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书画之风浅析

2017-04-07赵晓丹

大观 2017年2期

赵晓丹

摘要:明代经济发展较为快速,资本主义萌芽显现;书法作为艺术品被社会大众熟知,一方面,极大激发了创作者的热忱,另一方面,也容易出现书法作品泛滥不精的现象。书法热带动了明代收藏者们的高度热情。明代书法除了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政治、经济、文化的推动也使明代书法独具特色。

关键词:庙堂之气;文人书风;书画交互;刻帖盛行

一、明代皇室书家林立,书风风雅

(一)明代皇室书法家风格各异

明代书风甚是兴盛;皇族、番外大臣都喜爱书法,甚至将书法列为日课;这致使明代书法有了较为快速的发展。明太祖朱元璋虽出身草野,但其笔下的行书也可圈可点,结字尚可入法。朱元璋行书的最大特点在于雄强的笔意;《广艺舟双楫》评朱元璋的行书“雄强无敌”。[1]

明成祖尤喜欢二王书法,曾古书记载,“成祖书风奇崛,唐太宗的书法造诣也比不过成祖”[2]这是对成祖书法水平较高的肯定,孝宗也酷爱书法,临百字以为日课,勤奋好学。他承袭颜柳之风骨,得钟王之笔法,研习众书家之所长,终形成独特风格。

世宗天资聪慧,十分注重研习古人,讲究墨法,笔意生动遒劲。此外,神宗、崇祯帝也都擅长书法。

(二)明代朝廷的典籍制度对当时书法的影响

明代的典籍抄写都有统一规格,加之皇帝直接参与书法普及,对明代当朝的文人大臣产生了很大影响,平日里的馆阁行文都要求楷字精工。这就使小楷的需求大大增加;“台阁体”便随之出现。甚至成为当时科举从政的必备技能,为了不影响自己的仕途畅达,当时的才子们在小楷的研习上可谓下足了功夫。明代经历了较长时段的典籍修编,传抄;《永乐大典》便是当时修编的一部巨著。这样一部卷帙浩繁的巨著,在当时全凭一百八十多人历时五年手抄完成。[3]礼部尚书,官高位重者也亲自手抄书录。

二、明代书坛两颗明珠——“吴中书派”代表文征明、祝枝山

(一)祝枝山的狂放与文征明的端雅形成鲜明对比

祝枝山幼年时期已表现出了在诗书文赋上的超常天赋,在复古思潮的影响下,他广泛涉猎,汲取众家之所长,曹魏钟繇代表作《荐季直表》、东晋二王、智永、唐代各家如初唐虞世南、褚遂良、唐代大草名家如张旭、怀素、遍临《自叙帖》《急就章》。宋代四大家里的苏轼、黄庭坚、米芾;元代赵孟頫;行楷草无不涉猎,祝允明又尤以王献之,怀素的行草为典范。实际上,明末书家曾评论他的草书太过狂放不羁,徜徉肆恣;可谓用笔欠理性,圆转之处笔法并不十分到位且有待商榷。可见,在这位明末书家眼中,祝允明的草书并不属于入流之作。他的代表作如《草书诗翰》《洛神赋》《钓赋》还是如疾风骤雨一般,充满如虹的气势的。[4]祝允明博古观今地通临众书家,使他的书法造诣具备了超越同时期书法家的可能性。祝允明崇尚古帖,追本溯源,他的临帖模式演进过程也清晰可见。祝允明涉猎书家之广,使其眼界大开,对不同书家的经典之作亦能深谙其理,惟妙惟肖,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在其27—67岁之间,更是足见每年都有对《黄庭经》的临作。智永《千字文》得二王真传,祝允明有幸见到,自然不会错失大好的临摹时机;待佳作完成,文征明看到后评价,‘此卷摩临智永禅师法帖,而雄姿劲气更轶而上之。吾不知其为逸少、为智公、为希哲也,可见祝允明对这一派已达驾轻就熟的程度。又有明文彭跋《祝书东坡记游卷》云:“我朝善书者不可胜数,而人各一家,家各一意,惟祝京兆为集众长”。清人汪澍也评论祝允明,“以今人为梯,入晋唐之门”,不似而似,已成大师面貌,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天才。祝允明所下之功,值得后人称颂。[5]

(二)文征明以清新端雅的书风独树于明代书坛

与祝枝山同时代的另一位书家文征明也有着不可多得的大家风范。文征明的书法气象追求清新淡雅,同时又有亲附当时朝廷政坛的意向。所以后人对文征明的评价难免觉得他的书风带有功利性。文征明也是一位对书法尽其心志,劳心劳力的大书法家,他临摹功底之深不亚于祝允明。对古人《千字文》的推崇热爱达到了狂热的程度,以至于每天他都要通临《千字文》十遍。一遍不落。关于文征明有一则趣闻:他对字法的痴迷追随已达到一般人不可企及的地步,每与友人的书信往来,但凡笔迹有不称心之处,便会撕毁信件,重新来过。直至达到自己的满意为止。以至于后人看到文征明的书信,有这样的评价,‘书信每不称心如意,便返工数遍,有时甚至出现反笔,油滑之现象,从另一侧面,也是对他书法精益求精的肯定。文征明的行书也深受二王,尤其“书圣”王羲之的影响,文征明的行书作品传世的有:《书梅花诗》《少湖诗》89岁时所作《赤壁赋》;草书《离骚》。文征明的小楷造诣极高,《草堂十志》字迹清秀,婀娜多姿;小楷《金刚经》令人叹为观止。此外,还有《千字文》《琴赋》都令人愛不释手。正因为他极擅长行书和小楷,后世对他作品的评价更以,“笔画婉转,节奏缓和”著称。在后人眼里形成了温纯精绝的绝好印象。当朝亦有“明朝第一”的美誉。[6]字如其人,文征明隽秀端雅的书风来自于他的性格,他的文人作派体现在,其书风与浪漫主义的徐渭、同时期的祝枝山、八大山人朱耷近似,起落笔又与朱耷简单的起笔不尽相同,充满了自己的想法。正是这种文人作派,才使得文征明的书法风格圆转通达,又足见功力。笔力之强劲,控笔能力之深厚不得不让人膜拜。文征明行楷的一大特点来自于他的收放自如,缓急有度,法度森严,甚至可以看出,文征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和他极强的自控精神。

三、明代书画交融,流放异彩

(一)善书画者众多

沈周和文征明都属于吴门画派的主要代表,他们的风格都保留了文人派风格,兼顾宋元画风,以山水画见长;注重笔墨情趣,注重几种画派的兼容,能够自然地将诗书画结合在一起。沈周画风清秀雅致中带着仓颉有力,雄浑之气;以粗笔居多;文征明擅长细笔的青绿重色山水,雅趣自然。唐寅开始以文人身份自居,后来成为职业画家,仇英则为职业画家,他们二人的风格有别于唐寅、文征明;属于另外的派别。唐寅的山水画多为水墨,一种以刘松年、李唐为宗;多以细笔画,风格圆润劲秀;工笔重彩传承了唐人的画法,人物画兼顾工笔、写意。徐渭的名作《葡萄图》,突出以随性的笔墨点染,注重以水墨刻画葡萄;将葡萄低垂的盈透饱满感表现的淋漓尽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逐渐兴替,不断演变的过程,吴门画派发展到明末,由于墨守成规,被善于文人画的代表董其昌所取代。

(二)明代存世名作特点分析

明代画院的画风具有明代风貌的“院体”风格;花鸟画面貌风格多样,有工笔重彩特点,承接宋代“院体”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竹鹤图轴》、上海博物馆藏有《春禽花木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三友百禽图轴》。林良水墨写意法,多取南宋放纵简括的画法,以气势胜,代表作有《双鹰图轴》藏广东省博物馆,《芦雁图轴》、《灌木集禽图卷》均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吕纪的工中兼写法,以宋“院体”的工笔重彩为法作花鸟,树石背景却取林良的水墨写意法,别具一格,存世作中,《桂禽山禽图轴》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溪凫图轴》藏上海博物馆等以工笔重彩为主,《竹禽图轴》、《残荷鹰鹭图轴》、《鹰鹊图轴》均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则以水墨写意为主。

明代书坛、画坛名家林立,书画互通有无,佳作层出不穷,承前启后,为后世的书画艺术延续奠定了特有的基调。

【参考文献】

[1]康有为.广艺舟双楫[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陶宗仪.书史会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清]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

[4]洪丕谟.书法史话[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118—119.

[5]祝允明书法临摹观.中国书法杂志,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