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物联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17-04-07张正宜
张正宜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2017-09-07
张正宜(1982- ),男,山西太原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与智能交通。
1674- 4578(2017)05- 0087- 03
探索物联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张正宜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在当今这个以人为中心的网络时代,安全无疑已经成为人们对网络发展的最大担忧,而到了未来物联网的时代,万物皆互联,安全更将成为一个绝对无法回避的话题。物联网的发展推进了科技融入生活的进程,使人类开始熟悉并体验智能化的生活。当然,实现智能化,是基于一定的信息、分析与处理过程,物联网想要发展的长久,就必须要保证信息安全。在物联网为人类生活、生产和运输提供便利的同时,我们肯定需要付出安全和隐私的代价,所以,为了更好保护个人身体安全及个人信息安全,所有联网的设备必须进行单独保护和定期的监测。
网络时代;物联网;智能化;信息安全
随着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无线网络的覆盖,推动了物联网的发展,如今物联网概念已经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新技术,全世界已有很多国家开始布局物联网,使之成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比如America提出的“智慧地球”、Europe提出的“物联网行动计划”等。我国早在2009年也提出了把江苏无锡城建造成为“感知中国”中心城市。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它被大量投入到航天、军事、工业生产、医疗和海洋探索等领域。新世纪初,包括Google、IBM、思科在内的许多互联网设备制造商联合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信业运营商纷纷推进物联网概念的战略布局,期望在不久将来的物联网领域取得领先的优势。
物联网技术不仅仅是我们人类生活、生产等底层的应用技术,更是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重点课题。各国都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搞物联网建设,大家都投入巨大力量来加强自身的物联网基础建设,从而达到促进和引领未来全球经济的发展的巨大作用。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新世纪各个国家提升综合国力、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不久的将来,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出现快速增长。当然,在物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了很多的安全隐患,我具体来谈谈这几个存在的问题。
1 物联网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究竟为用户提供便利呢还是安全呢?开发商基本上都倾向选择便利。卫星接收器、大型路由器、网络存储系统和智能终端等电子设备很容易受到侵害,2015年,新闻就报道了一起通过物联网攻击汽车的事件。这类新闻势必会吸引公众的眼球,从而给人类敲响了警钟。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推广,大量使用智能手机等设备来输入输出信息大大增加了安全隐患。比如说政府通过移动设备进行人口普查,那么这些设备厂商就可以收集到关于你的个人隐私信息。另外我们再设想一下,如果设备厂商通过你的手机对你进行跟踪,或者利用一些漏洞来对付你,这些可能是可怕的场景。许多国家都在争论智能设备用户究竟该保留哪些隐私或者是放弃哪些隐私,所以可以预计到,在未来物联网还会带来诸多的法律纠纷。
2 硬件的存储和废物处理问题
智能存储设备所生成的信息量会大大增加物联网带来的能源需求。智能设备所生成的数据用来发送信息到设备的需求只是暂时,其实它们并不需要存储起来。一些信息可能通常最久只需要存储两三个星期左右。但是,由于这些存储的数据随时都可能被使用,这就将大量的信息存储更长一段时间的需求会随之加大。所以,这就需要制定相关的规则,我们要规定存储哪种类型的信息、要存储多长时间,更不用说哪些用户可以进行访问,以及规定的任何一般性规则允许有怎样的例外。由于有计划的废弃,光美国每年就要产生5 000万t的电子废物。由于非洲、印度和我国等国家不断实现工业化,再加上物联网接入全球网络,这个问题只会变得日益严峻。与此同时,全球只有不到1/5的电子垃圾被回收;尽管国际上颁布了《巴塞尔公约》,其余电子垃圾绝大部分被运往海外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废物垃圾在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下被重复利用。智能设备实际上并没产生电子废物垃圾,但我们做个假设,它们采用与当今电子产品一样的方式来制造,使用寿命只有短短的几年,那么这样的后果就是让这个问题变的越来越严峻了。
3 能源需求和开放标准
据权威部门统计,到2020年,全世界智能设备的总量将达到250亿,每年增长翻一番。伴随这种增长的后果就是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增加的幅度与互联网带来的需求是相等的。如今,支撑全球互联网的数据储备中心每年耗电量达到300亿kW·h,而物联网则需要的耗电量可能更大。就算我们人类发明的高电量的电池,还有如水能、风能和太阳能这些绿色清洁型能源,满足物联网电量需求还是比较困难的。然而,雪上加霜的是,人类对于能源的浪费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等问题,为物联网供电本身在今后几十年都将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物联网和计算机硬件一样,厂家都按照自己的规范去生产设备,在现阶段看来,这并不要紧,但是在不久的将来,物联网智能设备能够彼此通信是势在必行的。不过,虽然物联网硬件设备基于开源软件构造的,但是采用的协议及标准却是落后于智能技术的发展。现有的为数不多的工程项目往往只是针对某项技术,而且往往专注于将现有的协议或标准应用到物联网设备中,而不是针对物联网的新需求来开发的。假如还是这样去发展下去,没有更大程度的融合,物联网技术就会发展偏慢。
4 基础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
虽然说目前的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如火如荼,但是和传统的计算机网络相比较而言,很多的检测、信息采集节点基本都安置在没有任何监控系统的环境下,所以自我保护能力薄弱、资源被破坏现象比较严重,再加上物联网技术是建立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平台基础上的,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也会给物联网带来致命打击。所以我们在考虑物联网性能的时候,就必须根据物联网本身的特性来设计相关的安全机制。我们必须从基础的物理硬件、信息采集方式、通信信道都要做好保障,从而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容错性。
当物联网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物联网技术中的设备都具有一定的人工智能特性,那么这些智能设备就会对人类社会的隐私构成严重的威胁。其一,当人类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开始依赖物联网时,很多关键的信息,比如涉及到军事、航天、金融等行业的敏感信息,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随时可能被泄露、盗取。其二,小到我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会受到威胁,比如我们个人的出行旅游、存取款都可能被这些物联设备记录下来,这就导致数据的不稳定性。所以到了一定时候这些不安定的因素都会使得物联网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
所以,物联网技术要想在稳定中求发展,必须着力解决以上四个问题。物联网发展的潜力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并不是单纯的把技术搞好这么简单的事情就可以解决,还会涉及到管理、协调、制度等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及规范的建设以及相关施工的配套建设。不管道路多么的曲折艰难,我们仍然积极乐观的去期待物联网为我们人类的生活、生产等带来切实的益处和安全。
[1] 刘宴兵,胡文平.物联网安全模型及其关键技术.数字通信,2010,37(4):28-29.
Peter Norton.计算机导论.第6版.杨继萍,钱伟.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张福生.物联网:开启全新生活的智能时代.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175-184.
吴功宜,吴英.物联网工程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刘云浩.物联网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张凯,张雯婷.物联网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OntheSecurityofInternetofThings
Zhang Zhengyi
(ShanxiTrafficVocationalandTechnologyCollege,TaiyuanShanxi030031,China)
In today's people-centered internet age, security has undoubtedly become the biggest concer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In the future of Internet of Things age, all things are interconnected; the security will become a more absolutely unavoidable topic.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of Things has accelerated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life, and makes people begin to understand and experience the intelligent life. Of course, to achieve intelligent is a process based on a certain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so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must be ensured for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Iot. But while the Internet of Things provides convenience for lives, production and traffic, it must pay the price of the security and privacy; therefore, for protecting personal healthy and individual information security, all network devices must be protected separately and monitored on a regular basis.
Internet age; Internet of Things;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security
TP39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