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典型人物报道:戴着镣铐也能跳得精彩

2017-04-07王迅

记者摇篮 2017年3期
关键词:典型人物平常心反思

王迅

【摘 要】典型人物报道是当下媒体不可或缺的报道形式。但在实践中,做典型人物报道就像戴着镣铐起舞,总是有很多限制。本文试图用举例分析的方法,从典型可以被质疑、典型应该有凡心、宣傳背后有反思三个角度,探讨典型人物报道的采写技巧。

【关键词】典型人物 平常心 反思

在媒体界,典型人物报道大概是最不受待见的一种报道形式。为什么?限制多、难度大、读者少,无异于戴着镣铐跳舞。

首先,典型人物报道的对象往往带有指定性。很多媒体都有配合上级单位宣传先进人物的任务,所以,典型人物往往是指定人物,报道角度也是指定角度。这样一来,留给编辑、记者的发挥空间就小了很多。

其次,典型人物常常同质化,文章难出彩。以《当代工人》的《价值人物》栏目为例,该栏目的采写对象主要是劳动模范和道德模范,前者一般在业务上有“钻”劲,好学、要强;后者大多乐于助人、甘于奉献。这样的共性品质写多了,记者会觉得越写越差,甚至会沮丧地感到自己陷入路径依赖的怪圈,业务无法提升。另外,典型人物报道难讨读者喜欢。早期的典型人物宣传思路单一,范围狭窄,呈现“高、大、全”的脸谱式形象,导致很多读者给这类稿件贴上“政治需要”的标签,一翻而过。

尽管如此,典型人物报道依然不可或缺。时代成就典型人物,典型人物反映时代风貌。我们报道他们不仅是在记录他们本身,更是在向社会传播时代精神、传递榜样的力量。事实上,早期的雷锋、时传祥,90年代的徐虎、李素丽,现在的郭明义等先进人物都曾鼓舞了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追求卓越、追求真善美。时代需要英雄,社会需要标杆。传播正能量,大众媒体不应缺位。

所以,如何戴着镣铐跳舞,做出读者喜闻乐见的典型人物报道,应该是媒体人必须思考的课题。《当代工人》杂志多年来一直坚持报道典型人物,本文试以该刊《价值人物》栏目为例,谈谈关于典型人物报道的几个观点。

典型可以被质疑

《价值人物》栏目(原名《特别人物》)的采写对象大多是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面对这样的题材,记者通常会关注他们的事迹,着重讲述他们努力“成模”的经历。这样的思路并没有错。但如上文所言,这样的思路沿袭久了,记者很容易陷入思维定式,造成文章只换主角,不换套路。其实,我们不妨换个方向,在典型人物赞歌不断的人生中找找质疑。

典型报道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二元对立,作者得意于臧否人物,要么高高在上捧似神仙,要么牢牢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其实,典型也是人,是人即有缺点,就可能被质疑。

本栏目文章《李刚是块什么“钢”》采写的是继郭明义之后的献血先进人物李刚,他身上就有不少“疑点”。

李刚最初是自荐出名的。2009年,他曾主动寻找有关单位,要求参选“感动沈阳十大年度人物”。虽然后来他并没有“感动沈阳”,但却因此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了一个类郭明义的先进人物。因此很多人有个疑问:李刚坚持义务献血,是不是动机不纯?

此外,李刚经济条件不好,生存技能有限,但他修读自学考试却不选能够让他增长技能的专业,反而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质疑他是不是故意表现得思想正统,觉得他假;他作为一个私人印刷厂的工人,却思想进步得少见,主动向社区要求入党,有人认为他这是为了当劳模作秀。

因此,报道李刚,事迹是一方面,读者更希望这些疑问得到解答,而把握新闻点和争议点正是考验记者和编辑功力的地方。该报道的做法是不回避、不放大,把质疑点作为采访的要点一一触及,并在成文时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呈现人物想法,比如李刚认为献血是一种人类的自助行为;认为学习“马哲”可以让人生更坦然;明白不能用荣誉换利益等。

这样的“答疑”,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对采访对象内心的深入挖掘,实现了从怀疑到还原的过程,没有神话、没有美化,没有拔高、没有贬低,读者会感觉到,即使这个小伙子有那么点自利的小动机,相对于他36400毫升滚烫的鲜血,这种小瑕疵也是无足轻重的,他的行为仍然是符合普世价值的高尚,一点小缺点反而让他更真实、更鲜活。而且,这些感受不是媒体硬推给读者的,而是在解答质疑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形成的。

典型其实有凡心

现实中,报道者在传统宣传的惯性思维主导下,为了让人物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事迹更突出,常常在文章中片面强调和倡导利他主义价值观,似乎先进人物就只有社会价值,丝毫不顾个人利益。其实,典型何尝不是平凡人,一心为公的背后总要面对现实生活。

本栏目曾经的报道对象李萍就有这样一点小小的私心。“60后”的李萍曾是沈阳230路公交车的司机,被本刊采访时,她刚被评为沈阳市劳动模范。她的私心是:好好干,再拿一个更高级别的荣誉,退休待遇更好些。

如果有机会,谁不想让自己的退休生活更有保障一点呢?问题是,这样的私心该不该被报道出来。

按照传统的宣传思维,这样的“利己”想法当然是不应该提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私奉献”既是评选劳模的硬指标,也是宣传劳模的大方向。很多记者即便在采访中发现报道对象有“私心”,也会选择直接略掉不提。这也是读者认为典型人物普遍被拔高的原因之一。那么,如果提了,会怎样?典型人物的光辉形象大打折扣?未见得。

从文艺复兴时代开始,先贤就告诉我们,“一切都要回到人的立场上。”世上没有那么多的非黑即白,世事有多复杂,人心就有多微妙。《南方人物周刊》主编徐列说得好,“抛弃意识形态的功利性和道德的简单化,才能回归到人物应有的多元、复杂、善恶并存、变化莫测的基点上。”典型人物报道也应如此,一个真实、生动的劳模,远比一个被捧成圣人的劳模要可亲、可爱得多。

于是,在《女司机的萌公交》一文中,我们不仅描述了她将一辆大公交装饰成漂亮小家的过程,写了她和乘客之间的故事,还用大幅笔墨讲述了她的私心。

李萍为何有私心?收入太低。她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一家三口挤一个50平方米的单间,爱人下岗打短工,儿子还在上大学。所以,她一方面希望晚点退休,有机会拿到省劳模的退休待遇;另一方面又想早点拿退休工资,好再打一份工,给儿子攒下一套婚房,她说:“我欠儿子一套房。”

这样的生存环境下,她有这样的私心,难道不是人之常情吗?正是这份纠结之下的个性化语言让那一种辛酸和无奈呼之欲出,对比之下,她坚守平凡岗位的兢兢业业更令人心生敬意。

如果文章没有呈现出李萍那些平凡的困惑、平凡的喜乐,人物就远没有现在这样丰满。李萍的私心并没有影响她的形象,反而让文章更具感染力。从示范意义上讲,一个接近普通人的典型,远比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典型更具模仿意义。可见,典型人物的平常心,是记者的宝贵素材。

典型背后有反思

很多人认为典型人物报道只是赞扬稿。其实,这样的理解过于简单和片面了。典型人物的生活也能反映现实。

本栏目文章《空巢里那片热热的雪》的主人公宫雪是个燃气查表员,她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很多独居老人因孤独而忧郁,就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关怀他们。这样的行为当然值得一赞,可是这种情况难道不也在侧面反映养老问题嚴峻,这些老人只能依靠少数好心人的关照排解寂寞吗?

再以李萍为例。她有一份“私心”是因为家境不好,可这样一个勤勤恳恳工作的劳模居然困窘至此,其中原因不值得一探吗?文中无法展开讨论,但对此作了简单解释:沈阳的公交行业并不景气;公司几经改制,职工多年没有晋级的通道……此外,文中还提到了李萍对延迟退休的想法,“公交司机寿命都不算长,真怕活不到拿的时候。”

可见劳模也是社会变革下的小人物,同样受到时代裹挟。把这些引人思考的背景放在典型人物报道上,会让这个人物平添一份厚重。

此外,在人物报道之外配发感悟性、总结性文章或编者按亦是实现宣传背后有反思的途径。

就像《冰点》总编李大同说的,“新闻不是记录历史,而是影响今天。”做典型人物报道也不是为了讲述人物故事,而是从他们身上找到能影响他人的闪光点。如戴着镣铐起舞,让这样的报道更上一层楼是读者的要求,更是时代的要求。媒体人只有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才能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让先进人物的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单位:当代工人杂志社)

【参考文献】

[1]万静波. 怎样做好人物报道[J]. 中国记者,2007(1);[2]徐列. 重新打量每个生命[M]. 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3]李大同. 冰点故事[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典型人物平常心反思
新时代新闻媒体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
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的若干思考
以平常心看婚姻
菜根谭之《平常心是道》
探索典型人物报道的融媒体采编创新手法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保持一颗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