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罗?乌切洛与现当代画家绘画比较研究

2017-04-07李新蕊

大观 2017年2期
关键词:画作时期画家

一、前言

保罗·乌切洛(Paolo Uccello)是十五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写实派画家及数学家,他秉承着哥特式晚期的传统同时期的写实主义的画家相比,他更注重色彩和华丽的表现。同时期的画家如加斯塔诺(Andrea del Castagno 1390-1457)、贝诺佐·戈佐里(Benozzo Gozzoli 1420-1498)、维尼基亚诺(Domenico Veeneziano 1415-1461)、利皮(Fra Filippo Lippi 1406-?)的画作风格有着文艺复兴时期共同的特點,但在表现形式上又各有不同。“十五世纪的写实主义画家把绘画当成一门科学对待,他们所研究的范围涵盖了艺术的所有领域,并且对后来的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理查德·迪尔本康(Richard Diebenkorn)是现当代的美国画家(1922-1993),他早期的绘画工作致力于将抽象表现主义与海湾区描绘主义相结合,而晚期的画作,最知名的当属《海洋公园》(Ocean park),为其赢得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赞誉。

尼奥·劳赫(Neo Rauch)于1960年4月出生于民主德国莱比锡,是“新莱比锡画派”的杰出代表,被誉为“莱比锡画派活着的传说”。尽管劳赫一直犹豫是否与超现实主义结合,但他的创作却反应了出了社会写实主义的影响。九十年代之前,劳赫的作品表现出一种带有立体性特征的表现主义风格,此后劳赫将叙事语言和观察角度融入他自身的作品中。劳赫的画作暗藏叙事的内容,但细致观察立马就能呈现给观赏者其中的奥秘“建筑学的要素逐渐消失;贯穿历史的穿着制服的人威胁着其他时代的男人和女人;伟大的斗争发生了但他们发生的原因却从未显现;风格的转变在一瞬间”等等。

研究对比三位不同时期画家的绘画方式和表现形式,不仅有助于我们清晰认识美术史的发展,有助于理解写实主义、表现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的表达风格和绘画特点,更能从三位不同画家的画作上学习不同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方式,为当代绘画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保罗·乌切洛、理查德·迪尔本康和尼奥·劳赫画作比较

(一)艺术角度的比较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多以宗教神话故事为题材,其实上这是一种宗教艺术。“绘画中的耶稣、圣母、女神、天使等形象都是画家精心构思、设计的,现实中不存在的”。保罗·乌切洛是秉持写实主义的画家,其绘画虽然包括有圣罗马诺之战之类描述战争场景的绘画,但他也创作了许多充满宗教色彩的画作,如《乔治斗龙图》、《圣母诞生》、《耶稣受难》等。

理查德·迪尔本康的画作属于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是抛开自然事物的原貌,追求表现本质,从某种角度来说,抽象是对具象的高度升华”。 理查德·迪尔本康通过简化的形象和强烈的色彩表现自身的快乐或痛苦,如伯克利(Berkeley)系列、厄巴纳(Urbana)系列。而后期,理查德逐渐转变为描述主义画风,如城市风光(Cityscape)系列。1964年-1965年,其游历欧洲,在苏联博物馆见到了Matisse的作品,回去之后理查德便结合他十余年具象绘画所学成为写实画领袖。此后理查德1967年开始创作的《海洋公园》(Ocean park)系列作品深受Matisse的作品《French Window at Collioure》和《View of Notre-Dame》的影响。

尼奥·劳赫的绘画艺术作品,往往是基于其自身的角度出发和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将自己的艺术思想与现实中不存在,但却在他的思想中依然存在的民主德国相结合的立场进行绘画创作的。可以说,尼奥·劳赫的创作,是将读者带入一个在他的脑海中鲜活存在的与众不同的民主德国的艺术作品,其作品反映的是是画家对于个人理想、社会现实之间差异的深刻理解和辛辣讽刺。劳赫通常以具象主义的绘画方式表达抽象主义的主题和意义,突破了文艺复兴时期传统具象写实绘画的审美和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视角出发以平面化、多重信息的视觉刺激带来的情感表达,赋予传统具象绘画以新的概念和方式。“同时运用于当代新艺术样式同样的语言和文法,以非线性的、多维的叙事方式和‘视觉错位拓展了传统具象艺术的表现内容和形式,带来了比传统艺术更强的视觉冲击”。

三位画家在艺术角度上主要的不同点在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因为各自的思维方式也不同,这就铸就了他们各自画作的出发角度和艺术思考的差异。而相同点则在于,乌切洛和劳赫都把故事或者说“事件”渗透在画面中,乌切洛往往是用一幅具体的场景来述说,而劳赫则把互无关联不同场景组合在一个画面之内来表达一个或者多个故事。并且三位画家的作品都是在各自的时代中独具个性的艺术表达形式,都是各自作品表现形式内的先驱与代表人物。

(二)题材内容的比较

由于每个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其文化的发展程度也各有差异,人们对绘画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认识。一定时期的绘画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可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文化倾向,社会的文化倾向又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决定绘画题材的选取。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倾向要求该时期的绘画题材与之相适应。

乌切洛所处的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多以宗教、神话故事为题材。文艺复兴精神促使了人性的觉醒,因此这一时期的绘画虽然画的是宗教故事,但在表现上画家们加入了“人性”的思想。“给那些宗教故事的情节增添上时代的色彩,使感情表现的范围逐渐广泛,采取借题发挥的手法,把宗教题材画成为世俗的风俗画,赞美世俗生活”。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时期许多杰出的艺术家们,和印象主义时代的艺术家们一样,开始用科学的方法探讨艺术,把艺术规律提到科学的高度来认识。他们企图就绘画的本质进行探索,研究绘画的独立价值,把绘画看成是象征性、装饰性的东西;为了使平面的绘面具有十足的幻觉效果,加强真实感的表现,认为在表现方法上必须打破陈规,创造出某种新的方法。乌切洛的一生热忠于远近法的研究,“为了这项研究,他废寝忘食,有时他的妻子劝他休息,他常常回答说:唔,没有什么能比远近法使我快乐了”。

西方抽象表现主义开始于印象主义,印象主义主要以自然界的光色变化在视觉上的投射为依据,真实地表现客观世界表象的特征,一切凭借视觉,美国画家理查德就是以大量的场景为题材进行创作。

尼奥·劳赫主要是通过个人的主观视角去解读和表达艺术的。所以在绘画艺术作品的题材选择时,通常会从自己的精神状态和艺术理解水平出发去选择那些比较适合自己发挥的题材。对于尼奥·劳赫来说,选择一个合适的题材对于其创作新莱比锡画派艺术风格的绘画艺术作品,对于更好地将其艺术思想表达出来的效果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比如他在 2006 年创作了一幅巨幅绘画艺术作品《报告者》。在这幅绘画艺术作品中,一个报告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在台上做着报告,但是台下神色各异的观众和与演讲场面毫不相干的坦克、婴儿却恰好形成了一个尖锐的讽刺:如果作报告的人不管不顾听众的情绪和现实,一个聚精会神的报告者在夸夸其谈的,可能恰恰是激发群众愤怒情绪的导火索。这个貌似可以安宁祥和顾自做着报告的人恰恰是最危险的人。在这样的一幅绘画作品中,尼奥·劳赫毫不留情地讽刺了空谈社会主义者们脱离现实的空想和做派。这样的讽刺是辛辣的,因为貌似所有的讽刺都是对听众的讽刺,如果不能深刻理解画家的创作意图就很有可能误读画家的作品。但是恰恰是“报告者”这个三个字的题目真正点出了画家想要嘲讽的对象,那看似完美的报告者其实恰恰是将观众逼得愤怒无比甚至丑态百出的始作俑者。“劳赫的绘画作品通常运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日常生活场景,主题荒谬充满戏剧性。画面上的图像极易辨认但意义模棱两可。他的很多作品无法分类和定义,画面具象图像和抽象符号并用,意象的符号带来的诡异气愤并不直接指某种具体事务或是意义,画面中的场景、人物之间常常是毫无关联、拼贴画般得片段同时呈现,如同破碎的梦境预示着不可知的主题”。劳赫的作品《泄密》通过荒谬的推理表现在和平背景下的暴力,这和在战争背景下的暴力不同,前者是用武力表现,后者是以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悖谬的形象传达东西德国家的分离,作品中体现的力量和真实以怀旧的方式荒谬而又合理的并置组合在一起。

由此可見,三位画家在创作的题材选择上具有共同点,即他们的作品都是有现实主题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且这些主题是反应了他们当时所处时代的特征,三位画家擅于用作品反映他们各自所在年代存在的社会问题及他们对这些问题的认知与理解。劳赫与乌切洛都会以叙事的形式将所要表达的内容呈现在各自的作品之中。

(三)画面结构的比较

“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科学的发展,画家们注重对透视学、解剖学、光的运用来捕捉物体的形象和明暗的变化,这样表现出来的物体层次分明,立体感强,使人物的形象更生动、逼真。物体在光线之中,它的形体是明暗、色彩表现出来的;物象的形体和空间变化也是在光线、明暗以及色彩的变化中被人们的视觉所感知的。明暗和色彩构成了物象的真实”。乌切洛是文艺复兴时期透视画法的先驱,他能完全按照透视画法理论画出一个有72个面的多面体,可见其在透视画法领域的卓绝技巧,所以研究这一时期乌切洛的绘画方式和风格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从“神本”走向“人本”的转变。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在光与色的方面,更加注重光的运用,似乎色彩居于次要地位,这个时期的绘画在光的运用上比较成熟。但乌切洛不同的是他不仅注重透视画法,并且更加注重色彩的运用。以乌切洛主要成就《洪水》为例,除了用土绿作为颜色之外,还用了赭色,除此之外并无其他颜料。

近现代在光和色的表达方面已经较之乌切洛时代有很大的不同。理查德喜爱用鲜明的颜色表达在其画作上,在其最著名的画作《海洋公园》系列中可以看出,仅仅用颜色便可表达其抽象主义的内涵,并且理查德画面线条的构成非常完美,用水平线、垂直线、斜线紧致地勾勒出了其这一系列作品。

劳赫作品的图式结构与色彩不再是简单的探索画面本身,而是引导我们的视线观看到隐蔽在图像背后多面而复杂的主题。“他的作品打破常规的色彩运用得极其特别,早期绘画作品中大量使用单色调,并故意留下部分未完成,表现东西德国情感上的分离和荒诞,以及生活的快速变换带给人们得失落感和心理上的错位。后期则以东欧60年代所持有的怀旧、消褪、洗漱的色彩将混乱、突兀的色块并置表现主题和情感”。艺术家以精湛的技艺和智慧,常常也带着讽刺,率性地安排插图式和抽象式图像空间,同时又通过版画色的轮廓控制图像效果而完成画作。他还常常插入字词的碎片和文字框,颜色和图式逐渐丰富,图像人物日益增多,有时甚至让欢快的气氛中渗入阴郁的色调。但是在随后几年的发展中,尼奥·劳赫对于颜色的理解更加深入,他开始利用多种颜色甚至是十分鲜艳的颜色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思想。劳赫通过作品反映德国现代社会的真实新生,他的艺术被认为“是历史的终结,也是未来的开始”,更是继承德国的造型艺术和社会历史下对未来艺术的一种探索和促进。

可见,三位画家的作品平面视觉语言相似,三位画家都非常主动颜色的运用,并且都钟情于使用简单的颜色模块,以鲜艳的色彩组成来构建画面。迪尔本康和劳赫的作品不仅仅色彩表达相似,并且对画面的抽象解构方式亦有相似之处。乌切洛是早期透视画法的代表人物,劳赫则在透视画法上有了发展及变化,他们的不同在于,乌切洛是以完全的透视法来组建画面,劳赫则将透视法作为其画面构建中的一部分。迪尔本康与乌切洛的相同点则在于他们都以简单的形状排列来恢复客观视觉。

三、结语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现当代的绘画,是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绘画,都具有自己所属时期的特色和优点,应当辩证地看待不同时期的绘画。乌切洛写实主义的绘画主要以表达战争和宗教,反映了人们对人性和自由的追求,绘画地位达到了历史的高度。绘画技法精妙,透视学、解剖学运用得相当的成熟。但也有不足之处,这个时期的绘画多数以宗教、神话故事为题材,具有浓重的宗教性和文学性,没有直接反映现实生活面貌。

而抽象主义将具象上升到抽象的理念,使绘画形式有了重大的突破,但不足的是作品难以理解。

尼奧·劳赫的绘画具有德国画家一贯的特点——冷静与理性思辨。其自身的教育背景和成长生活的环境对他的艺术创作影响非常深刻,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构图的严谨以及对人物、事物的形体细致刻画,颜色使用丰富多变、画面构成巧妙。劳赫在热衷画面叙事性、主题性的同时体现着自己对绘画语言的重视。正如他自己所说:“要说艺术有什么任务的话,那就是要让微小的火焰在善与恶中产生。”同时,不管是哪个时期的画家,都非常注重色彩的运用,由此可见色彩在绘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在当代绘画中,我们可以结合三位画家写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和新莱比锡画派的画风,吸取他们在色彩运用、画面陈述、故事内涵方面的表达方式,结合当代的时代特点,创造出既反映时代性格与精神,又能代表画家自身特点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美]Joan.L Kirsch, Russel A kirsch. The Anatomy of painting style: Description with computer rules[J]. LEONARDO, Vol. 21, NO. 4, pp. 437-444,1988.

[2][美]F·哈特,王明杰.保罗乌切洛[J].世界美术,1987(01).

[3]金冶.正确评价绘画上的印象主义——再论马奈及印象主义绘画的性质[J].新美术,1980(02).

[4]朱昌森.中国宋代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写实主义绘画比较研究[J].大众文艺,2013(12).

[5]罗洋.中西抽象绘画比较研究[J].大众文艺,2013(22).

[6]谢付庭.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与19世纪印象主义绘画比较研究[J].国际美苑,2010(01)

[7]刘海飒.历史的终结,未来的开始——看德国当代画家尼奥·劳赫(NeoRauch)的绘画[J].美苑,2010(05).

[8]丁亚雷.尼奥·劳赫:不和谐的统一[J].荣宝斋,2011(02).

[9]李伟嘉.德国莱比锡画派与中国近距离写实油画群体的比较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3.

作者简介:李新蕊(1991.01-),女,汉族,江苏泰州人,本科鲁迅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现于南京艺术学院油画系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油画。

猜你喜欢

画作时期画家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酷炫小画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学生画作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