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课堂的共生之美

2017-04-07王莹莹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作文课共生落叶

王莹莹

徐飞老师的作文课《用心体贴每一片叶子》在观课教师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但我脑海中还回放着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精彩共生的美妙镜头。徐老师的循循善诱及学生被激活后的成果展示,构成了这节课的精彩,也诠释了徐飞老师的共生作文教学理念。这是一节充分体现了共生之美的作文课,本文将对此做简要的品析。

一、美在活动过程与写作技法的共生

共生作文教学提倡过程写作,认为写作技法是在学生写作实践中体验领悟出来的,倡导活动过程与写作技法共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写作技法,并用写作技法来推进学习活动过程。

徐飞老师的这节作文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徐飞老师在这节课上想教的写作技法是“想象与联想”,但徐老师并没有大讲写作技法,而是将技法融入到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课上,学生的主要学习活动有:(1)凝视手中的落叶,就它的主要特征向其他学生做简要描述;(2)就眼前的这片落叶展开想象,并写成一小段文字,尽可能体现画面感;(3)由物及人,就落叶做相似联想,再写一小段文字,尽可能提炼较深的感悟。活动(1)是为后面两个活动做铺垫的,因为想象与联想需要抓住事物本身的特征。在活动(2)中,学生刚开始的发言处于非自觉状态中,徐老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时间、空间和叶的内心世界三个维度进行想象,如此,学生的想象就有了方向感和操作性。继而,徐老师要求学生通过写来强化这种技法。活动(3)也是如此,徐老师先通过联想示例来激活学生的联想,从学生的发言中发现他们的联想有舍近求远和模糊空泛的问题,便让他们通过写作进行矫治。徐老师这节课教了想象与联想的相关技法,非常实在,易于操作,而最可贵的是,这些技法都是让学生在写作实践过程中自我体悟出来的,同时,技法的训练又推动了活动过程的展开。

二、美在情感体验与理性思考的共生

好的作文课应该情意融融,浸透着浓浓的情味。当然,一节作文课如果过分张扬情感而忽视理性精神的培养,会使情感流于浮泛,也不利于学生言语生命的健全发展。饱满的言语生命,应该是情感体验和理性精神的和谐发展。

这节课,先是“由情入理”。徐老师引导学生用心凝视手中的落叶,让学生把这片落叶当作有生命的东西来展开想象。学生刚拿到落叶时可能没有太多的感觉,但通过徐老师的引导,渐渐地培养起对落叶的情感,如有位学生说“我手中的这片落叶有很多斑点,好像是饱经沧桑的老人”,由落叶而想到老人,这位学生与这片落叶已建立了情感联系。在想象环节,有学生说:“我这片叶子的形状就像是一棵树。我就想,每一片叶子都是大树的孩子。”还有一位学生发言:“表面很光滑,背面却有些粗糙。就像有些人一样,表面活得很光鲜,暗地里却有一些不为人知的辛酸。”学生对落叶的情感态度已逐渐提升到理性认识的层 面上。

再是“依理促情”。想象与联想如果缺少理性思考的引领,就会如一盘散沙。情感體验经由理性思考,而变得丰厚深刻。活动(3)要求学生仍就这片落叶,联想相似的人或物,再写一小段文字,尽可能提炼出较深的感悟。我注意到,徐老师还补充了一条:“也可对写好的部分做修改、润饰。”因为他知道,经由理性思考,情感会有所变化。这一要求,体现徐老师对写作规律的尊重。而学生的现场表现,也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

三、美在言语表达与精神成长的共生

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会运用语言文字,有想象力和理性,有精神上的需求,这些特征集中体现在写作上。选择了写作,也是对人的这一基本特性的确认。所以,写作促进人的精神成长和自我实现。另一方面,精神成长会唤醒生命原意识中的表达欲望,使言语表达成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言语表达与精神成长之间存在共生共长的关系。我想通过这节课上一位男生的表现来说明这种关系。

这位男生共有四次发言机会。第一次发言,说:“我不太喜欢落叶,因为它是没有生命的。我比较喜欢有生命的东西,比如小动物之类的。”可能由于这一发言,徐老师便“盯”上了他。在展示想象成果的环节,徐老师让这位学生朗读自己的文字。这位男生想象叶子被青虫咬噬的疼痛,描写比较生动。到了联想与生发环节,徐老师仍叫这位男生发言,这位男生由这片叶子联想到虽然遭受病痛折磨但活得自在洒脱的爷爷。他的文字赢得了全场掌声。徐老师敏感地捕捉到,这位男生描写叶子的语句略有调整,前一次写强调的是叶子的受苦,但改后强调的是叶子受苦仍乐观的精神。最妙的是第四次发言,徐老师让他谈谈这节课的感受,他说:“我觉得落叶也挺好的,我想从此以后,我也会喜欢上落叶的。”全场再次响起掌声。

男生的作文从凝视一片叶子开始思考了生命的存在意义。我想,这节作文课对这位学生来说非同寻常,和徐老师这一偶然的相遇给了他重新认识生命的契机。我想,他以后经过落叶时不会再无视它们的存在。一节好课的价值在于它唤起了学生内心最隐秘的温情和对看似没有生命的事物的体悟。

四、美在师生、生生与自我的多重共生

我们知道,共生作文教学由黄厚江老师首倡并践行。黄老师说:“共生写作就是大家一起写作文,就是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写作文。”这句话言简意赅,揭示了共生作文教学是一种基于和谐共生关系的教学,师生共生,生生共生进而实现学生的自我共生。徐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这种多重共生的状态。

师生共生,是教师融进学生的写作过程,用自己的写作体验激活学生的写作体验。徐飞老师说,教师应成为学生写作的导游与陪练。导游式的教师,是以学生为主体,只在关键处稍做提示,而更多地让学生自我体验和领悟。而伙伴式的关系,可以让教师更加明确学生写作的问题与困难所在,在指导上更有针对性。这节课的后半部分,徐老师出示了自己的“下水作”,用教师的写作为学生写作引路,为学生的写作提升提供了脚 手架。

生生共生,是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体验激活同伴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体验,生生之间互相交流,彼此共生。这样的现象在徐老师的课上也体现得比较充分。比如有位学生读自己写的一段想象性文字,比较短,徐老师没有急于指导,而是请另一位学生再读,这位学生明显比前一位学生想象得要具体。徐老师让前一位学生比较两段文字的区别,并启发他思考:“他为什么会写得比你具体而且长呢?”这就是典型的生生共生。

共生作文教学提倡“再度作文”。“再度作文”就是自我共生,在原先习作的基础上写出新的习作。这节课上,学生共有两次写作,后一次写作是在前一次写作的基础上,可以续写,也可以对前一次写作进行修改,这其实是运用了写作“元认知”策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内部的 对话。

师生共生,共生共生,自我共生,这些多重共生关系,让这节课发出了生命拔节的欢快声 响。

(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城关镇第三初级中学;457100)

猜你喜欢

作文课共生落叶
落叶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一堂有趣的作文课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最后一片落叶
马老师上作文课
落叶知多少
作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