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兵想家

2017-04-07王志文

前卫文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引子旅游团探亲

王志文

台湾环岛游的几天里,乘车的时间要比观光赏景的时间长,长途跋涉的旅途劳顿,乏味无聊。那天,导游小汤说咱放部台湾电影《面引子》吧。

《面引子》是反映两岸关系和两岸探亲题材的影片。2009年的台北,来自大陆青岛的老兵孙厚成一边捏面引子蒸馒头,一边回忆着1949年被抓壮丁离开家乡的母亲和妻子的往事。来到台湾后发现返乡遥遥无期,只好另组家庭定居于台。直到台湾的妻子过世后,厚成才回到大陆见到了当年离乡尚未出世的儿子家望。但原配的妻子已去世,儿子至今无法谅解为何父亲迟迟没有返乡,厚成因此抱憾回台。10年后,厚成中风,儿子家望赴台去见父亲最后一面。经历了一个甲子的分离,父子终于抛开误会,团聚一起。厚成最后也在梦中回到了那个让他一再思念的故土。

1949蒋介石兵败退到台湾,从大陆带走了近百万国民党军队。台湾老兵是特定历史时期非常特殊的一群人。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不知有多少台湾老兵踏上回乡之路,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见到梦里的亲人,听听熟悉的乡音,不禁老泪纵横,泣不成声。然而也有很多台湾老兵已客死他乡,望乡成为他们一生的愁与痛。

那天我们从济南遥墙机场登上了飞往台湾桃园机场的飞机,说说笑笑,中间又吃了一顿晚餐,不知不觉就到达了目的地。寥寥两个半小时的航程,区区一湾浅浅的海峡,几十年来,却阻隔了两岸同胞的交流,不禁令人痛彻肺腑。

很多台湾老兵的不幸遭遇和家庭辛酸故事,让人悲痛欲绝。导游小汤的两个姑姑都嫁给了来自大陆的台湾老兵,从她口里我们也了解了很多台湾老兵的生存境况。作为导游的小汤,多次带大陆旅游团,在“荣民之家”(相当于大陆的军队干休所)附近,经常碰到有些耄耋之年台湾老兵,在寻找来自故乡的旅游团。如果是故乡的旅游团,那真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老人和来自故乡的人亲不够,聊不完,他们想家呵!虽然他们曾多次回故乡探亲,可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不能回故乡定居。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回故乡探亲已不是那么方便。于是他们就采用这种方法,来解思乡之渴,来解思乡之愁。

那天我们旅游团在台东一个大理石工艺美术厂参观,我不是很感兴趣,就坐在路沿石上东瞧西望。一位看去八十多岁的老人,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欲言又止的样子。老人虽头发全白了,但腰杆挺直,干净利落,双目炯炯,我心里猜想,看这派军人的风范,不减当年,定是位台湾老兵。我就主动和他说话:“您老高寿?”他说:“八十挂五了。”噢,也差不多,1949年来台湾时,20岁多一点。听他是北方口音,我觉得亲近了许多。我又问:“您老老家哪里?”他微微笑了一下说:“河南开封。”在我们交谈中,得知他家住在附近,退休金并不高,每月一万多台币,折合人民币3000元左右。他知道比起大陆同样情况的人来说,他的退休金是不高的。从他的举止言行中,看得出他很羡慕大陆人现在的生活。但在台湾这么多年,生活都习惯了,要回去兴师动众的,是很难的事。当他得知我们是来自山东的旅游团时,轻轻叹了口气,沉默不语了,他可能也是来寻找故乡旅游团的。

当老人骑上摩托车,一溜烟地消失在那小巷深处时,远望着他苍老的背影,看着他迎风飘飞的稀疏白发,心内不禁有一丝酸楚。那段特殊的历史造就了多少人生死离别的故事,让多少人饱受思乡之苦,但愿这样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

猜你喜欢

引子旅游团探亲
服刑人员离监探亲逐步实现制度化常态化
挖掘文本特色 构建引子课文阅读教学模式
“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送通知
浅谈《月儿高》的演奏技法
一类导函数流行题的诊断
少小离家老大回
误入古堡
跟美女出游
老队长进城“探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