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七河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启动
2017-04-07
山西七河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启动
6月7日,山西省在先期启动实施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持续推进太行山吕梁山水保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全面谋划实施六河生态修复,全面打响“两山七河”为重点的生态修复攻坚战。山西省省长楼阳生宣布工程启动开工。
“七河”即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涑水河、大清河七大河流,流域面积达11.2万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2%,多年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流、干涸现象。
同月17日,七里河生态修复、永定河上游桑干河生态补水率先实施,滔滔黄河水出万家寨引黄北干线1号隧洞,经七里河,过朔州市城区和太平窑水库,流入桑干河,流向下游京津冀地区的永定河。黄河与永定河在山西实现了历史性的首次“牵手”。
桑干河治理工程的开工标志着七河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启动,大同天阳盆地地下水置换、桑干河水质净化、怀仁牧草基地喷灌,以及沁河干流河道治理等9个生态修复项目,也在大同、朔州、长治、临汾、晋城等五市同步开工建设。
楼阳生指出,开展桑干河、大清河生态修复保护,不仅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更是构筑京津冀绿色生态屏障的重要一环。要提高站位,高点定位,加快实施进度,早日再现“桑干夕照”、清水复流,为京津冀地区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要统筹推进河道治理、生态修复、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打造水清长流、林水相融的美景,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和宜居性,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楼阳生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践行新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以河长制为抓手,多措并举推进河流生态修复。要久久为功,坚持规划先行、质量为上,工程措施与管理措施并重,实行“一河一策”,有针对性采取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域岸线管护、地下水水位恢复、河道违章清除等综合措施,切实恢复河道生态功能,加快改善水生态环境。
(转自《中国水利报》6月23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