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作文评改教学
2017-04-07徐加利
徐加利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应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转变作文评改观念,强化学生评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高中语文作文评改评改训练
一、转变观念,改变角色,重视作文评改
一个语文教师,他的知识、视野的局限,可能会不同程度制约着学生写作能力的发挥。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
首先,这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切实提高认识,转变思想观念,改变教学角色,以崭新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评改作文的活动中,在评改中学会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学会各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学会推敲、锤炼语言。
其次,是让学生理解认识作文评改的重要性,给学生多讲一些古今中外名家反复修改文章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自主参与评改文章的意识。曹雪芹写《红楼梦》,曾批阅十载,增删5次;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用了5年时间,改了12次。让学生明确认识到,知名大家尚且如此热衷于文学修改,更何况我们这些初学者呢!让学生真正领悟到修改文章的深刻道理,激发他们修改文章的动力,自觉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教师面批面改,实施因材施教
教会学生评改作文的重要一步是先在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分组的一般原则是每个小组都要有作文水平好、中、差的学生,以便让学习好的学生带动全班的学生。小组长一般选作文水平较高,工作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每个小组人数在5~7个为宜。由于面批面改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不宜经常采用。在实践初期,一般先在小组长中示范评改(这些学生的底子厚,作文水平相對较高,操作起来相对容易些),先培养出一批“小徒弟”,让他们去带动其他组员去进行作文修改。在实践中、后期,教师可选取写得较差的作文进行面批面改,因为这类文章如若让学生互改,学生既无法理清,更是无处着手。这时,教师应该根据主题找出稍好一点的句子予以表扬并加以修改,增加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在肯定其好的一面的同时再指出其不足的地方,将评改上升到文章的结构和主题层面。这种方式的效果很好,针对性强,可以亲和师生关系,增强感情,便于因材施教。
三、勇于实践,精心指导,加强评改训练
1.明晓要求,确定细则。学生上交作文后,教师要根据本次作文训练的目标及要求将全部习作浏览一遍,将反映出来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加以归类,然后从十个方面确定本次作文评改细则:一看格式是否正确;二看文面是否整洁;三看有无错别字;四看有无病句;五看标点有无明显错误;六看立意是否合题、鲜明、突出;七看选材是否围绕中心、符合生活实际、具有典型性;八看文章结构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九看表达方式是否恰当;十看语言是否简练,生动形象。
2.修改点评,理论引导。教师从学生作文中选出2~3篇,按照以上拟定的细则和学生一起边读边修改边点评,最后下评语、给分数,让学生在比较中领悟评改的方法,直接感知教师评改的全过程。
3.确立小组,互动质疑。按学生语文基础差异、情感体验及个性差异分类,4人一组。每个小组以教师示范评改的作文为例,对其它作文进行评改。一人执笔记录,小组成员讨论质疑,按照评改细则逐条评价,可以谈自己阅后的感受,也可以对不理解的句段进行质疑。然后,每个小组选出1~2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向全班推荐,并由中心发言人阐述评改意见。4.分析总结,欣赏评价。学生评改完后,教师将作文再次收上来总体阅读,并做最后的分析总结,选出评改或自我评改比较出色的在全班进行讲评,讲评内容可以是优秀的作文或片段,也可以是有争议的评语。然后,将学生的优秀作文以及评语写得好的作文打印出来放在教室的学习园地里,让同学们互相交流、欣赏、评价。
四、学生自评自改,学习作文修改步骤
1.改前先读两遍,看语句是否通顺,是否有一定条理。
2.注意作文的书面情况,包括有无错别字,书写是否规范,标点符号是否正确等。
3.看内容是否具体,感情表达是否真实,中心是否突出。
4.对文章中用得好的词语,写得优美的句子、语段用波浪线画出来,并标明好在哪里。
5.对整篇文章写出评语,包括文章的优点和不足。
总之,作文评改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窗口,也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形式。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交给学生评改的方法,不仅可以减少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还可以使师生情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更能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让我们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求实探索,为有效提升学生作文水平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龙.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宋远.高中作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3\]李双.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及高中作文教学适应性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