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2017-04-07任丽芝
任丽芝
教学生活化作为一种优点显著的教学方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定程度上能让抽象的数学课堂变得形象生动,但是一枚硬币总有正反两面,如果应用不当,也会降低数学教学的效率。就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价值与误区进行分析研究,以期避免误区,真正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价值。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价值误区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应用价值
(一)弥补传统数学课堂的弊端
数学课程的抽象严密性与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不足的矛盾,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迎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这种教学方式,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是一种双赢的教学模式。
(二)迎合学生认知与学习水平
皮亚杰将学习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包括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教师在讲授正方形特征的时候,首先会教授学生长方形的基本特征,这样学生会更容易地学习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因此,数学教学生活化,很好地迎合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意识。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欲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将数学知识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片段紧密结合起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如“钟表”是学生熟悉的一个事物,因此在学习“认识时间”的时候,教师事先让每位学生带来一个钟表,课上大家一起观察自己的和别人的钟表,这样“学习时间”更加方便有效,当学生认识了时间,可以让他们拧出爸爸上班的时间,自己上学的时间,中午吃饭的时间等,这样将数学知识跟现实生活相联系,有效的巩固了学生对时间的认识。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应用误区
(一)弄巧成拙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是以一种简单易懂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可是部分教师曲解了这种方式,将其生搬硬套的运用于数学课堂,逢课必用,久而久之,学生会厌烦这种方式。除此之外,教学生活化并不是完全适合于所有的知识点,有的知识点学生很容易理解,根本不用进行生活化教学,如果使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就会造成弄巧成拙,画蛇添足的效果。
(二)脫离实际
教学生活化并不是生活中的情节就可以被应用于教学中,如在教授加减法时,老师经常会用买菜,买衣服的情景来教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可是现实生活中学生根本没有买菜,买衣服的经历。因此,在选择生活情景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学生的生活情景。比如,可以将买菜换成买铅笔,买写字本等。
(三)效率低下
教学生活化这一教学方式的主要目的是让抽象的数学知识点变得通俗易懂,这样对于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是很好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更加的方便高效。但是,一节45分钟的课堂中,如果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进行生活化教学,这样就会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提前预设好教学各环节的占用时间,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教师最后总结评价的时间,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和巩固知识点,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得有丰富的知识。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应用策略
(一)导入情境性
生活化教学也叫情境教学,在教学的开端给学生提供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一个教学情境,这样学生会不自觉的联想和挖掘生活中的情境,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教学辅助性
数学的学习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性思维,而教学生活化虽然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但是一定程度上它阻碍了学生数学性思维的发展,因此不能将教学生活化作为学习数学的只要方式,它只是教师教学的辅助性材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应用这种方式,切不可弄巧成拙。
(三)学生主体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无形中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教学生活化就是注重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但是,教师在选择生活化情景过程中,不能太过随意,要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掌握学生的兴趣点,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课堂高效性
学校与教师都特别注重课堂效率,为了这一目的,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旨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教育游戏、微视频等,其中,教学生活化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但是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生活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占用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满仓.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2\]乔虹.新课程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误区探略.教育诊断,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