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义、瓶颈及对策

2017-04-08彭琴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万众双创

彭琴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提出的,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双创”在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但也因“双创”的体制不够完善、“双创”的资金不足、“双创”能力不够等瓶颈存在,制约了“双创”的推进。为此,本文认为,应从健全机制体系、完善金融支持、重视人才培养和利用“互联网+”平台入手,推进“双创”的落实和发展。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拉开了我国“双创”的帷幕。2015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措施的意见》,为“双创”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双创”的重点在于“众”和“创”,“众”即全体大众,通过党和国家的政策引导,让尽可能多的民众获得发展致富的机会,实现力争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创”则意味着要创造,通过主动创新、自主创业,改变传统思维、做法,在创造中转变我国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义

“双创”政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响应,创业创新氛围浓厚。“双创”实施,不仅促进了就业,带动了创新,更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推进“双创”,有利于我国就业形势的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增多,传统行业因产能过剩裁员,我国的就业形势相对严峻。“双创”却又一次推动了我国创业创新的浪潮,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中小创新型企业与日俱增,这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对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很多待业人员和应届毕业大学生纷纷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开始了自主创业之路,他们用自己的所学所想反过来又推动着“双创”的发展。

推进“双创”,有利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双创”正与这一战略不谋而合。大众创业依靠的是智慧,在大众的智慧中萌发创业的新思想、新点子;而万众创新则需要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需要高新技术科研部门和企业的支持,也需要高科技人才的引领。可想而知,“双创”在带动创业的同时更带动了创新,从少数人的创新走向万众的创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

推进“双创”,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也付出了代价,传统行业产能过剩、投入与产出不协调。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我国开展了供给侧结构改革,通过对生产投入要素的改革,推动新市场、新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双创”的重点也在于创业创新,在政府的引导下,促进微小中新型企业的建立和发展,鼓励以科技为核心的自主创新型企业做大做强,带动新行业的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我国的产业结构。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瓶颈

“双创”的推进虽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认为“双创”体制不完善、资金不足、能力不够,是现阶段推进“双创”的主要瓶颈所在。

“双创”体制不完善。“双创”至正式推行以来,出现了一些状况,而这些状况的产生与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相关。法制建设落后于“双创”的实践,立法标准的不够细化和漏洞,都给“创双”造成了干扰和阻碍,大型企业打压小型创新企业的现象偶有发生,投机行为也不乏其中。各项政策的支持不到位,使得一些有前景的“双创”项目被扼杀,多种小型创新企业的发展没有起到预期的帮扶作用。“双创”体制的不完善,制约了“双创”的推进。

“双创”资金不足。“双创”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上至党中央、下至各级政府部门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也提供了一定的资金帮助“双创”。但是,就目前而言,“双创”的资金是不足的。一方面,“双创”项目的增长速度快、项目数量多;一方面,“双创”资金的利用不合理,没有用到真正需要帮扶的项目上;另一方面,“双创”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这一单一的主体,政府需要运作的项目很多,资金的支持毕竟有限。所以,解决“双创”资金问题迫在眉睫。

“双创”能力不够。“双创”的目标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营造创业创新的氛围,带动大众的创新创业热情,激发大众的创新创业能力。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双创”的能力是不够的,主要依靠科研机构、科研人才的创业创新毕竟是有限的。将更多的大众发展为“双创”的主体,首先需要提升的就是大众的“双创”能力。尤其是大学生的“双创”能力,他们是国家的中留砥柱和后续力量。“双创”能力的不够,也是制约“双创”推进的重要因素。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对策

打破“双创”瓶颈,推进“双创”的稳健发展,让“双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行动力、新引擎,本文认为应当从以下四方面人手。

健全机制体系,为“双创”提供制度保障。“双创”的推进,需要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为其保驾护航。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必须从实际出发,健全“双创”各项机制体系,优化其政策环境。首先,健全“双创”立法,通过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双创”主体的行为,严厉打击投机打压行为,为真正创新创业的人提供机会和保障,如中小型企业的准入法,规定准入标准等。其次,健全“双创”各项政策,一方面,在产业政策上,各地实地因时制宜,适当的对中小创新型企业进行扶持;另一方面,在财政税收政策上,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创新企业通过减免优惠等鼓励这些企業的发展。如此,为“双创”提供制度保障。

完善金融支持,为“双创”提供资金后盾。“双创”的对象是大众,鼓励更多的社会大众去创业创新,涉及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资金问题。现阶段,很多拥有想法和创意的年轻人,因苦于没有资金而无法创业。这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支持,对可行性的创业创新项目给予创业资金,帮助项目的开展;一方面,需要银行等信贷机构的帮扶,通过低息甚至无息贷款的方式,向那些有前景的创业创新项目提供贷款支持;另一方面,还需要社会基金的支援,社会基金的融资渠道更为广泛,社会基金组织通过设立一定的考评标准,对那些各项指标达标的创业创新项目进行资金支援,帮助项目的顺利开展。

重视人才培养,为“双创”提供人力支撑。“双创”的主体是大众,更是那些拥有知识、技术、资源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依赖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因此,高校一方面要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到各学科的授课中;一方面,要开发和拓展校内创新创业平台,这需要教授、导师们的引导,将更多的科研实践资源提供给学生,将学生们带入到有意义、有价值的科研项目中;另一方面,还需要拓展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这就需要社会各界包括科研机构、企业等的支持,向高校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在实践中出真知,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双创”提供人力支撑。

利用“互联网+”平台,为“双创”提供平台支持。自我国推行了“互联网+”行动以来,各行各业积极探索与互联网的结合之路,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双创”的推进也不能忽视“互联网+”这一重要的平台,要充分利用平台提供机会、资源、空间等。一方面,“互联网+”拥有足够多的资源和商机,为大众的创业创新提供了机会,如电子商务这一对成本、场地要求丢相对较低的创业模式,现正逐渐占领人类生活的各领域。另一方面,“互联网+”带来的大数据信息整合,也能给更多的中小微型企业带来重要资讯和管理经验等。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双创”需要充分的利用这一平台为自己服务。

猜你喜欢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万众双创
万众期待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万众抗疫颂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万众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