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生活,思考生活

2017-04-07谭绍蓉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现象同学生活

谭绍蓉

[配套教材:鄂教版八年级第五单元]

【选点说明】

心中有爱,肩上有担,腹中有墨,胸中有识,目中有人,手上有艺,这是中学生写作的一种境界,也是做人的一种境界。

本单元作文教学的主题是“学会思考”。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对生活的思考则是写作的灵魂。把学生的目光引向沸腾的真实的生活,让学生在对人与社会、与自然、与自我的关注中收获丰富的写作素材,更是让学生在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中提升思维高度,进而拥有社会责任意识。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笔者选择2015年春节前后最热点的“抢红包”现象,引导学生们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由点到面地大量搜集、全面了解与此相关的种种社会现象。在思考的过程中训练学生从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能将“抢红包”这一现象放到更广阔的社会时代背景中去思考其原因和意义;能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辩证地看待同一现象,寻找到正确对待新的社会现象的方法。训练学生在表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能用严密的思维进行逻辑推理,表述有理有据。

【策略说明】

1.充分利用热点的社会现象。“抢红包”现象是社会的热点,是学生们熟悉、感兴趣的,更是有丰富的材料和深刻的社会意义的。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引导学生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地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地关注与思考。

2.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抢红包”这一热点社会现象有丰富的资源,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提供丰富多彩的相关资料,增加课堂的容量,丰富学生的认知,拓展思維的宽度和 深度。

3.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合作探究的学习效力。学习过程中,强化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共同分享探究意识。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抢红包”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让写作有内容。

2.透过“抢红包”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生活, 让写作有 深度。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多角度描绘现象。

2.引导学生多层面思考现象。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略)

2.绘声绘色说现象。

(1)分组讨论,学生依据教师所给的中心词,描绘“抢红包”现象。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关注、全方位描绘“抢红包”现象。

3.七嘴八舌谈看法。

(1)分组活动:学生谈对“抢红包”现象的认识,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深层次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

4.牛刀小试出佳作。

5.结语。(略)

板书设计:

【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搞笑版“抢红包”视频)

师: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了。刚才大屏幕上的画面熟悉吗?

生:(笑并答)熟悉,在抢红包。

师:同学们,看了视频,能回忆起那激情燃烧的日子吗?

生:能。

二、绘声绘色说现象

师:接下来,让大屏幕上这些真实的数据带你回到喜气洋洋的春节期间,准备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来描绘你所经历的,你所看到的,你所听到的各种各样抢红包的精彩情形。

生:今年过年回老家,年三十晚上格外的清净。我一抬头,只见亲朋好友都安坐其位,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手机屏幕跃跃欲试,只剩下爷爷奶奶安静地坐在电视前。

师:“两眼直勾勾”的神态描写很逼真。

生:我妈妈也是这样。大年三十,她一手拿手机,一手拿锅铲,放油盐酱醋时就大呼小叫地要人帮忙。搞笑的是,她眼睛忙不过来,一会看锅里,一会看手机。更搞笑的是,她拿手机的手指头不停地按来按去,眉头随着指头的移动或皱或舒,表情古怪。

师:生动形象。有神态,有动作,有评价!做出来的一定是黑暗料理!

生:那是我吃过的最难吃的年夜饭。

生:其实还有比这更可怕的。我爸爸开车回老家,在高速上都忍不住忙里偷闲看手机抢红包,好几次我和妈妈都吓得大叫。

师:你用了侧面烘托。

生: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大年初四,武汉市中心医院康复科门诊接诊了一位“90后”小伙,他连续3天抢红包,导致拇指僵硬,连握筷子都困难。小伙子24岁,从大年三十开始疯狂地在各个群里抢红包、发红包。他说自己每天起码4个多小时连续盯着手机,猛戳屏幕,3天下来,抢到手指僵硬。

生:我也在新闻里看到,深圳一小伙拿着三部手机摇红包,用力过猛闪了腰。

师:这两位同学的习惯真好,爱看报纸,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呀!

生:我觉得同学们描绘的大多是抢红包中发生的一些不好的事,其实,抢红包也不都是坏事。过年时,我们家组建了一个微信群,一起群聊、发红包,感觉很热闹,拉近了大家的距离。发红包最上瘾的是长辈,在年轻人小额红包的“抛砖引玉”下,很快进入状态大发特发,引来群里一片感谢声。为了让长辈多发红包,晚辈们自发响应集体给长辈拜年,各种溢美之词都用上了,真是蛮 拼的。

师:同学们描绘得真好,有点有面,有声有色。有特写镜头,有恢弘背景。听完同学们的描绘,我觉得这哪里是抢红包,简直就是人间万象、生活百态呀!老师还有几则关于“抢红包”的真实的新闻报道,请看大屏幕。

(生看大屏幕上的新闻事件)

三、七嘴八舌谈看法

师:同学们,听完看完,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抢红包早已不仅仅是春晚的主角,它已渗透到各个层面,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折射着我们的时代特点。作为这一时代最年轻的我们,你怎样看待这瞬间火遍大江南北、吸引男女老少的新事物呢?接下来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表达观点,陈述理由。为了让我们听到的思考全面而又深刻,老师做一个大致的分工:这三组同学围绕有利的一面讨论,那三组同学围绕有弊的一面讨论。

(生分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师:接下来请大家在全班交流。

生:我觉得抢红包不好,沉迷其中,危害了身体健康。

生:不仅仅危害健康,还冷落了亲人,让过年没有了合家团圆、其乐融融的温暖。传统的年味也没有了。

师:最后一句话有深度。

生:不仅仅冷落了亲人,还冷落了朋友。我回家的时候,欣喜地发现一家咖啡馆打出招牌:不用wifi,于是带着好友准备去那家咖啡馆好好叙叙旧,结果发现,营业不到几天的咖啡馆因没有顾客已然倒闭。

师:这同学的眼界和思维方式有点特别哟。他已经由抢红包说到了跟抢红包密切相关的类似现象。

生:其实在我家,抢红包是和另一些电子客户端活动紧密联系的。比如支付宝签到,每天签到能拿到五分钱到三角钱不等;特仑苏会员刮奖,运气极好的话一百天能换个像样的东西, 等等。

师:是啊!“抢红包”只是春节一时之热闹,热度过后总会归于平静。你们还能从这极度的疯狂中看到更广泛的类似现象吗?

生: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现在的低头族们平均每6.5分钟就要看一次手机。如果按普通人每天清醒16小时计算,那么这些人一天要看手机大约150次。那么问题来了,你千辛万苦买到的车票,千里迢迢赶回的家乡,还要在这有限的7天假期里,把时间花在看1050次手机上?

师:“抢红包”现象只是在这一特定氛围中,将生活中这一再常见不过的“屏幕依赖”现象爆发式地集中体现且无限放大而已。一直以来,方寸屏幕让我们冷落失去的又何止亲情、友情?同学们,当我们把“抢红包”现象放到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去思考,你会透过它看到更广泛的社会现象,看到它反映的更深刻的社会问题或时代特点。我想问问同学们,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众多“低头族”的呢?

生:是对金钱的追求让人们盯着红包忘了 亲情。

生:痴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是现代生活中人们精神空虚的表现。

生:对网络的痴迷也反映了人们压力大。比如我们学生,很多时候过大的学习压力让我们选择在打游戏中放松自己。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看到了问题的实质,更站在社会时代的高度从人精神生活的角度剖析了“抢红包”的本质。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是把双刃剑,而人们精神生活的空虚与虚拟世界带来的自由更容易让人沉溺其中。同时,物欲喧嚣的世界也让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加剧。但是,“抢红包”现象真的只有弊端吗?接下来请另一边的同学也有层次、有深度地说说你们的意见。

生:抢红包时虽然冷落了亲人,但也让天南海北不能团聚的亲人朋友有了互动的欢乐,增进了情感。而且在发与抢的过程中,在手舞足蹈与忍俊不禁的过程中,年味儿不就酝酿出来了吗?亲情不就慢慢生成了吗?快乐不也就悄悄萦绕在人们的心间了吗?

师:一组反问句,不仅极具表现力,而且思维的深度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点赞!

生:我也觉得抢红包是对传统过年方式的一种丰富。一项新风俗,是一种互动新方式,它拉近了节目与观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红包虽然钱不多,但也是一种念想。

师:说得好。毫无疑问,这一新的事物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呈现出新时代春节的异彩纷呈,是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没有历史的未来是一匹野马,而没有创新驱动的未来则是一匹死马”。

生:对了,我看新闻时,记得十八大提到一个新名词——创客。

师:这孩子了不起,小小年纪,国家大事了然于胸。能解释一下吗?

生:创客,网络新词,指那些能够利用互联网将自己的各种创意转变为实际产品的人。

生:说到互联网,“抢红包”其实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表现。

生:是的,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我们可以在网上看书,交朋友,查阅资料。

生:妈妈总是在网上购物,很方便。

生:十八大还有另一个新名词——互联网+。

师:能解释一下吗?

生:我不太懂。

师:互联网+,就是在新的时代,力求互联网与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度融合。

生:对了。李克强总理在记者关于电子商务的提问中说他自己也网购,很愿意为电子商务做广告,因为它极大地带动了就业,增加了就业岗位,刺激了消费。

生:“抢红包”现象不正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产物吗?

生:“抢红包”就是用行动告诉世人,互联网金融已融入了人们的现实生活。

师:其实在十八大上,有议员还说,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他建议国家扶植草根金融发展。看来,这一新兴事物有利也有弊。那作為这一时代的年轻人,对新事物最感兴趣的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对待呢?

生:可以抢红包,但不能过于痴迷,影响生活和工作。

生:我们中学生不要过多地参与,因为既没时间也没钱。

生:对互联网也是一样的。不能拒绝屏幕,但也不能过于依赖屏幕。

师:这个同学的回答很有哲学家的意味。其实,万事万物都没有错,只在于人怎么处理它、对待它。

生:不本末倒置。心中有亲人,“抢红包”便只是一种娱乐方式,用好了,会带来更多年味,还会带动电商的发展,带来另一种生活方式。

师:所以,面对色彩斑斓的网络世界,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去包容、去适应,同时也要适可而止,不沉溺。你们觉得呢?

生:是的,利用网络,而不被网络套住。比如,我利用它帮助我学习,而不沉迷于其中的 游戏。

生:我利用网络查阅资料、看书,但不看不健康的内容。

师:同学们的思考全面而又深刻。多角度地审视,深层次地思考,由点及面,有宽度地说出了“抢红包”现象所折射的更广阔的社会现象。更是由表及里、有深度地分析了“抢红包”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时代根源。更难能可贵的是,同学们在对种种利弊原因本质的探求中,找到了正确对待这一新生事物的态度和方法。这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就是我们对生活的关注与思考,这份关注与思考就是我们作为社会的小主人翁充满社会责任感的最佳体现。

四、牛刀小试 写文章

师:同学们,当我们有了如此关注、思考生活的良好习惯,我们的作文还愁没内容、写得不深 刻吗?

(生点头回应)

师:同学们,把你印象最深、感触最深的“抢红包”现象描绘出来,再融入你对这一现象的独特认识和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就是一篇精美的一事(现象)一议的好文章了。觉得写作时有困惑吗?该注意什么?

生:觉得内容很多。

生:只选择一个观点。

生:一分为二地去看待。

师:现象很多,思考也很多,写作的时候千万不能贪多哟!还得牢牢记住:现象与思考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很可惜,没时间欣赏佳作了,请课代表转告你们的语文老师,把这个任务作为你们的家庭作业。

五、结语

师:同学们,当我们苦于写作的时候,请把目光投向沸腾的、真实的生活,你会发现,收获的绝不仅仅是丰富的作文素材,更多的是心中有爱、肩上有担。同学们,每一位有责任感的作家都是在用文字传达自己对生活的关注与思考,并唤醒和呼吁人们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所以,让我们从今天起,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吧!它放飞的不仅仅是写作,更是我们作为小小主人翁的责任和担当!下课!

生:老师再见!

(湖北省武汉市十一崇仁初中;430000)

猜你喜欢

现象同学生活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生活感悟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猜谜语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