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水资源保护的相关问题思考以及解决方案
2017-04-06
(仪陇县水政监察大队 四川 南充 637676)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水资源保护的相关问题思考以及解决方案
李俊
(仪陇县水政监察大队四川南充637676)
随着我国进入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水资源作为支撑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资源,已经成为部分区域城镇化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农村城镇化改变降雨—径流—蒸发水资源循环模式,影响水资源循环特征,造成水资源涵养能力不足、生态基流难以保障等,而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暴雨径流等严重影响河流水质,迫切需要研究基于"量水而行、因水制宜"需求的新型农村水资源保护模式[1]。以此来有效的解决水资源保护的相关问题。本文针对现有农村城镇水资源保护中的不足,建议强化农村城镇化中的规划水资源论证地位,完善水资源全过程管理,以区域水资源整体作为农村城镇水资源保护的着力点,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形成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的农村水资源保护模式。
城镇化进程;水资源保护;问题思考;解决方案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乡、镇、村和居民聚居点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环境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尤其是水资源保护严重滞后,导致生态基流难以保障、水质恶化、水生态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部分区域农村发展面临的制约性因素[2]。
一、存在的相关问题
农村城镇化中出现的水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的问题。
(一)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根据第一次水利普查,截至2011年,全国共有10万立方米及以上的水库约9.8万座,总库容9323.8亿立方米,占地表水资源量的30%;兴利库容4699.0亿立方米,占地表水资源量的15%。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均匀,与人口、经济、生产力布局和土地等其他资源以及城市分布格局严重不匹配,加之受水源调配格局不完善的影响,目前供水格局将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水的合理需求。
(二)污染尚未得到完全控制,水质安全保障形势严峻。全国多数城市点源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城镇暴雨径流污染日益显现,导致水系污染呈现点源、面源污染复合污染状态,严重威胁区域供水安全保障。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随着点源污染的逐步治理,面源污染危害已经日益凸显。全国农业源污染物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324.09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43.7%;农业源总氮、总磷排放量分别为270.46万吨和28.47万吨,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7.2%和67.4%,已经成为影响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数据中没有考虑水土流失、村落暴雨径流等污染的影响。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开始大量向集镇、居民聚居点转移,但居民环保意识仍然停留在原有水平上。
(三)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落后。基础设施的落后,导致缺乏有效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以及农业由分散经营向集约化转变、农村种植模式结构变化等,传统的粪便收集、秸秆还田、垃圾收集等环保手段难以有效继承,绝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生活垃圾随意抛弃,以及追求经济效益等,大量化肥、畜禽养殖粪便、生活垃圾等直接在村庄的沟渠系统大量累积,部分生活污水、化肥渗滤进入地下水系统,产生严重的地下水环境问题,形成地表水、地下水均严重污染的局面。
二、解决方案
(一)落实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从源头预防城镇化水资源浪费问题。政府部门先后公布城镇化规划,用于指导一段时期的城镇建设总体布局,各地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制定城镇总体规划[3]。城镇总体规划是按自身建设条件和现状特点(包括自然资源),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发展性质、规模和建设标准,安排用地功能分区和建设总体布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二十三条中要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当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相适应;水资源不足地区,应对城市规模和建设耗水量大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项目加以限制。
(二)清楚农村水资源关键过程管理,构建城镇化的绿色水源。改变土地利用、降雨径流循环模式、水系结构等,使得传统的降雨、径流、入库、取水、供水、用水过程直接地变成降雨、用水或降雨、供水、用水过程,使“自然循环”大气部分降水过程直接变成“社会循环”的“供水”,减少了中间环节,水循环速度增加,时间减少。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二元水循环中主要以人类活动为主,自然因素(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为辅,其中取水、排水是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与自然生态系统水循环之间联系的纽带,也是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对自然生态系统水循环影响最敏感、最重要的形式。可以看出,二元水循环中的产、取、供、用、耗、排过程,涉及土地利用、水资源开发、河道防洪、水环境保护等,需要采取水源涵养、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措施。
(三)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成果,统筹、协调资源、环境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协调,从资源、环境宏观层面分析其可行性,高度重视主体功能区划中的资源承载能力、重点生态功能区等成果,基于水源涵养、洪水防护、生态安全保障等格局合理确定农村规模、总体布局、种植模式等,从总体规模、产业结构、发展模式等进行控制、优化,避免产生水资源、水生态等环境问题。
(四)将区域水资源全过程协调管理。由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但是可以因地制宜的采用部分城镇的雨水、收集、处理措施。利用农村绿地空间结构构建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径流收集、径流储蓄、径流处理、再生利用等,降低土地利用方式变化、人为活动对水文循环模式的影响和提高物质循环利用,打造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家园”,维持江河水系的自然生态功能和逐步恢复水环境净化能力、滞留洪水和消减洪峰能力,形成一套基于源头截流—迁移途径调蓄—末端处理—再生利用的暴雨径流管理模式,有效地缓解区域洪涝灾害、调蓄旱涝平衡,实现控制暴雨径流和雨水利用,降低水资源利用量和改善河流、湖泊水质。
三、讨论
城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环节[4],但是农村区域面临发展模式粗放、发展不平衡、环境问题突出等问题,水资源作为基础性资源,需要以区域、流域水资源整体作为农村水资源保护的着力点,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守住水资源三条红线,从决策源头防止社会经济规模、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造成的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实现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1]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钱易,2013
[2]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钱易等主编,2002
[3]论中国可持续的城市化道路——兼论现行城市发展方针的局限性[J].王放.人口研究.1999(05)
[4]21世纪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展望[J].钱铭.中国土地科学.2001(01)