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乡村景观现状分析及价值研究

2017-04-06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9期
关键词:景观规划景观评价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59)

中国乡村景观现状分析及价值研究

何泱达朱子豪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快速发展,作为乡村地域范围内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现象的生态综合体,乡村景观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乡村城市化进程的冲击。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广阔的乡村地区,如何保护乡村景观逐渐成为众多学者所关心的一个问题,因此,探讨中国乡村景观的发展现状及研究价值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乡村景观的概念以及国外对乡村景观的研究动态,进而对中国乡村景观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乡村景观的价值进行展望。

生态综合体;城市化;乡村景观

一、乡村景观的概念及现状

景观一词原先是指人们对自然景物的感知和认识,即“自然陆域景致”。而后概念和范围不断扩大,地理学上以地域综合体的概念为基础,称其为“自然地域综合体”,景观生态学中,界定为以地方为研究尺度进行空间分析的景观异质性空间单元。乡村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自然环境比重远大于都市的地区,主要的土地都用于农业生产经营,如作物栽植、水产养殖等用途。因而,乡村景观可以看成是一个地球表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影响作用的具有特殊空间概念、产业活动和乡村居民生活方式的地域景观。

西方国家很早就对乡村景观进行了研究,始于20世纪50—60年代,研究主要是从社会经济层面入手,集中于乡村景观与聚落的发展演化过程。代表国家如英国在20世纪40年代末颁布的《国家公园与乡村通道法》,将乡村景观并入“国家公园”体系内,通过法律加强对乡村景观及名胜古迹的保护(陈威,2007);德国在20世纪50年代颁布的《土地整治法》明确规划自然保护区,维护和改善农民生活和生态环境(刘英杰,2004);荷兰在20世纪 70 年代初提出了《乡村土地开发法案》,从重视农业转换到关注乡村土地的户外休闲、景观保护等功能(张晋石,2006)。近年来,西方国家对其研究重心又转向了讨论欧洲乡村景观的未来的发展战略(H.Palangeds,2004)。而对于一些亚洲国家来说,面对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不利影响,才逐渐开始重视乡村景观建设,积极推行“民众主导”模式,激发广大民众对乡村景观的保护。如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发起的草根造町运动对保护传统乡村景观起了决定性作用(黄建君,2000)。韩国在1970年发动的“新村运动”。维护了乡村景观环境,改善了村庄不合理的布局形态(韩立民,1996)。尽管乡村景观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在不断吸收,学习国外先进的理论与经验后,也逐渐完善了自己的理论研究体系。当前,中国对乡村景观的研究主要包括:乡村聚落景观、乡村景观分类、乡村景观评价、乡村景观规划等(陈威,2007)。

二、近年中国乡村景观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乡村聚落景观的研究

我国对乡村景观的研究始于1990年以前,主要研究的方向在于位置、形态、功能、布局等方面;在1990年以后,主要集中在空间结构、分布规律、特征、扩散等方面。而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景观的研究又有了新的变化,比如,刘沛林(1998)教授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从古村落景观环境入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古村落是最为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体现。而蔡为民教授(2004)从景观格局出发对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地区近20年的农村居民点与当地农业开发自然,历史因素有关。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人口,政策等因素对其影响不断增强。此外,还有学者从乡村聚落的空心化机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二)乡村景观分类的研究

对于乡村景观的分类,按照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从地理景观特征看,可以分为山地型;平原型;山麓河谷型。从可利用景观资源看,一般分为人文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是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形成的景观,如聚落、广场等。而自然景观则是受到人类间接、轻微或偶尔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如高山、林地等。金其铭教授从乡村景观的双重属性自然和人文出发,分为乡村聚落景观和非聚落景观;李振鹏(2004)提出将乡村景观分为景观区、景观类、景观亚类、景观单元等不同功能形态区。

(三)乡村景观评价的研究

目前,中国对乡村景观的评价体系研究较为成熟,既有总体评价,也有具体方面评价。主要景观评价包括:丁维等(2000)提出的景观生态环境评价模型;刘滨谊等(2002)提出的乡村景观整体评价体系;肖笃宁等提出的从多样性、功效性等多指标进行的生态评价;卢兵友的农村景观生态工程建设效益评价,集中关注资源利用、生态、经济和社会4个方面。另外,还有刘黎明等(2003)提出的乡村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通过建立4个层次,32项指标来对乡村景观进行综合评价。

(四)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

景观规划是对景观资源的整合,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高效的利用和保护环境景观,尤其是对于一些传统的景观。如郭焕成(1991)教授就曾开展过《黄淮海平原乡村发展模式与乡村城镇化研究》,探讨了区域乡村发展机制与模式,而后随着社会转型,乡村景观发了历史性的变迁,新的理论成果不断涌向,如王云才提出乡村景观规划的 7 大原则;谢花林等提出乡村景观规划应遵循的 4 项原则,这些理论原则的出现为乡村景观规划提供了研究参考价值。

三、乡村景观价值与意义

乡村景观包括广阔的自然环境和人类聚落空间,是人类在适应生存环境中,对自然加以改造和利用,形成的一种具有人文和自然双重属性的景观。它代表的是一种特殊的景观符号,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乡村景观的研究可以为“三农“问题提供解决依据。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换挡期,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特色、精神信仰等正受到影响。为此,国家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对乡村景观的保护,积极建设乡村生态环境,促进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乡村景观的研究也能挖掘保护传统乡村景观。由于乡村地区远离城市,使得许多村庄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乡村文化景观遗产,这对乡村特色景观的保护,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国家民委印发关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住建部、文化部等部门也提出了建立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制度,强化对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目前已有4000多个传统村落入选。

乡村景观的研究还能探索乡村发展规律。乡村景观的变迁就是乡村历史发展的时间节点,在探索乡村景观变迁历程的同时,找出影响乡村发展的驱动因子,把握乡村景观发展方向,避免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出现冲突与破坏,促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快节奏,高强度的城市生活使得人们越来越多的向往农村生活,憧憬乡村古朴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的民俗风情,而乡村景观正是这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对此开展深入的研究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一方面,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环境、经济、社会、景观与建筑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乡村景观的研究也有利于促进乡村地区建设活动和乡村土地利用的调整,维护乡村地区的生态平衡。

何泱达(1992.3-),男,汉族,四川德阳人,成都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区域发展与产业规划。

)

猜你喜欢

景观规划景观评价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景观别墅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万方乐园景观规划》
GIS技术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自贡市釜溪河仙市至沿滩复合绿道郊野段景观规划为例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