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依旧技术为王
2017-04-07
在国内手机市场起起落落的最近几年里,技术似乎一直处于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位置上,无论是产品作为卖点还是营销作为卖点,技术的价值总是会在一定的时间凸显出来,特别是在2015年开始,以华为、OPPO、vivo和小米等为代表的中国手机品牌,通过双摄像头、快充、红外识别等技术已经与国外厂商形成了差异化,帶领中国品牌又一次杀出重围。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华为双摄像头取得极大成功之后,苹果也接着推出了双摄像头手机和配置,有传言称,下一代苹果手机还会采用目前国产手机普遍使用的快充技术。而这只是国产手机在技术领域发力的缩影。进入2017年之后,国产手机企业纷纷开始深耕技术,在屏幕、双摄像头、激光对焦、快充、生物识别、无线充电等技术上寻求新突破。几乎所有的参与竞争者都知道,如果新技术升级换代时跟不上步伐,在竞争中落后的速度将会比想象得更快。
生物识别
2016年,圈内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2014年,一家瑞典研发手机指纹识别技术的20人小团队,在其产品被华为手机研发部门采用在最新的旗舰手机Mate7上之后,业务规模突飞猛进。这家叫Fingerprint Cards(FPC)的公司供给华为第一颗指纹传感芯片FPC1020,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家公司成为华为指纹识别唯一供应商,在跟随华为手机终端业务成长的两年间,营收规模扩大了 20 倍以上。
不过,这家公司的竞争对手很快就出现了,国内的汇顶科技、美国的新思都成为了新兴的指纹芯片供应商,据汇顶科技表示,其2015年指纹芯片出货超过一千万片,销售额超过10亿人民币,该公司2016年研发的升级版活体指纹技术也成为中兴、魅族和金立手机的合作伙伴,甚至被当成高端手机的重要卖点。而进入到2017年,汇顶科技又开发了全新的IFS指纹识别技术,类似于超声波识别,手机厂商无需在手机盖板或者后壳上开孔放入指纹识别模块,而是把指纹识别模块埋在在触控面板之下,这样给手机厂商设计外观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除了指纹识别,虹膜和超声波识别也成为了生物识别的重要技术。此前荣耀已经发布了带有红外人脸识别的手机产品,不过,由于这个技术需要让前置摄像头经常性地处于开启状态,这样将会增大手机的能耗,对于一直没有革命性突破的电池技术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案。
当然,在这些前沿技术还没有正式投入使用之前,最有可能挑战现有指纹识别的生物鉴别方式可能是光学手势识别,只要定位人的几个动作,根据不同的动作实现不同的功能和打开不同的程序,也可以作为使用者鉴权的入口。
摄像头
传统的手机摄像头大户索尼,其摄像组件被OPPO、vivo和努比亚等一些注重拍照的品牌大批量使用,但相比前几年已经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和提升。而作为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的豪威,现在已经被北京清芯华创等中国资本组成的财团私有化,有业内人士认为,豪威有了国内资金支持,与加工衔接顺畅之后,站稳中端市场,朝高端迈进,超过索尼、三星,在高端市场占据更多份额的可能多了几分。2016年摄像头最大的变化可能就是双镜头,华为与徕卡的双镜头设计在2016年大获成功,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iPhone 7 Plus的双摄像头也是滥觞于此。2017年,包括镜头、摄像头芯片(CIS)和摄像模组在内的技术将成为标配,而性能上更准、更快的激光测距和对焦成为新宠,新的竞争对手已经到来,来自以色列的Corephotonics 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这家公司的技术除了可以提高相机在弱光时的成像质量,还可以在不使用移动镜组的前提下,给手机增加光学变焦功能。
显示技术
近几年,AMOLED屏幕凭借色彩饱和度高、节省资源等优势受到手机旗舰机型青睐,不少手机都改用了AMOLED,这也导致了部分厂商的手机屏幕元配件紧缺。OPPO、vivo就都表示,上游AMOLED屏供应压力大。因为三星AMOLED屏幕供应不足,有些手机不得不换成JDI屏幕,不仅效果不如AMOLED,而且手机的设计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AMOLED屏的挑战者可能来自柔性屏。京东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预计2017年下半年,京东方两条柔性屏会投入量产。此类屏幕不用投射发光,可以折叠,功耗和色彩表现上都好过AMOLED屏,更重要的是,因为没有过去五层工艺,它更加薄。由于液晶面板业因为投入大、风险高,厂商数量不多,为了取得足够的货源,华为已经成为京东方的战略合作伙伴。
除了AMOLED,In-Cell/On-Cell和OGS的较量是另外一块阵地,如今触控模块厂商力推OGS,显示面板厂商如LG、三星、夏普等则力推In-Cell/ On-Cell。In-Cell/On-Cell屏幕的原理是将触控层和显示面板整合在了一起,因此可以比传统屏幕更薄,而OGS屏幕是将保护玻璃层和触控层整合在了一起。由于In-Cell/On-Cell技术更薄,因此预计2017年In-Cell的屏会占据60%以上。
快充技术
虽然电池技术多年来一直没取得革命性突破,但是越来越强悍的手机硬件对电池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于是不少企业就把快充技术当成了弥补电池容量不够大的杀手锏。2016年的快充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90分钟内可以充满4000mAh的大容量电池,但是发热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一旦2017年将发热问题解决,那么充电速度大概还可以进一步提升50%,在60分钟内充满4000mAh电池。据媒体报道,华为2012实验室利用石墨烯基高温锂离子电池技术实现了更加先进的快充技术,这一技术已经被用于华为荣耀Magic手机上,采用低压大电流快充技术不仅提升了散热效能,还加快了充电的速度,45分钟可以充满2900mAh的电池。
人工智能
除了硬件之外,2017年的智能手机或许将把“智能”抬升到一个更有实用性地的高度。2016年12月16日,华为推出第一款人工智能概念手机荣耀Magic,其中Magic Live系统带有智能用法,让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到手机用户的日常使用中。除此之外,锤子手机发布时附带的One Step和Big Band等智能、便捷应用也一度引起了用户的关注。相信2017年手机上将会有更多此类初具智能的用法,硬件之外,软的部分智能化趋势已经确立。
2017年初的美国CES展上,华为终端CEO余承东再次提及智慧手机概念,他表示,“目前,人们使用智能手机与数字世界相连,未来智慧手机将远远超越通话和上网设备的功能,不仅成为每个个体的贴身、贴心的助理,甚至成为人的分身,同时直接向现实世界和向人发起信息流。”作为近两年国内智能手机的领导者之一,华为每年在智能手机领域研发投入三四十亿美元,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布下重兵,并计划在下一代海思芯片中嵌入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包括照相机、处理器、算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芯片、软件等。
資本推动技术发展
在一系列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的背后,供应商们的机会也是膨胀,而资本大鳄们则是循味而至,已经开始追捧这些新技术的开发者们。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市值500强榜单中,智能手机相关企业共有26家。研发电池的比亚迪、研发触控防护玻璃面板和触控模组的蓝思科技、开发生物识别技术的汇顶科技,提供摄像模组的欧菲光和舜宇光学科技,生产屏幕的京东方A、深天马A,还有做手机壳的长盈精密都在其中。再看看这些厂商的市值,2007年上市的舜宇光学,2016年市值增长2倍达到333亿元左右;提供生物识别技术的汇顶科技,2016年股价连续拉了20个涨停,市值达到457亿。这些企业中市值最低的长盈精密,也从2015年约188亿增长至2016年的235亿。
2016年12月1日,北京君正发布公告,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北京豪威(Omnivision)和思比科。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内的芯片厂商们依靠资本向上游要话语权的尝试已经开始。而随着更多资本玩家们的入场,国内移动终端技术研发企业们在2017年还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竞争优势。
后记
这些,都是2017年我们值得关注的且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手机产业端技术范畴”。用EF的话说,八个字—并不遥远,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