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处望神州

2017-04-07杨若涵

东方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历史长河神州文脉

杨若涵

千秋万代终是梦,俱往矣,换了人间。细品中国的浩瀚青史,烽烟味总是缭绕不散。朝代更替,不同的王朝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一片片碎片,而曾经代表着百姓最高信仰的天子一个个走下龙椅湮没于历史尘埃中。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民族,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既各自独立却又衔接紧密,这是因为有一条细细的脉络将它们串联在一起。中华文脉在历史的表皮下搏动。

唐诗、宋词、元曲历来为中国文人称道,它们的魅力早已不仅仅局限于一朝一代,唐宋元三个不同的朝代因为文化而有了某种奇妙的联系,这似乎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某种超越时空的特性。“孔颜乐处”透露的安贫乐道、“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的大乐境界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清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更是几千年来中国士大夫杀身成仁精神的体现;而道家所提出的“道法自然,逍遥齐物”则造就了无数隐逸山林、梅妻鹤子的逍遥隐士。中国人民从传统文化中听到中国古人的呼吸,感受到他们身上的体温,循着这条脉络,他们探寻着自己生命和文化的源头。

中国传统文化超脱于时空限制,这也就不难理解传统文化催生的价值观也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前者是指要完成自己的使命,负起自己的责任,奋发图强,永不止息,后者则是说应当具有宽广的胸怀,能够容纳和善于接受不同意见和建议,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涵。这种价值观为古代君子所追求,因此有了从先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到北宋大儒张载所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价值观也值得当下人们学习,于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我们找到了“敬业、诚信、友善”这些承古启今,将传统价值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价值观念。除此之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观念,都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烙印。透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孔子所整理的《尚书.尧典》中的文字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据说这是尧帝对百姓民众的思想。几千年前,一位老夫子在竹简上刻下了这些文字,几千年后,这些思想经受住了历史的大浪淘沙,成为我们当下的社会观、民生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这也意味着它不仅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有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它是中华文化在一个时代的结晶。民主一词是自近代由孙中山先生引入中国,它认为公民不仅享有权利,而且负有参与政治体制的责任。民主的引进使得带着封建镣铐蹒跚前行的中国有了卸下重担的希望,自此之后星星之火燎原。富强文明则是一个社会对于未来的美好期盼,从近代到当代,隔着近百年的历史长河,烽烟弥漫,人们目睹了中华民族带笑饮下战争带来的苦痛,用数十载光阴蹒跚走向联合国,走向世贸,挣扎着站成东方之巅挺直了脊梁,富强文明的复兴梦是支撑中国人民踏过这条持续不断的历史长河的源头动力。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煌煌汉风,永世其昌”,历史往昔如秦皇汉武一般雄浑浩大,而今也不过是斜阳残照陵阙。何处望神州?神州早已融入中华文脉中,这些文化元素镌刻在中国大地的深宅大院、楼台馆所的门牌匾额上,浓缩在家训家规、家風家教中,嵌入了我们的人名、地名、山名、水名,流淌进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民族思想道德星空的“北斗七星”和“床前明月”。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崇楼华堂也都沦为草泽之后,那一杆竹管毛笔偶尔涂画的诗文,却有可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

何处望神州?

中华文脉之所在即为神州,时代精神在这条脉搏中涌动。

猜你喜欢

历史长河神州文脉
70年70个瞬间
说算筹
二月二
丁酉年腊月十九黄州寿苏会
包公
文脉
曹文轩说“文脉”
穿越历史长河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启事
神州谜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