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矿山法隧道技术讲座
——后语

2017-04-07关宝树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7年3期
关键词:漫谈讲座围岩

关宝树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31)



漫谈矿山法隧道技术讲座
——后语

关宝树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31)

衷心感谢《隧道建设》连续刊载“漫谈矿山法隧道技术”讲座,在此讲座结束之时,我想谈一谈从16讲漫谈中,我对矿山法隧道技术的基本认识。

我国用矿山法技术修建了那么多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隧道工程,数量可观、经验丰富、成就非凡是世界公认的。我接受写“讲座”的建议,就是想能够总结出到目前为止,一些国家(包括我国在内),矿山法隧道所取得的基本经验是什么,抛砖引玉、集思广益、开拓思路,为推动和提高我国矿山法隧道技术进步做一点贡献。

我在“开场白”中曾提到,山岭隧道设计施工的基本对象是周边围岩和地下水。周边围岩和地下水的工程特性决定了隧道工程的基本特性。因此,施工中要主动立足围岩,切实掌握开挖后掌子面前后方围岩和地下水的动态,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围岩为本”的理念应贯穿在隧道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的全过程。

其次要明确矿山法隧道设计施工的基本特点。应该指出,隧道工程实质上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工程,所谓的技术,实质上都是围绕“围岩”和“地下水”两大对象发展起来的。以此为纲,各国通过自身的工程实践,发展了各式各样的修建技术,也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工法和理念,如欧洲的新奥法22点原则、日本的隧道十训、意大利的全断面开挖变形控制方法和美国的SEM法等等。我国也不例外,作为“隧道大国”,理所当然地也在隧道的修建技术上,特别是矿山法隧道技术,做出了世界公认的贡献。

实际上,对山岭隧道来说,不管围岩和地下水如何千变万化,治理的基本原则和经验,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变被动为主动”,把原则(经验)落实到行动(技术)上。

据此,本讲座在16讲中,总结的矿山法隧道设计、施工的基本经验和行动准则(关键技术)见表1。可归纳为以下的“32字箴言”,即: 围岩为本,地质先行,松弛有度,内实外美,排堵协调,重视环境,预防维护,管理到位。

这些原则(经验)和关键技术构成了本讲座的基本内容,也是我们今后发展矿山法隧道技术的基本方向。

实际上,“32字箴言”也是老生常谈,也是大家公认的。问题是,与“32字箴言”对应的“八大关键技术”,我们做得如何,要心中有数。有些技术亟待完善,有些技术则刚刚起步,有些技术尚在研究之中。因此,如何利用每年修建上千座隧道的大好契机,把我国修建矿山法隧道的技术提高到与“隧道大国”相适应的水平,实现“隧道强国梦”,是本讲座所追求的一个愿望。“抛砖引玉”,愿大家共勉之。

这一次,《隧道建设》连续刊载了16讲“漫谈矿山法隧道技术”,从技术刊物的层次上讲,也是一个创举。再一次感谢“隧道建设”给予我的这个机会,也感谢众多读者的支持。

猜你喜欢

漫谈讲座围岩
主编漫谈
玉螭龙漫谈
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分析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初期支护大变形治理技术
漫谈雾和霾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滑动构造带大断面弱胶结围岩控制技术
地面荷载及围岩自重作用下浅埋隧道的围岩应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