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关键词
2017-04-07本刊两会报道组
◎ 本刊两会报道组
两会关键词
◎ 本刊两会报道组
成果转化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是浙江科技领域的第一工程。近年来,浙江将加快技术市场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围绕五端(需求端、供给端、平台端、服务端和环境端)协同发力,努力推进技术产权化、成果资本化、转让市场化、交易网商化,着力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通道。2016年,浙江获批首个全省域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我们希望把浙江作为全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中心来打造,形成全国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网络体系。当前,浙江省正结合浙江实际,抓紧研究出台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做好示范区建设工作,需要浙江自身努力,也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郭振家
发明专利是科技成果的主要形式之一,而当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申请的专利,除了部分成果得到较好的产业化,多数成果没有能够实现转化。部分成果因具有较强的前瞻性,目前难以找到应用的场地,科技成果闲置现象普遍存在。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很多科技成果都是在实验室获得,实验室环境属于“理想”转化环境,与“现实”的中试、量产等生产环境差距较大;二是当前许多科研院校对科研人员的考核往往以自然年为单位,存在与科学研究本身规律相矛盾的短视行为,科研人员浅尝辄止,缺乏深入研究,进而导致“结题”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
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务院已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若干规定,明确可提取不低于50%的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用于奖励科技成果的实际完成人。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经费基本不能用于项目研究相关的开支,伤害了科技人员的成果转化积极性,阻碍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为此,建议国家对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分开管理,不能用纵向课题经费使用办法管理横向课题经费,应出台区别于纵向国拨经费的更加灵活的横向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和细则,让科技成果的实际完成人能够名正言顺地获取科技创新的收益,真正鼓励科研人员大胆创新、转化成果,促进国家和地方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湘潭大学副校长刘长庚
近年来,我国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加速应用,引起广泛关注。但总体上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仍不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的“堵点”在哪里?研发投入规模不大、支出结构不优、创新激励不强、成果信息不对称、体制机制不顺是不容忽视的几个方面。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关键要实现投入合理、激励充分、信息对称、机制顺畅,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无缝对接,形成科技与经济高度融合的创新格局。在创新激励政策方面,希望能够加快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鼓励企业利用股权奖励等方式激励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
供给侧改革
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市委书记聂瑞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两个方面讲,一个是传统产业,要增加其动能;另一个是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培育新的动能。供给侧改革,不仅要着眼于需求、市场,还包括引领的问题。比如互联网,一开始出现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它会带来那么远深的影响和变化,但它最终却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大家经常讲产学研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保定与中国科协学会的合作,与全国学会的对接,从一开始就建立在产业链基础上,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从这个角度讲,这也是供给侧改革,也能产生新的动能。整个创新平台搭建起来,不管是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而言,还是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来说,都具有深远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主动换挡的阶段,面临着制约发展的瓶颈,比如部分产业的产能落后和绝对过剩,以及供应和需求双方的错位和失衡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这一阶段的必然选择,其核心要素是增强供给侧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提高供给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逐步消灭盲目生产,加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个性需求。在调整供给结构时,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不能一拥而上,造成新的产能过剩“堰塞湖”;二是不能为创新而创新,一切脱离实际需求和商业本质的创新都是“花拳绣腿”,真正的创新必须给企业、产业和社会带来效率的提升。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滨州市西王村党委书记王勇
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当前国家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随着改革的推进,从2016年开始我国的玉米播种面积13年来首次下降,未来也将呈现继续下降趋势。而玉米需求则以每年均值836万吨的增量递增,且呈现刚性增长。随着玉米需求增长将越来越快,产量下降和需求上升之间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将会造成玉米市场的波动,陷入供给紧张的格局。为此,建议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进过程中,灵活统筹,坚守底线,不能盲目减少种植面积,要以市场为导向,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降低改革成本,防范改革风险,确保玉米的有效供给,确保市场供求平衡稳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发展规律、顺应实践要求,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新内涵、擘画新图景,为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我国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历史节点,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决定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际进程。政府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在制度上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使价格机制引导资源配置。当前,找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力点的关键,在于要加强供给侧改革与经济转型的趋势相结合,适应产业变革、消费结构变革、新型城镇化的需求。
社会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立医院院长许戈良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我国目前医疗资源总量不足、水平不高、资源逐渐趋于垄断和集中,而医疗服务却呈现碎片化、分裂化的问题更加突出。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要求,我们现在需要做好医保全覆盖和关注生命周期全过程这两个方面的工作。虽然目前基层的医疗水平比过去有明显提升,但是优质资源朝着城市公立医院聚集现象依旧存在。怎样才能把这些资源用好、匹配好、下沉下去?我认为,要依靠政策,特别是要利用一些现代科技。比如,2016年,安徽省立医院与科大讯飞共同研发了一个对肺癌患者CT片进行判断的机器识别系统。这个软件的研发成功,不仅大大提升了医院的阅片能力和诊断水平,还会把我们的专家智库资源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下沉到基层。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
当前,我国社会保险存在着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地区差异比较突出、部分地区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不抵支、各地社会保险政策实施存在缴费基数不实和碎片化现象等问题。为此建议,尽快启动社会保险精算报告制度的建设,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从养老金精算报告编制开始,逐步编制医疗保险及其他社会保险的精算报告,根据需要编制省级和市级精算报告。在此基础上,编制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精算报告,并逐步向社会公开。以此推动社会保险精细化管理,推动社保数据集成共享,推动基金精算平衡与参保人权益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公交集团客服中心副主任李祥斌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养老服务模式探索,在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上积累了一定经验。随着老龄群体的不断扩大,养老工作的规模化发展,机构养老仍然是主要趋势。
目前,各地都依靠市区两级政府建设补助资金投入,启动了养老服务工作,但是运营补助等管理资金来源有限,使得一些后续服务受到制约。因投入不足,目前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和设施等“硬件”方面较为缺失,导致养老机构布局不合理,设施条件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建议:完善相应的养老法律法规,使养老事业有法可依,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各方面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加快专业医护人员培养,为养老机构提供基本的医疗、医护人员和设备;发挥市场主渠道作用,允许养老机构针对不同老人群体,分别提供高、中、低端服务,并在收费上有所区别。
全国政协常委、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陈绍军
在我国目前的医疗卫生改革发展中,存在着诸如医疗卫生供给结构不够优化、质量较低、竞争机制未建立等问题。同时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全国20%的城市集中了80%的医疗卫生资源。要扭转这一局面,就要加快我国医疗卫生供给侧改革:优化医疗卫生供给结构,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改善医疗卫生供给短板,促进合格与优质医疗要素向农村山区合理流动;加强政府制度供给,调整医疗定价体系,彻底根除“以械养医”“过度医疗”等不良问题,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
雾霾治理
全国人大代表、晶龙实业集团董事长靳保芳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力治理京津冀地区雾霾,既需要京津冀地区大力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加强联防联控,加强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排放和污染治理,还需要国家加大对河北的支持倾斜力度。建议:加大政策倾斜,支持河北省发展清洁能源,对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在暂定5年时间内,在用地、审批、银行融资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大资金倾斜,制定切实可行的治污资金补贴政策,由国家成立面向河北省的雾霾治理专项资金,暂定5年期限,每年按时拨付,专款专用;加大产业倾斜,对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新一代信息产业、生命健康产业、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等优势产业,多向河北省摆放,改变河北省产业结构。
全国政协委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
光伏产业是关乎我国当前及未来经济发展转型和能源安全及雾霾问题解决出路的重要产业,但光伏产业的财政补贴却已然成为一个和拖欠农民工工资同样严重的现实难题,如长期拖延下去并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严重冲击我国光伏产业的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还将严重损害我国政府的诚信形象和支付信用。因此加快落实光伏补贴发放应当引起国家重视,并尽快加以落实。一个新兴而富有前景和活力的产业,在发展之初,必然缺少不了国家政策补贴的扶持。尤其是近年来雾霾问题愈发严重,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实现汽车电动化、能源消费电力化、电力生产清洁化,成为从根本上破解当前雾霾之困的唯一曙光。
全国人大代表、三全集团董事长陈泽民
我国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今年冬季雾霾的覆盖面积广,持续时间长,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雾霾凸显了我国在环境、资源、土地、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全面“透支”,已成为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我国PM2.5的主要来源是燃煤、工业、机动车、扬尘和生物质燃烧等。当前我们的煤炭消费主要用来发电、冬季供暖。地热发电、供暖具有真正清洁、价格便宜、技术先进等优势,尤其对治理雾霾有很强的针对性。为此建议,大力发展地热发电产业,尽快明确地热发电扶持政策,通过设立地热发电创新专项资金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推动企业持续提高自主研发水平、工艺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全国政协委员、汉能控股集团主席李河君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是促进雾霾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根本出路。治理雾霾,我们需要从根源入手,改变化石能源的主体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终极替代。但是我国继续加快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展尚面临弃风弃光现象突出、清洁能源消纳不合理、分布式发展缓慢等诸多挑战。为此建议: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以市场化手段倒逼能源结构调整,促进我国能源生产供应更加安全、科学、高效、清洁;鼓励清洁能源生产,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促进清洁能源优先上网,落实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性收购,提高光电建筑比例,减少电网消纳压力;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各类分布式发电、户用发电和移动能源产业,鼓励工商企业、城乡居民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清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