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独家庭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2017-04-07姜珊李婉

法制与社会 2017年8期
关键词:失独家庭社会工作养老

姜珊 李婉

摘 要 我国现在存在着大量的失独家庭,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失独家庭目前面临生活物质收入少,精神压力大,养老困难的巨大问题。本文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入手分析失独家庭,认为失独家庭的问题应该通过政府、社区、社会机构、社会工作者的联合作用才能解决。

关键词 失独家庭 社会工作 养老

作者简介:姜珊、李婉,大连财经学院。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3.235

一、失独家庭的界定与现状

(一)失独家庭概念界定

在现有的学界研究中,并没有失独家庭的明确定义,从我国各省出台的相关政策来看,也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我们根据国内学者王秀银以及政府2001年出台的《中国计划生育条例》的相关界定与推进完善,大概总结出失独家庭是指,那些独生子女家庭中,唯一的子女因事故或者意外、疾病等原因不幸离世,只留下父母独自在世生活的家庭,而父母又因为步入中年而不能再生育或者领养孩子的这部分家庭。

(二)我国失独家庭的现状

1.失独家庭数量多,增长快:

自独生子女政策实施至今,独生子女家庭作为一种普遍的家庭结构数量不断增长,而独生子女家庭的子女一旦伤亡,独生子女家庭受到的打擊绝对是毁灭性的。根据相关调查发现,1990年累计失独家庭数目就达到了103万户,2015年这一年就产生了将近10万的失独家庭。而根据这个数据推算,在2050年,中国失独家庭的数量将达到超过1100万。这些惊人的数据都向人们诉说着,失独家庭的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2.失独父母生理心理影响巨大:

与大多欧美国家不同的是,我国自古以来独有的社会文化传统决定了子女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孩子的离世带给家庭的毁灭性的打击。失去孩子的他们,孩子曾经的点点滴滴也将成为他们不能触碰的记忆。他们害怕提起孩子,也不愿意听他人谈起孩子。因为失去孩子,失独老人很多每天白天过的浑浑噩噩,只因当夜晚到来时,他们大多都在为自己的儿女哭泣。为了不让自己想起孩子,他们很多人都会选择乔迁他地。还有很多失独夫妻,因为失去孩子夫妻生活不睦而选择离婚,让本就痛苦的生活更加痛苦。但是失独老人与空巢老人不同的是,失独老人要承受的痛苦要比空巢老人大得多,同时空巢老人在经济条件来讲相对富裕,而失独老人却承受着来自经济与精神的两方面打击。对比来讲,失独老人承受的痛苦要比空巢老人来的更要巨大。

3.失独家庭受到救助不够:

近几年随着舆论媒体不断关注失独家庭,政府也高度重视民生,出台了一些政策来帮扶失独家庭,例如,失独家庭的父母当年龄达到49岁时,即可领取国家对失独父母的补贴。通常政府给予的补助金额在一百至两百元。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政府的救助水平并不高。以上海为例,上海2013年的失独家庭补助为每人每月300-500元,2014年上海地区的失独家庭社会工作者才达到1.5万人,而截止2010年,上海地区的失独家庭就已经达到3.9万人。社会工作者缺乏,经济补助不够,这些都说明了失独家庭虽然在近几年得到了关注,可是救助的程度和水平还是远远不够的。

二、失独家庭存在的一些相关问题

(一)家庭经济收入减少

在中国,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在物价涨幅很大的今天,老人退休后,劳动能力降低,除了领取退休金,独生子女家庭的老人的生活大部分的经济来源于子女提供,而独生子女家庭的子女一旦因意外或身亡,整个家庭经济来源就会减少。根据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失独父母大多是城镇居民,并且大多是即将退休或已退休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养老金的领取,家庭人均收入大约为1100元左右,仅是当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53%,属于低收入群体。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健康情况的下降,劳动能力的下降,孩子赡养的切断,让老人受到很大的物质条件的困扰。可见,失独家庭的经济状收入很难支撑其养老的支出。

(二)失独老人养老困难

我国老人主要养老方式是居家依靠子女养老。依靠着养儿防老的老人们,突然失去了唯一的子女,失去了未来的依靠,而已经难以再生育的老人们对养老的问题就觉得无比的担忧。

首先,老人的衣食住行都缺乏人照料,一对夫妻勉强能够支撑,可是年龄不断加大,行动力都大大减弱,生活必然吃力,单亲的老人更是困难。

其次,生活都逐渐困难的情况下,老人一旦有一方生病,或是突发疾病需要住院,无论是医药费还是住院期间的生活都是巨大的难题。就算有的失独老人想入住养老院,一些盈利性的养老院更是因为失独老人没有子女而拒绝其入住。

(三)社会力量介入不足

失独家庭的问题不仅仅要靠国家或者政府来帮助,同时社会的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政府在政策方向上无论做的多么完美,如果社会力量缺乏会使政府对失独家庭的帮助事倍功半,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失独家庭、失独老人的字眼是在近几年才出现在公共视野。国家的相关政策也是近些年才逐渐上台与开展。但是全国的各个省市的发展情况并不相同,例如,浙江省在2014年就有相关报道社会工作者陪同失独老人就医,而湖南省在2016年设立失独家庭的帮助基金。相关的报道都是近几年才出现社会帮助失独家庭。所以社会力量在帮助失独家庭的相关事项上还需要继续开展下去。

(四)失独老人出现孤僻自责的心理

在中国传统思想的渲染下,父母一生的寄托就是子女,子女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不做父母永远不能理解失去孩子的痛苦。孩子的离世给父母留下的是极大的心理创伤,这种伤痛是经济补助难以弥补的伤口。他们因为子女的离世开始避免谈起自己或是他人的孩子,很多失独父母会陷入对子女的无尽思念,很多父母更是幻想着自己的孩子还活着,他们会陷入自责的情绪里,认为是自己的某些原因让孩子过早离世,从而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以及生活态度。而且大多数的父母会选择自己默默承受,很少有人会主动去诉说或者求助。因此失独家庭父母的情感问题是最为重要而且是最难满足的。

三、社会工作对失独家庭的介入方法

(一)政府

社会工作与政府有着不可拆分的联系,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和质量水平都与政府的政策有着紧密的关系。我国政府对失独家庭最早的关注是在200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二十七条,它要求政府给予失独家庭帮助,这个概念是十分模糊的。而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其次政府要领导社工帮助失独家庭,并要不断提升对失独家庭提供制度保障的层次,例如提高帮扶标准,提供优先高质的就医与养老服务,并且不断完善社区、养老院的硬件设施,大力帮助发展民间慈善社会机构,培训社会工作者等等。

(二)社区

社区作为一定范围居民生活的公共场所,能够很好的讓生活在一个地区的人们进行沟通。社区可以作为失独老人们集中养老的地点,使失独老人通过彼此的进一步互动来帮助彼此,从而使老人生活上可以互相照顾,精神上可以互相支持。无论是在生活安全性上,还是老人的精神心情上都会有很大的益处。同时也可以聚集老人一起学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项目。但是在集中养老时,需要注意方式方法。

一是把情况大致相同的老人分为一组,避免不同情况的老人产生互斥的情况,使社区的养老等各方面活动更有效的进行。

二是对于有些抗拒社区或是社区介入的失独父母要循序渐进,不能进行强迫式要求。

(三)社会机构

社会机构作为政府的辅助机构,需要跟各个企业做好接洽工作,例如,进行一些义卖,从中抽取一些利润给社会机构,社会机构一方面能利用这些资金帮扶失独家庭,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社会机构更是可以进一步培训社会工作者向其队伍中输入新鲜血液以达到社会机构帮扶失独家庭的效率最大化。但是,社会机构作为一种民间机构需要高透明度的进行社会帮扶活动,需要作为政府的帮助机构,同时也互为监督者。使社会对于失独家庭的帮扶更加有效率。

(四)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介入失独家庭最基本的单位。他们的任务也最为重要,社工是政府与失独家庭成员联系的纽带。社会工作与其他介入机构不同,社会工作的介入是最直接的,最真实的,他们需要服务失独家庭成员的生活,定期拜访失独家庭老人,需要贴近他们的内心,经常看望老人与他们交谈,并进一步进行医疗陪护,老人生病住院时需要社会工作者跟随进行陪护,更好的服务失独家庭成员。同时他们也需要去辅导失独父母的心理,善于倾听,处理他们隐藏的情绪,协助克服心理障碍。这对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工作的能力、素质以及水平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四、结论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失独家庭的问题形式十分严峻。而解决失独家庭问题却不是可以简单完成的事业,这需要社会各方面机构的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可以得到有效的、进一步的解决。政府需要做好领头羊的角色,带领着社会机构、社区、社会工作者不断的提高服务水平,使失独家庭都切切实实的受到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方琦、张天明.社会介入失独老人服务的实践、反思与前瞻.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

[2]张盼盼.农村失独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商.2016(17).

[3]年彩境、赵蓉蓉、任婧、王盛、洪林林.南通市失独家庭现状及社会工作者介入方案研究.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猜你喜欢

失独家庭社会工作养老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试论系统理论在失独家庭社会工作服务中的运用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失独家庭基本诉求及政府帮扶服务研究
失独家庭困境如何破解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