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材料的大背景审视判断
2017-04-07刘贵峰张一山
刘贵峰+张一山
面对新材料作文,我们每每对材料中的人、事形成概念并做出判断,进而将这种“判断”变成“中心论点”,谋篇布局而成议论文。比如,我们以“大树的梦想”为材料,让学生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材料如下——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休息场所。飞禽、走兽们说着自己去各地旅行的经历。
大树也想去旅行,于是请飞禽、走兽帮忙。
飞禽说,你没有翅膀,于是拒绝了。大树想请走兽帮忙,走兽说,你没有腿,也拒绝了。
于是,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里包含着种子。
果实被走兽们吃了后,大树的种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上面这则寓言材料,说的是大树在自己有缺陷的情况下,不能像飞禽走兽一样去旅行,但是通过自身努力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里的关键词是“梦想”“缺陷”与“成功”。
事实上,大树本身是难以实现“去各地旅行”的梦想的,但是,为了“成功”,大树做了“变通”式思考:“没有翅膀”“没有腿”,而如果结出甜美的果子,让飞禽、走兽们把种子带到世界各地,不也就实现了“去各地旅行”的梦想吗?从这点上看,大树在梦想难以实现的时候能够变通、学会转弯,尽管没有条件也创造条件,从而书写了有志者事竟成的“成功”例证。
应该说,材料中的大树与飞禽、走兽相比,在客观条件上有着不足之处,但毕竟“成功”了。这样看,在追求梦想、渴望成功的过程中,大树就是“变通”的例子、“变通”的榜样。这个新材料作文中有两个关键词突出:“成功”与“变通”。
一位学生以《横看成岭侧成峰》为题目,以“学会变通”为中心论点作文,但在作文评价时却得到了极低的分。我们看作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
学会变通,人生才能成功。是的,毕竟一个人解决困难的能力有限,所以,我们要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懂得变通。正如材料所言,没有翅膀、没有腿的大树,变通了另一种方法去旅行,让自己的种子播种到了世界各地。
学会变通,可以帮助人排解压力。被称为“史学天才”的林嘉文,一边准备高考,一边出版了几十万字颇有研究价值的史学著作,最后却以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仅18岁的生命。
是什么让他放弃自己的生命?是因为在来自生活与社会的压力面前,他没能学会变通,没能化压力为动力。他因此患上了抑郁症,从而引发了跳楼的悲剧。如果我们每个人不能够学会变通,那么,便很难拥有轻松快乐的人生。
学会变通,是人生的催化剂。我们惊叹于莫奈出生的贫穷,未经过专业的学习,竟然创立了印象派,扬名于画坛。可曾想过,当同伴们都在一点一点临摹大师作品、学习绘画技巧时,他却懂得变通,观察到卢浮宫窗前光与影的不同变化。当同伴指责他不务正业时,因为懂得变通,他坚持了三十年光与影的追求……当转瞬即逝的机会出现时,有的人固执陈旧的观点,不加以改变,而有的人却懂得变通,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因此,他们获得了成功。反观现在,有多少人在面对困难时,不是一味致力于自己旧的甚至错误的观念,而不肯变通?
诚然,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但因自己买不到座位,母亲身体不适,强制别人让座就对吗?因为对方不让座,便责备女孩子不尊重老人、态度恶劣,这难道不是一种道德绑架吗?为什么不能变通自己自私自利的思想,以解决母亲没有座位的困难?如果补齐差价,或者与乘务员说明情况,或者去餐厅坐一下,不是也可以的吗?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人的惰性与懦弱。当人们习惯一种生活后,便懒得去变通。并且,人们不愿意面对变通后的新事物,没有勇气去解决因为变通带来的事情。
古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随着角度的变化,所看到的景色也不相同。所以,让我们学会变通,才能看到人生不同的风景。
这位学生的作文,在70分的赋分中,仅得了36分,问题出在哪里呢?
应该说,文章开头,她的观点非常正确。文章的第一句便提出了“学会变通,人生才能成功”。这里,她把“变通”与“成功”紧密联系,和材料中大树的“成功”原因基本保持了一致。的确,“没有翅膀、没有腿的大树,变通了另一种方法去旅行,让自己的种子播种到了世界各地”。按照这样的观点成文,应该是中心非常鲜明的议 论文。
但当“一个人解决困难的能力有限”时,她提出的是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学会变通。这里的“学会变通”针对的是“解决困难”,并不是指向“成功”!她忘记了另外一个关键词——“成功”!
在这样的“疏忽大意”下,《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作者,在论证展开部分分别提出三个分论点——“学会变通,可以帮助人排解压力”“学会变通,是人生的催化剂”“ 不能变通,是因为人的惰性与懦弱”。这三个分论点均没有鲜明地揭示出“变通”与“成功”的紧密联系。这样,在行文过程中就极容易把材料中的“变通”当作一个“孤单单”的概念来理解,从而自由地生成基于“变通”的各种判断。这样的作文,便不是由新材料引发的作文思考,而是由“变通”引发的自由思考了。《横看成岭侧成峰》得分低,原因就在 这里。
比如,作者在论证第一个分论点“学会变通,可以帮助人排解压力”时,用的是被称为“史学天才”陕西西安高三学生林嘉文自杀的例子。2016年林嘉文一边准备高考,一边出版了颇有研究价值的史学著作,而最后却以跳楼方式结束了18岁的生命。作者认为,出版两部著作的林嘉文之所以“放弃自己的生命”,是因为在来自生活与社会的压力面前,他“没能学会变通,没能化压力为动力”。这样的判断,便是基于“变通”而生成的“自由”判断。这个判断,与作者在开头提出的“学会变通,人生才能成功”完全不吻合。作者最后得出结论——“如果我们每个人不能够学会变通,那么,便很难拥有轻松快乐的人生”,也基本没有指向“成功”。
而如果我们把这个例子与材料中大树的故事相比较,我们会发现,大树是通过“变通”而“成功”,这位学生是通过“变通”而“快乐”。这是两个并不相同的关键词,它们构成的判断也是不相同的。因此,为了保持分论点与命题作文材料之间的“高度相似性”,需要作者立足材料的大背景来审视关键词,在材料大背景上来建构关键词之间的判断。
同样,用这样的眼光来看作者论述的“学会变通,是人生的催化剂”,我们感觉作者的论述也没有完全揭示贫穷的莫奈是如何通过“变通”而创立印象派的。作者讲的莫奈故事中,更多的是在强调“同伴指责他不务正业”。在本应该围绕莫奈这个材料进行“变通”与“成功”关系揭示时,作者却浅尝辄止,论述起了“有的人”。这样,莫奈的“变通”与“成功”间的关系,就不很让人信服。这便给人一种在议论文写作中简单地“堆积材料”的印象。至于选择“因自己买不到座位,母亲身体不适,强制别人让座”这个材料来论述“不能变通自己自私自利的思想”,来揭示不能“变通”是“人的惰性与懦弱”等等,这和材料中大树因“变通”而“成功”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相似性了。
因此,在高考作文审题与构思的过程中,一定要立足材料的大背景来审视材料中的关键词,做到“词不离境”;在建构以关键词为主要概念的判断关系时,抽象的“判断”不能脱离命题者提供的材料大语境,要做到“判断不负材料”。
就“大树”这个材料来说,在立意行文时,我们要看到,大树有实现旅行的愿望,它在直接请求飞禽、走兽帮忙而被拒绝的情况下,采用自己结出甜美的果实的方式,从而将种子传播到世界各地。大树美丽在哪里?不就是在被飞禽走兽拒绝后,并不灰心丧气,而是懂得变通,努力去争取吗?这样审视“变通”,才是正确的立意方式。
2016年江苏高考作文低分频频,原因也是这样。考生只知道围绕“个性”与“创新”自由作文,却不知道放在“话”这个大背景、大语境下审视“个性”与“创新”,不知道在“话”的范围内思考“个性”与“创新”的情形,导致作文纸上论述的“个性”与“创新”与命题材料中的“个性”与“创新”完全不是一回事!
因此,考生应该注意,即使是基于作文材料的背景提出了自己的判断——中心论点,在选择生活材料、建构论证层次时,还要把材料放到命题的语境中比较比较,看看是不是有相似點,是否脱离作文材料的论述范围限制。这样,构思作文才能得到高分。
(江苏省六合市高级中学;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