首先要创新高职学生道德修养教育中“中国梦”的教育内容。“中国梦”是所有国人的梦,基于形势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在践行中国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丰富与创新中国梦教育内容。例如针对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淡薄的现状,高职院校要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通过爱国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其次以社会发展为导向创新“中国梦”教育内容。高职院校是以培养社会需求人才为主的,在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环境下,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需要高职院校要积极根据社会需求丰富中国梦内涵,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创建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的道德修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检验与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因此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环境下高职院校要积极创建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校园活动:首先高职院校要加大对中国梦的宣传,提高师生对中国梦的正确认知。例如高职院校要定期举办中国梦画展,让学生积极了解社会上发展的具有正能量的事件,以此培育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修养;其次高职院校要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系列文体活动,例如组织中国梦演讲比赛,奏响“中国梦”校园文化主旋律,使“中国梦”教育更加生动、生活、形象,使学生对其感到亲近和信任,在具有浓郁艺术美的活动体验中领略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魅力。

結合“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加强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是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形式。首先要加强大学生“中国梦”主题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例如高职院校要加强与当地“红色资源”教育基地的合作,将思想意识建设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进行形象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现“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阵地化。其次,还应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奉献活动。例如积极组织学生志愿者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开展便民利民的志愿服务活动。把志愿服务纳入学生素质拓展和思想品德考核学分中,使之体现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价值。

总之,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必须要加强道德素质教育,将中国梦融入到素质教育体系中,培养符合中华民族建设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院校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