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特色型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

2017-04-08钱德年张海战赵彤璐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价值观特色

钱德年 张海战 赵彤璐

当前,国家将文化自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提升文化自信对未来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行业特色型高校多为理工科学校且学科高度集中,受办学理念等方面影响,理工科行业特色型高校在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行业特色型高校应通过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利用地缘文化优势及打造网络平台高地等方面,使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接地气、成体系、出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表明国家已经将文化自信提升到战略全局高度。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时代任务。行业特色型高校利用自身特色文化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在此方面展开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充分挖掘行业特色型高校特色文化,与其他文化资源有效联动,充分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接地气、成体系、出效果。

大学生文化自信内涵及意义

学者对文化自信普遍采用的概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传统和内在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对自身文化发展进程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文化观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认同。大学生是未来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增强国家、民族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对未来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行业特色型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应集中体现在增强学校特色优秀文化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等方面。

行业特色型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建设项目《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发布的2015年度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拥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乐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91.7%的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1.5%的大学生“为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而自豪”,89.9%的大学生确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创造文化新辉煌”。96.1%的大学生知晓中华文化发展演进历程,表明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文化素养整体较好。95.3%的大学生愿意参加学校开展的中华文化传承活动,大学生群体已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和弘扬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也为抽样高校之一。

当前,绝大部分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国家文化。然而,行业特色型高校多为理工科学校且学科高度集中,受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影响,理工科行业特色型高校在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重理轻文,人文氛围淡薄

行业特色型高校大多是理工科学校,因人文社科资源薄弱等原因,往往有重科技轻人文、重实用轻观念等倾向,校园文化氛围不浓郁。同时,行业特色型高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大多理工科出身,自身人文素养欠缺,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养、人文精神教育显得力不从心。理工科行业特色型高校可能会出现人文精神的荒野或空白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的信息与电子学科特色鲜明的行业大学,长期治学过程中崇尚学术,人文氛围尚需加强。

崇新媚外,自身文化式微

在新媒体时代,“90后”在校大学生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新型文化。同时,大学生由于价值观、文化观不成熟,经过时尚化包装的流行文化、非主流文化和西方文化在高校大行其道,拥有不少粉丝,这对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非常不利。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原行业部委对行业特色院校的支持弱化,政策倾斜也逐渐取消。长期以来,社会上各类大学排名往往使综合性大学独占鳌头,行业特色型大学由于学科集中在综合排名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这些因素导致行业特色型高校学生较易产生自卑情绪,对本校特色优秀文化不自信。

多元共处,主导地位动摇

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大众对多元文化并存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流文化、西方外来文化等不同文化形态交融日益深入,大学生面临多元文化和价值观选择困惑。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传承中,近代以来经过鸦片战争、文化大革命及改革开放等涤荡有所弱化,不少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价值以及现代性转化产生了质疑。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在高校中极力渗透和扩张,冲释着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流文化的主要实现路径。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面临诸多挑战。

行业特色型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对策

行业特色型高校应通过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利用地缘文化优势及打造网络平台高地等方面,形成自身特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流文化等文化资源有效联动格局,使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接地气、成体系、出效果。

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强化自身文化优势培养文化自信

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历程中,紧密契合国家和行业重大需求,具有光荣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行业特色型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保持着天然联系,行业文化同时深刻影响着行业特色型高校的文化底蕴和氛围。行业特色型高校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找准与社会主流文化的共通点,促使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耳濡目染提升文化自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是中国高校中仅有的少数几所具有红色文化基因的重点大学。“半部电台起家”、“长征路上办学”等典故生动讲述着西电光辉的发展历程。学校的发展史就是傳承红色精神、办人民满意大学的奋斗史,体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办学精神。近年来,学校将发展历史中的红色基因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打造红色校园文化精品项目《长征组歌》、《黄河大合唱》等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已累计在校内外演出10余场,赢得校内外广泛好评。本校学生在排演和观看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的过程中增强了对学校红色文化的自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因特殊发展历程及科研合作渊源,与国防军工科研院所长期保持着紧密联系。国防军工行业特色文化与精神,如“航空报国”文化,“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等。都彰显出行业特色文化优势。学校通过定期邀请以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及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为代表的大批行业骨干和引领者校友与学生见面交流,校友们通过生动有力的鲜活成才立业故事解读行业优秀文化,使大学生提高对当前所学专业、未来从事行业的信心,进而提升其对爱国、敬业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利用地缘文化优势,汲取传统文化营养培养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高校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从课堂上、书本里、学斋中解放出来,使其通俗化、生活化,經过整合包装后贴近学生,增强吸引力。行业特色型高校应从所在省市就近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找准切入点、设计好载体,大力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实践氛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地处陕西,而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学校近年来以传承优秀家风家训为切入点,开展“晒家训、讲家风”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引导学生假期期间赴陕西家风家训传承地进行社会实践和体验,撰写个人家训家规的感悟报告。学校同时组织学生骨干和代表赴陕西咸阳蔡王村、陕西韩城党家村等特色古村落参加教育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中,学生在蔡王村感受独特的家风故事与“家训村”悠远的历史,在党家村体验历代相传、“刻在青砖上的家训”。通过上述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引导学生在体验崇德重礼、正心修身的家国情怀中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信。

打造网络平台高地,突出核心价值观主导地位培养文化自信

文化的深层次底蕴,实际上就是世界观、价值观的选择问题。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必须增强大学生对全社会价值共识、主流文化精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在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主体多元化、手段新型化。不少外来文化如西方文化、非主流文化在高校网络世界光鲜亮丽、粉墨登场,对文化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的大学生构成不小的吸引力。这些现实状况对大学生认同中国主流文化带来诸多挑战。高校相关部门需要在校园网络文化阵地上主动发声、尽早发声,多出网络文化精品,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讲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身边故事、校园故事、中国故事,大学生在接触、接纳网络文化精品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尊崇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习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近年来通过“西电学3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官方微信平台、微博平台和学校新闻网站,策划讲述身边故事和西电故事,如“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的榜样”、“西电学子”等系列栏目,累积浏览量上万。学校通过精心挖掘教师、行政管理老师、后勤工作人员及辅导员在倾情育人中的感人故事,树立在志愿服务、舍己为人、自强不息、创新创业等各个方面涌现出来的杰出学生青春榜样,讲述他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生动故事。在校大学生在生活及学习过程中,看到了先进典型的生动事例,找到了鲜活的学习榜样,在认同和追随榜样的过程中认同和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自信提升方面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价值观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Redefinition of Tragedy in Modern Age: The Case of Death of a Salesman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